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護理干預在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
張艷, 曾興蓉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醫院 腎內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67)
關鍵詞:護理干預; 腎衰竭; 血液透析; 并發癥
腎臟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是腎功能損害至失代償期后的病理變化[1-2]。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提高,實施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越來越多,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中如何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成為一個重要課題[3]。本研究對45例腎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收到了理想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91例,納入標準: ① 透析時間>6個月; ② 患者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其他嚴重內科疾病、惡性腫瘤或精神疾病者。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45例,對照組46例。干預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39~74歲,平均(52.38±4.06)歲;病程1~8年,平均(4.15±0.58)年;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17例,初中11例,高中及以上17例。對照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37~75歲,平均(53.07±3.85)歲;病程1~7年,平均(4.07±0.69)年;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15例,初中14例,高中及以上17例。2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 ① 上機前囑患者換拖鞋,測量、記錄生命體征、體質量,進行基本健康宣教。②上機后,責任護士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狀態和生命體征,及時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感。③ 透析中密切觀察患者血壓波動及電解質平衡情況,一旦發生應及時向醫生報告并進行有效處理。④觀察穿刺部位是否發生腫脹、滲血,管路有無受壓、扭曲或滑脫等情況,及時處理透析機報警。干預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1.2.1成立專門小組:由血液透析科護士長及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護理技術骨干組成專門小組。定期進行培訓,熟悉患者疾病特點,熟練掌握資料分析、透析充分性評估、溝通技巧及患者心理評估方法等。透析前由責任護士向患者介紹透析室環境、負責醫生和護士姓名,透析治療過程、注意事項等[4]。告知患者和家屬動靜脈內瘺、靜脈留置管維護方法。并告知患者醫院所設的投訴電話,有任何問題均可撥打。
1.2.2透析中護理:換拖鞋時,護士測量并記錄體質量、生命體征等數據,年老體弱者由護士攙扶,醫護人員在于患者溝通時應充分尊重對方,以指導-合作型模式與患者共同完成透析,避免讓患者感覺到心理不適。上機時由專門小組內指定的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護士操作,操作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狀態和生命體征,每小時記錄相關數據,一旦患者出現不適感,護士應及時與主管醫生協商是否調整超濾量。透析后,待生命體征平穩20 min后再拆除彈力繃帶,確認無出血,患者方可出透析室。
1.2.3并發癥預防: ① 急性溶血:對有溶血傾向或有基礎血液疾病的患者加強控溫,密切檢測滲透壓,保證充足血液量,徹底沖洗透析器和透析管路內的殘留消毒液,防止發生急性溶血。② 低血壓:密切監護血壓,根據體質量及其增長量嚴格把握脫水量,降低超濾率,防止脫水及低血壓;對進食后易發生低血壓者,進食過程中及進食后暫停超濾,血容量不足者適當補充生理鹽水或輸血;必要時給予升壓藥或停止透析。③出血:妥善固定外瘺導管、內瘺穿刺針管道,減少肝素用量,防止發生出血。④心力衰竭:透析前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左右,控制好上機及下機時引血速度,對血壓易波動者采用低溫、鈉曲線及超濾曲線透析,嚴格控制水、鈉、磷的攝入,密切觀察尿量,必要時給予利尿處理[5]。
1.2.4心理干預:護士與患者溝通時應態度和藹,設身處地理解患者的痛苦,耐心傾聽患者表達,對其不良情緒給予疏導,對抑郁、焦慮患者應高度重視,向其講解血液透析的治療作用,鼓勵其多與家人交流,獲得良好社會支持[6]。護士與心理醫師配合,定期為患者舉辦講座,幫助其疏導負性情緒,解答患者疑問。
1.3觀察指標
觀察2組護理6個月后的自我護理知識知曉情況、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發生率。生活質量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進行評價,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及精神健康7個項目。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狀況越好。
2結果
2.12組自我護理知識知曉率和治療依從率比較
干預組自我護理知識知曉率88.89%(40/45), 治療依從率93.33%(42/45); 對照組知曉率69.57%(32/46), 治療依從率78.26%(36/46)。2組自我護理知識知曉率和治療依從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組SF-36評分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組SF-36評分比較 分
與對照組比較, **P<0.01。
2.32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干預組發生急性溶血1例(2.22%), 低血壓3例(6.67%), 出血1例(2.22%), 未發生心力衰竭,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1.11%(5/45)。對照組發生急性溶血3例(6.52%), 低血壓6例(13.04%), 出血4例(8.70%), 心力衰竭2例(4.35%), 并發癥總發生率32.61%(15/46)。干預組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病情進展,慢性腎臟疾病患者腎功能進行性減退,腎實質廣泛性損壞,最終出現以代謝產物潴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以及全身各系統癥狀為臨床表現的綜合征,即發生腎衰竭,具有較高的病死率。
近年來,維持性血液透析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腎衰竭患者[7], 但其治療時間較長,且具有多種并發癥,如高/低鉀血癥、低血壓、急性溶血、心力衰竭、內瘺閉塞、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等,患者掌握疾病及治療相關知識,提高自我護理技能對及時發現或減少相關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患者由于病程漫長,需面臨生理、心理、經濟等多重壓力,往往伴有各種不良情緒,治療過程中注重心理評估并及時疏導至關重要。本研究干預組成立專門小組,在經過培訓、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并在掌握溝通技巧的基礎上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講解治療過程、注意事項及自我護理知識等,改變“灌輸式教育”的模式;同時實施人性化服務,并為其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積極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護理知識知曉率及治療依從性,與王新歌等[8]研究結果一致。減少并發癥,改善生活質量對行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干預組采取積極措施預防并發癥發生,結果表明其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6個月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與唐款秋等[9]報道一致。
參考文獻
[1]貢亞芳. 延續護理對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和療效的影響研究[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20): 39-41.
[2]Garibotto G, Bonanni A, Verzola D. Effect of kidney failure and hemodialysis on protein and amino acid metabolism[J].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2012, 15(1): 78-84.
[3]由希雷. 腎衰竭透析患者干體質量的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 2005, 11(5): 462-464.
[4]池英習, 于風英, 王志芹, 等.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4(13): 1467-1469.
[5]邵小紅, 趙麗英, 黃水英, 等. 細節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與康復, 2014, 13(8): 761-764.
[6]李運梅, 夏炳成, 王美蓮, 等. 家庭護理干預對社區血液透析患者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32): 3845-3848.
[7]Mehrotra R, Chiu Y W, Kalantar-Zadeh K, et al. Similar outcomes with hemodialysis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J]. ArchIntern Med, 2011, 171(2): 110-118.
[8]王新歌, 樊少磊, 韓晗. 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3): 207-209.
[9]唐款秋, 周少波. 人性化護理對慢性腎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 7(14): 13-15.
中圖分類號:R 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6-142-02
DOI:10.7619/jcmp.201606047
基金項目:中國高校醫學期刊臨床專項資金(11525904)
收稿日期: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