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脈輸液港用垂直針在核磁共振中的安全性探討
侯樂, 言克莉, 尹悅, 王傳兵, 周鑫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腫瘤科, 江蘇 南京, 210029)
關鍵詞:靜脈輸液港; 垂直針; 核磁共振
靜脈輸液港是一種埋植于皮下組織中的閉合靜脈輸液裝置[1],適用于長期間斷輸液患者,可將藥物直接輸送到中心靜脈處,減少反復靜脈穿刺的痛苦,降低靜脈穿刺難度,同時也防止了刺激性藥物對外周靜脈的損傷,是腫瘤患者靜脈輸液、化療的永久性通道[2]。核磁共振(MR)成像技術是近20多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醫學成像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目前,隨著治療的進展或病情需要,部分患者需對特定部位進行MR檢測,然而對于體內有金屬物的患者,MR檢查存在一定的問題[3]。由于腫瘤患者平均住院時間通常≤7 d,若將患者之前穿刺的垂直針拔除并在MR檢查后重新穿刺,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還會增加其經濟負擔。因此本研究探討了靜脈輸液港行垂直針穿刺后直接行MR檢查的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美國巴德公司植入式聚氨酯材料靜脈輸液港、鈦合金靜脈輸液港、貝朗公司聚氨酯+金屬頭靜脈輸液港,共3種,各7根;美國巴德公司型號20G 0.5(1.3 cm)黃色垂直針、20G 0.75(2 cm)黃色垂直針、20G 1.00(2.5 cm)黑色垂直針、德國貝朗公司20G(0.9 mm)×15 mm黃色垂直針、20G(0.9 mm)×20 mm黃色垂直針及美國smith雙接頭垂直針,共6種,各3根,假體2個,透明貼、溫度計、量角器等。
1.2方法
將本實驗中6種類型的垂直針,各3根,分別刺入6根巴德聚氨酯靜脈輸液港、6根巴德鈦合金靜脈輸液港及6根貝朗公司聚氨酯+金屬頭靜脈輸液港的穿刺座內,剩余的3根靜脈輸液港不插針。所有港體均注滿生理鹽水,固定于假體胸前部。將假體分別置于運行的西門子3.0T MR入口處5 min及機器中20 min,以模擬MR檢查過程。觀察MR入口及機器中港體、垂直針的運動情況;檢查港體是否損壞或滲液、貼膜是否松動;MR檢測20 min后,用注射器抽出港體內的生理鹽水后測3種港體內的溫度,每次實驗均重復3次。
1.3統計學方法

2結果
2.1不同插針港體于3.0T MR入口及機器中的運動及缺損情況
不同類型的垂直針分別刺入3種輸液港穿刺座內,固定于假體鎖骨下部位置,于西門子3.0T MR入口處5 min及機器中20 min檢測均未見運動,港體均無損壞或滲液,貼膜無松動。
2.2不同插針港體MR檢測后的溫度
MR檢測時室溫20 ℃, 6種類型的垂直針分別與巴德聚氨酯靜脈輸液港、鈦合金靜脈輸液港及貝朗聚氨酯+金屬頭靜脈輸液港組合,行MR檢測20 min后,不同插針港體MR檢測前后溫差均≤6.0℃, 且與不插針的單獨靜脈輸液港比較,溫差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3。

