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陽
【摘 要】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后傳入日本。這就決定了兩國文字之間根深蒂固的必然聯系,進而也為中國人學習日語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可是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許多初學日語的學生在閱讀時常常望文生義,根據中國人的語言習慣來解讀日語中的漢字。因此,在日語學習中走了不少彎路。筆者在這里不準備過多地強調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而在這里要費些筆墨談一談的是相同的日語漢字與漢語漢字的意思區別。為了加以區分,現對兩國的漢字做一下命名,即將漢語漢字仍稱為“漢字”,將日語漢字稱為“漢字”。
【關鍵詞】日語漢字;漢語漢字;意思區別
漢字是古代(隋、唐時代)從我國流傳到日本的,假名也是日本人引入了漢字后潛心研究出來的,但漢字傳入日本之后經歷了數次文字改革,因此漢語漢字的意思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有的意思完全相同,也有的完全不同,而有的或是日語漢字意義廣,或是漢語漢字意義廣,而有的是需將前后一掉個則能得到相同意義。日本作家安藤彥太郎在他的「中國語と近代日本」中,就提醒漢語學習者們不要犯「文字主義」,同樣我們在閱讀日語文章時,也不能犯“文字主義”,不然在歐美人不可能出的笑話,在中國人身上就極有可能發生。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對此積累了一些經驗。現將分四部分分別論述一下日語漢字與漢語漢字,當然重點在于后三部分的區別。
一、意義完全相同的漢語漢字和日語漢字
雖然漢字到日本之后經過數次演變,但仍與漢字保持相同含義的漢字還是居大多數,如:機械/機械、自動/自動、夜間/夜間、工場/工場、排氣/排気、空氣/空気、目的/目的、道路/道路、作文/作文、會話/會話、練習/練習、生命/生命,等等不勝枚舉。正是因為如此,許多學習日語的學生才引出了望文生義的笑話和不良習慣。
二、字相同而意義完全不同
例如:日語的「油斷」這個詞,我們一看見它會覺得不可思議,油怎么會斷呢,其實它是“馬虎、大意”的意思;「喧嘩」這個詞它本來就是漢語的“喧嘩”這兩個字,可意思上卻超出了漢語“喧嘩”的程度,日語意思是“吵架” ;「真剣」這個詞,也不是我們所猜測的“真的劍”,而是“認真、一絲不茍”;「怪我」這個詞,也不是咱們想象的責任都在自己的意思,而是“負傷”;「質問」這個詞,也沒有漢語的“質問”那么強烈,譯過來是“提問”之意;而「被害」在日語中則是“損失”的意思;「世話」也不是“人世間的笑話”之意,而是“照顧”的意思;「迷惑」也不是“迷惑”之意,而是“麻煩、為難”的意思;「高揚」這個詞,「士気を高揚する」翻譯過來是“鼓舞士氣”;「気味」這個詞,國語字典的解釋是“有……傾向”,「時計は遅れ気味だ」翻譯過來是“表有點慢”,而絲毫沒有“氣味”的意思,「當面」這個詞翻譯過來有兩種含義,其一是“眼下、目前”的意思,例如「當面のことから片付ける」翻譯過來是“先從眼前的事情著手”,其二是“面臨”的意思,例如「困難な問題に當面している」翻譯過來是“正面臨著難題”;「手紙」這個詞也不是“手紙”之意,而是“信件,書信”的意思;「丈夫」這個詞不是“丈夫”的意思,而是“結實”的意思,等等,還有很多很多,這里不一一例舉, 如果一味地單憑漢語意義來推測的話豈不是滑稽之極。
三、字同,而日語和漢語的部分意思吻合,或是日語漢字意義廣,或是漢語漢字意義廣
例如「反対」這個詞,國語字典的解釋是「対立関係にあること、逆らうこと」,即“反對、相反”兩層意思,而新華字典的解釋則只有“反對”一個意思,「道の反対側」翻譯過來是“道路的對面”;「保持」這個詞,「動くからちょっと保持して下さい」翻譯過來是“不穩,請扶著點”這就是說,日語的「保持」仍然有兩層意思,即「保持、持續拿著」;例如「無理」這個日語單詞在國語字典上有四種解釋,其一是“無理、不講道理” 「無理なお願い」翻譯過來是“無理要求”,其二是“不合適,勉強” 「その仕事は私には無理だ」翻譯過來是“那個工作我做不了”,其三是“硬干、強干、過度、過分”,其四是“強迫、強逼” 「無理に行かせる」翻譯過來是“強迫著去”,從這四個意義中看出, 只有第一個意義與漢語意義相同, 其余三個意義都是漢語里所沒有的;再比如「保守」這個日語單詞,在字典上有兩種解釋, 其一是“保守” 「保守主義」這個意思與漢語意思是吻合的,而第二個意思是 “維修”,如「機械を保守する」 “維修設備”,而在漢語里則是沒這個意思的。諸如此類的日語詞語還有「結構」日語解釋有“結構”“可以、行”“夠了、不用了” 三個含義,而漢語解釋則只有第一種;「心得」日語解釋有“心得、經驗”“規則、須知”“代理、暫代”“精神準備、思想準備” 四個含意,而漢語解釋則只有第一種,等等。
四、字相同而需把日語漢字的先后順序掉過來理解
例如「定常」這個日語單詞,「定常なやり方で処理する」,這句話翻譯成漢語時要先將「定常」理解為“常定”,然后再更改一下措詞則翻譯為“按常規方法來處理”;「許容」這個日語單詞,「許容範囲を超えた」翻譯過來是“超出了容許的范圍”;「段階」這個日語單詞,「新しい段階に高めた」,翻譯過來是“提高到了新階段”;「情熱」這個日語單詞,「仕事に情熱を燃やす」,翻譯過來是“對工作充滿熱情”;「展開」這個日語單詞,「運動が展開された」,翻譯過來是 “運動開展了”;「利得」這個日語單詞,「利得に走る」,這句話翻譯成漢語時要先將「利得」理解為“得利”,然后再更改下措詞則翻譯為“重于贏利”;「呼稱」這個日語單詞,「この合成繊維にはビニロンという呼稱が使われる」翻譯過來是“這種合成纖維有維尼龍稱號”;「運命」這個日語單詞,「運命を共にする」翻譯過來是“風雨同舟,共命運”;「平和」這個日語單詞,「原子力を平和事業に使う」翻譯過來是“將原子能用于和平事業”;「限界」這個日語單詞也是,翻譯過來是“界限、限度”,等等。
以上是筆者對相同的日本語漢字和中國漢字含義的區別所做的幾點論述。我們知道,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和豐富的民俗內涵,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首先要學會按照日語的語言習慣進行思維,我也誠懇地希望廣大日語學習者在充分利用漢語與日語的淵源關系的同時, 也要注意那些貌似神離的詞匯。漢字始于中國,一方面給我們中國人的日語學習者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方便條件,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考慮也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日語的學習者們要辨明其異同,準確區分兩國語言的漢字的意思。
參考文獻:
[1]宮地,幸一.常用國語辭點[M].小學館(株)発行,昭和,58,4.
[2]高島俊南.漢字和日本人[M].選自文春新書,2001,10.
[3]安藤彥太郎.中國語と近代日本[M].巖波書店,1988.
[4]大連外國語學院編寫.新日漢詞典[M].遼寧人民出版社,1983.
[5]金田一,春彥.日本語百科大辭典[M].大修館書店発行,1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