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國慶 周婷 顧纓纓 梅勇
摘 要 為培養衛生檢驗檢驗專業學生好的崗位勝任力,在我校2013級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開展了水質理化檢驗實驗教學改革的初步探索。通過實驗教學模式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鞏固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對學生畢業后盡快適應和滿足社會需求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崗位勝任力 水質理化檢驗 實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3.044
實踐教學是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的實施 培養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是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訓練技能的最佳課堂。①努力推進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是發展學科的必要手段,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經之路。②水質理化檢驗是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之一,該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在系統掌握水質理化檢驗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具備扎實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為學生能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正確采樣及預處理,熟練進行水質各項指標的檢測,準確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和完整的編寫檢測報告等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本教研室從不同的用人單位獲悉,學生在從事水質理化檢驗工作的過程中暴露出,水樣采集方法不明確,實驗操作技能缺乏,檢測報告編寫不規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缺乏,責任心差,團隊協作精神缺乏等多個問題,難以真正滿足工作崗位需求,影響衛生檢驗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崗位勝任力,是指根據崗位工作要求,確保該崗位人員能順利完成崗位工作的個人特征結構,包含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及認知行為技能,能顯著區分卓越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征的綜合表現。③
為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增強學生的崗位勝任力,本實驗室以本校2013級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65名學生為對象,在水質理化檢驗的實驗教學中探索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實驗教學改革。
1 實驗教學內容
本校水質理化檢驗的實驗教學為32學時,根據實驗室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衛生檢驗檢驗實驗教程:衛生理化檢驗分冊》和《水質理化檢驗(第1版)》確定了:(1)水的色度、電導率、pH的測定;(2)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自來水中鈣和鎂;(3)水中生化需氧量的測定—稀釋培養法;(4)飲用水中鉻(Ⅵ)的測定—二苯碳酰二肼法;(5)自來水中游離余氯的測定—N,N二乙基對苯二酚分光光度法;(6)游泳水中尿素的測定—二乙酰一肟分光光度法;(7)水中三氯甲烷的測定—頂空氣相色譜法;(8)自來水中常見陰離子的測定——離子色譜法八個實驗項目,每個實驗項目分配4個學時。
受教學設備和教學條件的制約,安排的分光光度法的實驗項目過多,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主體,準備好實驗所需要所有實驗用品,配制好所有試劑,學生按照實驗指導書上的步驟操作,得到實驗結果,書寫實驗報告,必將導致學生感到課程枯燥乏味,學習興趣下降。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加強教學效果,本實驗室在水質理化檢驗教學模式上進行了以下改革初探。
2 實驗教學模式改革
2.1 開展拓展型綜合性實驗
拓展型綜合性實驗設計包括“問題”實驗和聯系生活實際的設計性實驗兩部分。④在飲用水中鉻(Ⅵ)的測定—二苯碳酰二肼法實驗過程中人為的提供酸度不合實驗要求的硫酸,導致實驗過程標準管顯色不穩定,標準曲線相關系數偏低,引導學生分析實驗過程出現的問題,主動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逐步排除和改進,最終得到正確的實驗結果。另外,從學生們實際生活中接觸的水源采樣,測自己日常飲用水的色度、電導率和pH值,包括礦泉水、純凈水、煮沸的白開水,煮沸后過夜的白開水,讓他們了解自己飲用水的質量,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水中生化需氧量的測定,從校園內的內湖里采集水樣,然后每個實驗室的每個小組以不同的稀釋倍數進行培養(5~6組),然后根據5日后的培養情況確定稀釋比例,如果在一次實驗中不能確定稀釋比例,實驗室內每個小組需要重新進行實驗。為保證實驗結果準確,不影響后續實驗進度,小組間相互溝通,相互督促。通過拓展型綜合性實驗設計,增加了學生對水質理化檢驗這門課程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在工作中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學生的責任感。
2.2 開展開放性實驗教學
由于本實驗室火焰原子吸收光度計、氣相色譜儀和離子色譜儀均只有一臺,不能滿足65名同學同時上課的需求,于是對65名同學分組(3~4人/組)分時間段進行實驗教學,在實驗開始前的1~2周通知學生開始進行實驗的準備工作,包括資料查閱,實驗所需儀器、玻璃器皿等的清洗,處理,實驗試劑的配制等,在規定的開課時間內,根據不同小組實驗準備充分的程度確定實驗的先后順序,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上機操作,記錄分析實驗結果,遇到問題時及時與老師溝通討論,進而解決問題。同時為避免實驗過程中過多的試劑浪費,將試劑配制的量的合適程度也作為實驗評分的一項標準。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模式,學生熟悉了整個實驗準備過程,了解了在使用這些儀器時,對實驗器材,試劑級別的特殊要求,鞏固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團體協作意識,使他們在實驗過程中思路更清晰,實驗工作更有邏輯性和條理性,明確了從事本專業職業態度和責任感,為畢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3 模擬現場教學
由于我們所開設的實驗項目中幾乎所有的水樣都是自來水,為強化學生水樣采集布點的相關知識,我們在游泳池水中尿素的測定實驗中在實驗室內用大的塑料盆裝水模擬游泳池,模擬現場進行布點采樣,讓學生更加明確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采樣方法。
3 改革后實驗教學成效
在水質理化檢驗課程中經過1年的改革后,為評價新的實驗教學模式的成效,在實驗課結束后,以水中亞硝酸鹽氨氮的測定為實驗項目對每個學生進行了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實驗準備,試劑的配制,實驗操作技能,721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標準曲線相關系數,盲樣的的測定,數據處理以及檢測報告的編寫。
通過考核發現,90%的學生實驗準備充分,試劑配制方法正確,配制的試劑濃度準確,滴定管的使用等實驗操作技能熟練,掌握了721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和正確使用,標準曲線相關系數好,盲樣濃度測定準確,檢測報告書寫規范和完整。考核過程中同時也發現,學生的協作精神,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學生對新的實驗教學模式高度認可,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發揮了他們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自信心,有助于以后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
校教學督導組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和隨堂聽課,給予這種實驗教學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種將課堂教學與實際需求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
4 小結
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水質理化檢驗實驗教學改革,不僅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同時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能學有所樂,學以致用。雖然該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學內容的深化,以及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上還有待進一步探討,以便學生畢業后能更快地適應和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
*通訊作者:梅勇
注釋
① 張煜,果建華,馬巖茹.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提高實踐教學質量[J].學理論,2010(16):251-252.
② 王琰,王蘇華,沈海俊,等.綜合性大學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4):599-601.
③ 王薇,程芳.護理崗位勝任力模型的研究述評[J].全科護理,2013.11(4):865-867.
④ 米賢文,馬俊,張申,等.基于問題的啟發式和探究式理實一體化衛生理化檢驗教學改革[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5.25(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