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江
[摘 要]在當今教育趨勢下,教育不公平的現象仍然存在,尤其是農村與城市之間那不可忽視差距。相比于城市的教學條件。農村學校主要存在教學設施不完善、教學人數較多等困難。數學作為初中學生學習的這三大主課之一,對學生的升學成績有著重要影響,決定學生是否能考進理想的高中。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成績,幫助學生考進理想的高中,是初中數學教師和學生家長長期以來關注的話題。下面,筆者將會根據自身的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經驗和相關分析成果,從實際出發,對農村數學教育中后進生的成因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討,并對如何轉化與挽救做出解釋和說明。
[關鍵詞]農村數學教育;后進生;補救措施;成因分析
多年來,農村教育一直是國家教育部高度關注的重點,教育中存在“短板效應”,農村教育作為國家教育中的短板,直接決定和影響國家教育發展的平均水平。國家教育水平的提高,以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水平為先。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基數大,加之近年來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外出務工人數增加導致農村留守兒童數目增加,這對農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增加了難度。提高農村學校數學后進生的數學成績,教師需要從自身角度和學生角度兩個方面去尋找原因,并及時的對這一問題做出轉化和補救。
一、成因分析
對農村學校學生數學成績差的原因進行分析,需要教師除了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等方面的特征,還應該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背景等因素。學習習慣是決定學生數學我成績的關鍵因素,學校的學風、紀律和教育理念也是影響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
(一)學生的自身因素
1.家庭因素
農村學生大多來自文盲家庭,父母及家人大多均是文盲,導致學生學習缺乏正確的家庭理念的指導和幫助,學習也缺乏動力和興趣。學生也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得不到保障和提高。如今的農村學生大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皆外出務工,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大多由爺爺奶奶進行監督和輔導,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極度匱乏的文化知識水平使得學生的學習習慣缺乏規范性的培養和指導,小學生學習的效率也因此而難以獲得提高。
2.學生的心理因素
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青春期,大多數學生還難以抵制外界的各種誘惑而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到學習上。尤其是部分剛由落后的鄉村進入縣城學習,面對電子游戲、追星等新鮮事物的誘惑時,脆弱而充滿好奇的心靈難以抵御,使得學習的積極性逐漸下降。數學作為學生學習的重難點科目,具有知識點飯多而雜亂、學要經過大量運算等特點,學生難以在短期內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獲得提高,書學習成績也因此而逐漸下降。例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這一章節時,教師將三角形全等的基本定理和相關證明方法教給學生后,需要學生自身在課外自主進行大量的訓練和證明,將三角形全等的基本定理進行深入理解和應用后,學會結合相關推論和技巧解決證明中的相關問題,貫徹和熟練各種解題方法。后進生的成績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學校的因素
1.師資力量的極度匱乏
由于農村地區交通閉塞、經濟落后、教學設施不完善等原因,農村休閑游的優秀師資向往城市先進的生活方式和輕松地教學任務,常常將工作崗位調離農村。專線城市。而城市內的優秀大學師范畢業生也因為農村艱苦的生活條件而選擇繼續留在城市發展,使得農村地區的師資力量雪上加霜,落后的師資力量眼中抱關制約農村學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發展,后進生問題也難以得到緩解和解決。
2.教育理念的落后
農村地區網絡技術比較落后,教師和學校都難以獲得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育資源,學生學習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和先進的教學方法的輔導,后進生的學習成績也因此而逐漸下降,解決后進生問題的難度也因此而增大。
二、轉化措施
針對農村學校的后進生問題進行徹底的解決和轉化,需要從多方面的語音進行考慮和分析,從教師自身和學生兩個層面進行思考和探索,逐漸找出有效地轉化措施。
(一)教師自身因素
教師自身應該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為學生的學習起好表率作用。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探索多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教學實施分層,使得后進生能得到關懷和幫助,著重解決后進生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習慣有待培養和規范等問題。例如,如教師在講解《多項式的運算》這一部分的內容時,需要課前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類,實施進行分層,針對后進生設計獨特且適宜的教學方法,設立合適的教學目標,在課外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幫助等。針對多項式的運算問題,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學會自主在課外進行一些簡單的練習和考試,學會合并同類項等等基本的解題方法和要領幫助輸血后凈勝逐步提高自身的數學成績,形成自己的解題技能,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獲得自信和成就感,最終考進理想的學校。
(二)對學生做出適合的教育和引導
教育學生,教師就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以提高學生的成績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為目標。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從心理上鼓勵學養成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課后積極復習和總結等習慣。針對后進生問題,提出可行的建議和有效的指導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幫助后進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結語
后進生作為農村數學教師教學心中的主要群體之一,也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需要教師有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積極探索,努力幫助和啟發學生自內而外的學習興趣和意愿,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的欲望,培養后進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徹底解決農村數學文教育中的后進生存在的問題,提高農村教育的平均水平。
參考文獻:
[1] 閔燕.李佳璘,淺談農村初中數學教育和學習理論及語文新課程改革.
[D].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出版社,2012.第三版.
[2] 郭福.李湘林.探討農村初中數學教育新課程教材教法及教育理念[M].四川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第五版.
本論文是黔南州基礎教育課題“激發農村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15B05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