周小文
【摘 要】現今大學生心理問題日漸突出,已成為普遍而又嚴重的問題。加大對受教育者心理素質的培養力度是當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而高校現有常用手段干預力不足且效果不佳,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開展閱讀治療服務有利于化解大學生心理障礙,彌補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不足,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治療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圖書館應該重視的一種新型服務方式。
【關鍵詞】心理問題;圖書館;閱讀治療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據世衛組織報告稱:全球1/4的人在其一生的某個階段產生過某種心理障礙,近幾年我國患心理障礙的人數也呈直線上升趨勢,特別是當今的大學生。
當代大學生由于成長過程中的自身因素和社會因素,心理疾患已成為普遍而又嚴重的問題。為數不少的學生在性格、情感上存在缺陷,缺乏獨立自理能力,而且耐挫力較差,適應能力偏弱,導致在人際交往和面對新環境時引發出許多問題。與此同時,各種社會輿論及家庭傳統觀念和教育觀念與自身觀念的沖突又帶給大學生們許多心理壓力。國內媒體調查顯示,14%的大學生出現抑郁癥狀,17%的人出現焦慮癥狀,12%的人存在敵對情緒。大學生因心理障礙而休學、退學的占總退、休學人數的30%左右,自殺、犯罪的發生率也呈上升趨勢。這充分說明大學生心理問題足以引起全社會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解析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
二、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及現有干預方法
在校大學生正處于青春后期,是人格形成、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心理極易扭曲變質的危險期,他們的最大弱點就是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經不起挫折和困難的考驗,成長之初依賴家人,進入大學后逐漸走向獨立,其面臨的困鏡和挫折自然增多;學業緊張,人際關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舊的人際關系解體,而新的人際關系尚未建立,在各種激烈的競爭中,原先的優勢受到挑戰,由于性格和原有習慣、見識的局限,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和失落感,因遇到挫折而發生悲劇。
另一方面,我國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外來文化的沖擊、不同觀念的碰撞、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等都使大學生產生困惑、焦慮、迷茫、頹喪等不良心理。他們作為國家培養的人才,處于社會激烈競爭的旋渦中,當許多問題與主觀愿望相背離時,往往不能面對現實,不能正確地評價自我,更不懂得去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又缺少正常的心理疏通與教育,因而陷入心理上的困境,形成心理失衡。
鑒于大學生心理困擾和障礙日益增多的客觀現實,加大對受教育者心理素質的培養力度是當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個別心理咨詢輔導兩種主要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從總體上講,這種僅靠少數專業教師付諸實施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干預力是單薄的,實效性也受到極大的制約。因此多途徑、全方位、全員參與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眾望所歸。這也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開展閱讀治療服務,有利于化解大學生心理障礙,彌補目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不足,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三、閱讀治療的概念與作用
閱讀治療也稱圖書治療,它是圖書館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學科。是集預防和治療心理與精神障礙,發展健康心理于一體的心理治療方法 ?!俄f氏新國際英語詞典》對閱讀療法(Reading therapy)給出兩條解釋:一是用有選擇的讀物輔助醫學和精神病學治療;二是通過有指導的閱讀幫助解決個人問題 。
圖書館是大學生學習和獲取信息資源的地方,對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的形成有著巨大影響。為使圖書館發揮預防、化解、排除大學生心理、思想問題的功能,近些年興起用圖書閱讀來治療大學生心理問題。利用圖書館的有效資源,拓展高校圖書館服務內容,開展有特色的個性化服務,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提高心理素質和治療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圖書館應該重視的一種新型服務方式。
通過向讀者推薦一些有益的書籍,通過閱讀達到緩解、消除心理失調,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圖書作為人的精神食糧,自古以來就有充實精神、啟迪心智、調節情緒的作用。
閱讀能夠排除讀者的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改善情緒,調整其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以達到輔助治療目的。在增進自信、改變行為和人際關系方面有特別療效。是一種簡單方便的心理自助療法,其應用已越來越廣泛。
閱讀可增強人的思維能力,通過有選擇的讀物和指導性閱讀,讓讀者在想象中體驗各種行為模式,有助于抑制不成熟的行為,來尋求心理問題的解決辦法,促進成長;在閱讀過程可以有意或無意地獲得情感的支持認同,并通過體驗作者設定的情境,使內心的焦慮得以釋放,從而使被壓抑的情感和體驗進入意識之中,開通情緒和沖動表達的渠道,獲得領悟,為讀者提供機會以了解自己的動機和他人特定情況下的動機,找到解決類似問題的辦法。
四、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治療的意義
(一)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
高校圖書館作為廣大師生享用精神文化成果的集聚場所,具有強烈的文化輻射功能,這種特有的文化功能,使圖書館成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圖書館特有的職能在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鞏固和加深課堂所學的知識等方面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除此之外,圖書館當中的館藏以及相關文化活動,也在深深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一言一行,乃至對于他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都會起到深遠的作用。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圖書館比教室更重要。
(二)通過閱讀療法使大學生及時解除心理問題
讀者到圖書館可以無精神壓力、無顧慮地進行閱讀治療,也不必支付費用就能解決心理問題。因此閱讀療法相對于心理咨詢而言,具有明顯的優勢。而且還具有娛樂、信息、益智、領悟等功能,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矯治,調查顯示大學生70%曾經通過讀書來解決心理困擾、排除心理障礙。所以閱讀療法不失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好辦法。
(三)拓展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內容與方式