表1 巴德聚氨酯靜脈輸液港MR檢測前后的溫差(n=3)℃

表2 巴德鈦合金靜脈輸液港MR檢測前后的溫差(n=3)℃

表3 貝朗聚氨酯+金屬頭靜脈輸液港MR檢測
3討論
輸液港由導管和穿刺座組成,經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后將導管送入上腔靜脈,導管的另一端和穿刺座相連,埋置于胸壁皮下組織中,縫合固定,輸液時將垂直針經皮垂直刺入注射座即可,可用于各種藥物的輸注,如高濃度的化療藥物、胃腸外營養液等,避免了刺激性藥物對血管的損傷,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無需換藥,生活質量提高[4-5]。臨床治療期間依據病情,常需對部分患者特定部位進行MR檢測。若患者體內有金屬,在磁場中會產生運動和移位,產生偽影、電流和發熱,功能紊亂等效應,從而影響MR檢測結果[6]。
目前高場強(1.5T及3.0T)MR成像設備的臨床應用越發普及,體外金屬在高場強的磁場中主要引起投射效應,造成人員傷害或設備損壞[7]。投射效應是MR系統最大的安全性問題之一,也是引起體內金屬物行MR檢測時產生運動或位移的主要原因[8-9]。但也有研究[10]發現,可操縱GDC在移入及移出磁場時均未見移位,也未檢測到磁場力的作用,提示并不是所有金屬材料都是MR檢查的禁忌。垂直針是不銹鋼成分,屬于可產生投射效應的金屬,但有關垂直針刺入輸液港穿刺座后行MR檢查是否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目前臨床上行MR檢查時必須拔除針頭,檢查結束后再插入針頭,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治療費用。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類型的垂直針刺入巴德聚氨酯靜脈輸液港、鈦合金靜脈輸液港及貝朗聚氨酯+金屬頭靜脈輸液港后,固定于假肢行MR檢查,在機器入口及機器內均無偏移,提示當吸引力小于金屬植入物的內固定力時,MR檢查仍安全可行。
常規MR檢查中,金屬材料因渦流產生的熱效應微忽其微,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11]。Hennemeyer等[12]在3.0T MR中發現電解脫鉑彈簧圈(GDC)在實驗豬及膠囊模型內均未出現產熱效應。本研究顯示,行3.0 T MR檢測20 min后,不同插針港體MR檢測前后剛體內溫差均≤6.0℃,產生的熱量在安全范圍,不會對人體和港體造成傷害。與單獨靜脈輸液港比較,相應的插針港體MR檢測前后的溫差均無顯著差異,提示不同類型的垂直針MR檢查時產生的熱效應對靜脈輸液港的影響均在安全范圍內。
綜上所述,在假體上模擬人體置靜脈輸液港并插有垂直針行3.0T MR檢查是安全的。為臨床工作提供了理論根據,但由于存在實際的操作誤差,仍需進行大量的體外實驗,進一步確保其安全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海洋, 黃金, 高竹林.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應用及護理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 2012, 47(10): 953-956.
[2]Jan HC, Chou SJ, Chen TH, et al.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of subcutane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port[J]. Surg Oncol, 2012, 21(1): 7-13.
[3]韓薈. 1例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化療藥物外滲原因分析及護理體會[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18): 147-149.
[4]Foinard A, Décaudin B, Barthélémy C, et al. Prevention of drug delivery disturbances during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an in vitro study on a new multi-lumen infusion access device[J]. Ann Fr Anesth Reanim, 2013, 32(9): e107-e112.
[5]何越, 孫艷萍, 李寧, 等. 血液惡性腫瘤患者應用PICC與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的效果比較[J]. 中華護理雜志, 2012, 47(11): 1001-1003.
[6]陳財忠, 李韌晨, 張澍杰, 等. 去金屬偽影序列在脊柱金屬植入物患者MR成像中的應用[J].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4, 48(4): 320-323.
[7]Xu Y, Yu R. Comparis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rtifacts of five common dental materials[J]. West China J Stomatology, 2015, 33(3): 230-233.
[8]張莉, 金紅瑞, 嵇鳴. 老年患者體內金屬置入物3T MRI檢查的安全性探討[J]. 老年醫學與保健, 2012, 18(1): 48-51.
[9]張臣, 趙蕾, 馬曉海, 等. 自制血管內成像天線在3. 0T MR成像中可行性的實驗研究[J].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2, 46(9): 846-850.
[10]賀李, 余深平, 孟悛非. 金屬物對磁共振檢查的影響及相關研究進展[J]. 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 2009, 32(1): 53-57.
[11]王傳兵, 張玲, 李大鵬. 金屬植入物對1. 5 T磁共振掃描熱效應的安全性影響[J]. 中國醫療設備, 2015, 30(8): 27-29.
[12]Hennemeyer CT, Wicklow K, Feinberg DA, et al. In vitro evaluation of platinum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 at 3 T with a porcine model: safety issues and artifacts[J]. Radiology, 2001, 219(3): 732-737.
中圖分類號:R 473.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6-157-02
DOI:10.7619/jcmp.201606054
通訊作者:言克莉, E-mail: ykl1969@sina.cn
基金項目:中國高校醫學期刊臨床專項資金(11523743)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