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帥
摘 要: 在時代不斷進步的背景下,積極加強新時期醫院工會工作開展的新思路探索至關重要,本文從加大對職工合法權利的維護力度和提升工會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等角度展開了探討,希望對醫院的現代化建設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 醫院; 工會工作; 新思路
前言:醫院日常運行過程中,職工同醫院黨政部門之間最好的溝通內接就是工會。新時期,我國在積極加強醫療改革的過程中,工會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將自身的功能進行充分的發揮,促使醫院與職工之間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醫院的改革發展思路在職工中進行全面傳播,在這種情況下,積極開展新時期醫院工會工作的新思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大對職工合法權利的維護力度
在科學技術影響力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我國在積極進行經濟和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科學發展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觀念的核心始終是人,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是實現醫院和諧發展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新時期,醫院在積極加強工會工作的過程中,應將職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以此為出發點開展各項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醫院工會應積極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職工的合法權利進行充分的維護:。
首先,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實施醫療改革的過程中,應提升對行政部門的配合力度,并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制定科學的規章制度,對職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合法權利進行充分的保護;其次,加大宣傳力度,促使職工了解醫改的重要性,并鼓勵職工積極加入到醫改行動當中,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在對其個人需求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盡量采取有效措施,為其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并促使其意識到自己是醫院的主人,并能夠自覺推進各項改革措施,針對個人利益,也要實現最大程度的保護;最后,工會日常工作中,應不斷促進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院務公開、院務質詢等制度的完善,將民主管理制度進行健全的基礎上,注重職工參與管理的質量,并在日常工作中接受職工的監督等。這樣一來,有助于醫院工會從思想上、形式上形成對職工利益的充分維護,并從物質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鼓勵,促使職工工作積極性提升,將醫改政策徹底地貫徹和落實[1]。
二、提升工會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工會日常工作,應積極舉辦多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并鼓勵職工廣泛參與,在活動中,職工之間、職工與領導之間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對于提升醫院整體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而這一過程中,也是保證工會功能得到充分發揮的關鍵。具體可以參照以下做法展開工作:。
首先,工會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大對行政部門的配合,組織多種評選活動,如“優秀醫生和優秀護士”、“青年崗位能手”評比等,促使職工在工作過程中,能夠更加具有積極性,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對于提升醫院整體形象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在患者心中樹立醫院和醫生的良好的形象,對于醫院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2]。這一評選活動有效開展過程中,必須將醫生與護士等同患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作為重要依據,并通過評選活動,對日常醫院管理中的不足進行彌補,逐漸完善醫院服務體系,讓患者感受到醫院良好的服務態度。
其次,工會在日常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必須組織職工積極進行基礎知識和崗位技能的培訓和學習,,醫院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由工會組織建設具有本醫院特色的圖書館,為職工日常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同時還可以積極構建工會微信群,增加對先進多媒體的應用,在群中分先友愛、互助等積極向上的內容,鼓勵職工互相幫助,提升工作效率。
再次,醫院工會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積極同醫務、護理等工作人員加大聯系,以勞動競賽、技能競賽和合理化建議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員個人素質和專業能力,從而在長期的檢查過程中,有效提升醫院的醫療技術能力,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加優質的服務。
最后,注重對職工身體素質的培養,積極舉辦聯歡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賽等各類文體活動,職工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團結意識和合作精神不斷提升,有助于工作過程中更好的進行交流和溝通,對于提升工作效率和醫院醫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3]。
值得注意的是,工會在維護職工利益,構建良好工作環境的過程中,必須從職工的角度出發,以職工的利益為基礎開展工作,并積極主動的為職工創造發展的平臺,促使其在工作中能夠意識到自己是醫院的主人。
結論: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我國醫院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應當注重醫學技術的先進性,還應當保證思想上的先進性,才能夠從整體上提升服務質量,在為廣大群眾提供良好服務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競爭力。在積極加強醫院工會工作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加強培養良好的醫護關系,并構建健全的制度,促使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而職工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工會各項工作的開展必須以職工利益為出發點。
參考文獻::
[1] 孫琳. 新時期醫院工會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J]. 改革與開放,2013,.18:27-28.
[2] 曾朝政. 新時期工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作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3] 胡亞南. 新時期工會維護職工權益的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