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老干部大學 張孟云
?
滕老師的詩詞教學經
□長沙市老干部大學張孟云

教學方法多而好 滕士林老師在長沙市老干部大學和長沙市廣播電視大學兩校執教三個教學班。學員反映他講授詩詞課,知識面廣,風趣新穎,且針對性強,受到普遍喜愛。
滕老師善于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授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將詩、詞、曲、聯四大主題緊密結合起來,有所側重,分段主講,聲情并茂,讓課堂大放異彩。二是善于講授古今詩詞中的名人軼事,或與詩詞相關的典故,提升教學趣味性,使人耳目一新。三是結合實際需求和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傳授書本上難尋的要點知識。如滕老師提出寫詩“四標準”——情深、意新、味濃、格高;給學員講述撰寫詩詞的相關要求,即寫詩要“意向美、動態美、含蓄美、文字美”“要有想象力、感染力和節奏感” “要視野寬廣、以小見大、濃縮延伸、意在言外”,等等。這些寶貴的實用性知識對于學員們來說實在難得。四是在課堂上推薦并講析部分學員的習作佳品。利用身邊的佳作靈活施教,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深受學員歡迎。五是偶爾請有演唱才能的學員登上講臺,用優雅的越劇唱腔現場演唱當堂課要講授的詩詞,既加深了學員們的印象,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提升了教學效果。
分類施教真巧妙 以詩詞九班為例,此班現有四十幾名學員,其中新老學員各占一半,由于學習年限有別,學習要求各異,因此教學方法也要有所不同。滕士林老師為此采取分類施教的方法,收效顯著。對于新學員,滕老師要求他們重點掌握詩詞基礎知識,主要過好“五關”,即“平仄關”“名式關”“詩韻關”“對仗關”和“拗救關”?!捌截脐P”是學好詩詞的“入門證”,滕老師為幫助新學員學好“陰陽上去入”這五個聲調(前兩個為平聲,后三個為仄聲),編寫了“五聲口訣”:“媽麻馬罵抹,鴉牙雅亞壓,阿俄我餓惡,衣姨掎意抑”等,要求學員一定背熟記熟,時間久了自然可辨別出平聲或仄聲了。又如他在給學員講常用的五言基本句式時,告訴大家在每個五言句式前面加上兩個相反的字音即可成為七言句式的公式,通過總結規律,讓大家的學習漸入佳境。
對于老學員,滕老師則要求他們重點研究詩意和題材。主要多學習有特色、有新意、有深度的詩詞,以擴大眼界,拓寬知識面。滕老師經常旁征博引、傳授絕技,甚至摻雜文言解析等,使這些老學員們見識大長,詩詞水平更上一層樓。
敬業奉獻本領高但凡教學水平高的教師,都非常敬業,滕老師也不例外。他的敬業精神主要表現為“四個認真”:一是備課認真。滕老師除認真準備自己的每次講稿外,還會下工夫為學員編印相關的學習資料。如他編印后發給學員的《詩美學講義》共十章、約四萬字,學員們看后普遍反映很有參考價值。二是授課認真。為了多給新學員講授詩詞基礎知識,滕老師總是提前一個小時來到教室,為學員們耐心解答各種提問。上課時,他堅持把要講的詩詞課文先抄寫在黑板上,然后再逐句進行講解,大家聽后茅塞頓開。三是修改作業認真。在修改學員的詩詞習作時,滕老師盡量做到須改則改,不怕麻煩,很多學員的作業經滕老師潤色后,立刻完成了從平庸到華麗的轉身,甚至變成了佳作。四是課外服務認真。課外,滕老師也總是為學員著想,經常親自跑到離學校較遠的河西為學員復印學習資料,因為那里收費較低,可以替學員節省開支。
滕老師不僅十分敬業,且有很高的古典詩詞素養和很強的創作能力,他曾榮獲中國詩詞界最高獎——華廈詩詞獎一等獎。除在老年大學任教外,滕老師還擔任《湖南詩詞》散曲欄目的編輯、《湖南詩詞》瀟湘散曲社副社長、開福分會主辦的《開福詩聯》年刊主編等職,讓中華詩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