高校圖書館除肩負著信息服務的職能外,還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心理、文化、信息素質等多種教育職能。作為人才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職能,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治療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圖書館是有優勢的。閱讀治療服務的開展是對長期被動的圖書館閱覽服務方式的一種改革,它順應了信息社會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需要。
五、高校圖書館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的措施
(一)積極引導大學生開展閱讀治療
首先在圖書館內營造一種寧靜和諧、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選書要有針對性,集中展示有關心理問題的書刊。通過開展心理學及閱讀治療的知識講座,教會學生如何利用書刊來解決心理問題,并向學生開列閱讀治療的必讀書目,對其進行分類,推薦適合的書刊引導學生閱讀,使他們變被動、盲目閱讀為理性、主動閱讀。通過閱讀可以使患者沉浸在書中相關部分或人物的喜怒哀樂之中,并由此引起對與自己有關問題的思考、對相似事件的聯想并經過獨立思考逐步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實現心理轉變,進而從焦慮和痛苦中解脫出來,達到自我調適的目的。另一方面,圖書的內容是引發患者共鳴的關鍵,只有那些能夠解答患者的疑問、使患者產生美的享受、愉悅身心、引發想象、引導積極向上的讀物才是患者最需要的。圖書館人員一定要把好選書這一關。
(二)培養館員的專業素質
在閱讀治療過程中,館員的素質及其服務的質量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合格的閱讀治療館員必須能夠根據讀者的心理問題制訂閱讀計劃,推薦合適的書刊,保障閱讀治療的實效。高校圖書館應選拔知識較豐富、心理素質高、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良好的溝通技巧、熟悉本館館藏而且對此有濃厚興趣的館員,還必須有耐心、助人和奉獻精神。這樣就能對患者的閱讀活動給予閱讀指導和適當的干預。閱讀干預就是根據心理學的原理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善于傾聽患者的訴說,了解患者的閱讀感受,及時回答患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并對原有的閱讀計劃做出隨時調整,以適應患者的閱讀需求和治療需要。
(一)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
圖書館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信息中明辨優劣,擇優而用。因此,圖書館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傾向,并針對情況正確引導,指導學生閱讀學習,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和閱讀鑒賞能力、自學能力、演講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在具體工作中,信息咨詢員或向學生口頭推薦書刊,或編寫推薦書目、好書推介等,指導學生閱讀。
另外,還可以經常組織一些如學術研討會、讀書會、專題講座等活動。通過這些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的文化活動,有助于大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開發潛能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也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華、鍛煉能力的機會,讓他們在高雅的文化環境下學會做人處世,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另外,圖書館要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的發展,就必須深入到學生組織中,與他們保持密切聯系。當他們組織各種活動時,及時提供有關信息資料,以提高他們的競技、表演水平。這是高校圖書館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中積極發揮作用的重要表現。
六、閱讀治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心理健康輔導具有外顯性、公開性的特點,閱讀治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有獨特的干預作用。而圖書館開展閱讀治療則屬內隱性、保護性。無論那種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它們都是發揮轉移、暗示、升華和投射的作用,符合大學生思想沉悶、相對閉鎖、獨立自主的心理特點,能夠充分挖掘大學生自我教育的潛力。而閱讀治療的靈活性、廣泛性及無需付出任何代價的突出優勢,決定了它在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過程中起著其他方式所無法代替的作用。充分表現出止怒泄憤、調整情緒的功效。大學生常因缺乏應對心理急劇變化的能力,產生憤怒、抑郁、焦慮、孤獨、自卑等消極情緒,如果長期得不到宣泄和疏導,就會產生多方面的心理問題,但是如能通過閱讀大量的小說、人物傳記、科幻、神話等各種書刊,則能轉移注意力,從煩燥的情緒中解脫出來,恢復健康平和的心態。許多心理困擾主要是他們視野狹窄、觀念陳舊、追求完美等非理性的心態,他們又不輕易接受他人的勸教。館藏中許多心理教育、心理咨詢和輔導、潛能開發和訓練等方面的書刊,不僅能為他們系統地傳授必要的心理學知識,而且能教他們學會心理和行為方式的調整方法、技能和竅門。大學生有些心理困擾難以啟齒,比如性困惑,與別人無法交流解決,但可以借助閱讀治療,就很容易解決。實踐表明,書籍在解決性困惑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
可以通過以表1觀察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治療服務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建設的棟梁,其個人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身心的健康發展,將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素質提高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只要我們高度重視,針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危險因素,從根本加強思想道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以課堂學習與課外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大學生樹立遠大的抱負和正確的人生觀,塑造健全的人格,學會處理在學習、交友、生活、擇業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沖突,提高心理素質,增強面對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在此過程中,高校圖書館要積極發揮教輔角色的作用,改以往的被動服務到今日的主動傳播,為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盡最大的努力。
參考文獻 :
[1]蔡莉嫻.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可行性的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5.25(5)20-24.
[2]張淑萍.圖書治療在大學生心理保健中的作用[J].中國學校衛生,2005.26(1).78.
[3]宮梅玲.高校圖書館圖書治療館員應具備的素質[J].圖書館雜志,2005.24(2).42-44.
[4]田瀾.圖書治療的作用及其實施[J].中國臨床康復,2005.9(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