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媛莉

在韓國電視劇產業(yè)中,編劇的地位不可撼動,甚至高于導演和演員。合寶娛樂總經理、資深韓娛專家馬雪表示,在韓國有一個不成文的界定,“電視劇是編劇的事,電影是導演的事,真人秀是藝人的事”。這句話直觀表達了不同領域各職能的重要性——在電視劇領域,編劇無疑最重要。在韓國,即使是大牌演員,也不能隨便修改劇本臺詞。
韓國電視劇通用的制播模式是與美劇一樣的邊拍邊播,編劇是整個流程最重要的一環(huán),擁有絕對話語權。一部電視劇播出期間,編劇可以及時根據(jù)電視劇的收視率和觀眾反饋,對劇情發(fā)展和電視劇長度進行調整,以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
一家韓國電視臺曾表示,在排電視劇檔期時,編劇的地位足以影響電視臺決策權重的50%以上。韓國編劇在選擇演員、劇目命名、營銷推廣等各環(huán)節(jié)都有話語權。編劇兼任制片人、導演的案例屢見不鮮。
“著作權”的物質與精神激勵
“對著作權的尊重”提高了韓國編劇的行業(yè)地位,是他們有信心寫出優(yōu)秀作品的重要基礎。擁有版權的電視臺播放某個編劇的作品后,可以將其提供給其他電視臺或復制發(fā)行,但必須提前書面通知編劇本人;重播費用是劇本稿費的30%;重播后的再播使用費是劇本稿費的15%;此外,提供給國外電視臺或有線電視臺時,應向編劇支付版權金額的3.5%;如果允許第三方在國內復制節(jié)目及發(fā)行,則要向編劇支付版權金額的55%。
韓國編劇按照實力地位排名,猶如金字塔結構,從上到下分為特級、A級和B級。根據(jù)韓國電視劇行業(yè)協(xié)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注冊電視劇編劇有300名,其中特級有15人,A級有20人,B級有70人。有權主導劇本創(chuàng)作和署名的編劇只有105人左右,這些人多數(shù)和韓國三大廣播電視公司、頂尖電視劇制作公司常年簽約。優(yōu)質編劇資源可以說是一線電視劇制作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編劇王輝告訴《綜藝報》,韓國播放平臺集中在幾家電視臺,競爭十分激烈,想要博得好收視就要靠好劇本,故此大家瘋搶“好編劇”,編劇行業(yè)的整體地位也就更高,擁有話語權。
比如,近日在愛奇藝熱播的韓劇《太陽的后裔》,就是在導演、演員、故事都未成形之前,因愛奇藝版權管理中心總經理張語芯看好出品公司以及知名編劇金恩淑的能力,耗資2400萬元買下的網絡版權項目。
科班出身與“等級制”
中國和美國的電視劇編劇背景通常比較多元,常常可見從文學作家、記者轉型編劇的案例。相較之,韓國編劇卻多為科班出身,并有專業(yè)化的“編劇學院”。
韓國放送編劇協(xié)會是韓國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行業(yè)協(xié)會,馬雪說,韓國放送編劇協(xié)會目前約有5000名編劇會員。這個協(xié)會設定了門檻,每個編劇必須有5部以上公開發(fā)表的電視、電影作品,才有資格入會。協(xié)會可以維護和保障編劇權益和權利,并提供培訓、簽約機會。
韓國放送作家協(xié)會下的編劇教育學院,是韓國最大的電視劇編劇培育基地,韓國業(yè)內80%的韓劇編劇都畢業(yè)于該學校。編劇培訓系統(tǒng)有一整套流程,分為4個學期,每個學期時長6個月,每學期期末學員都要經過學院考試和作品評估進入下一個學期,進階采取排名制,階段性淘汰。
身為韓國編劇協(xié)會理事,也是韓國編劇學院負責人之一的文善姬,曾在“中韓電視綜藝節(jié)目研討會”上介紹,韓國有三年大學制編劇專業(yè),也有社會培訓機構。在編劇學院,編劇主要學習的基礎課程分為四個領域:喜劇編劇、綜藝編劇、教養(yǎng)編劇、廣播編劇。
從科班畢業(yè)后,學員通過參加電視臺或者電視劇制作公司舉辦的劇本征集大賽正式入行,得獎的編劇會被簽約成為電視臺或者制作公司的助理編劇或實習編劇。
編劇在韓國屬于高薪職業(yè),女性占主流。編劇按資深程度收入千差萬別,但基本上遵照三大電視臺(KBS、SBS、MBC)和韓國放送作家協(xié)會協(xié)商的標準。稿費高低主要取決于收視率和成功率(口碑)。
在韓國,電影編劇也是個熱門職業(yè)。2012年時,韓國政府為了防止版權盜用導致的編劇收益分配失衡,制定了“標準合同”。合同幾年內多次修改,覆蓋內容包括電影從業(yè)人員的薪資、贊助投資、影視編劇的版權保護等內容。合同規(guī)定電影票房大賣時產生的凈利潤應義務性對編劇進行分配,劇本所有權歸屬編劇,除電影外發(fā)行所有基于該劇本的出版物、電視劇、演出等均屬侵權行為。
馬雪表示,在韓國,按編劇的作品個數(shù)以及工作年限,即工齡評判編劇等級。按編劇資歷,有5年到15年不等,越資深的級別越高,薪酬價格也越高。
真人秀編劇轉戰(zhàn)電視劇
盡管電視劇和真人秀的韓流漫延全亞洲,但在韓國跨界電視劇和綜藝節(jié)目的編劇案例卻很少。不過,卻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其“主角”是曾打造綜藝節(jié)目《兩天一夜》的編劇李有貞。李有貞聯(lián)手《兩天一夜》的導演申元浩締造了韓國tvN收費有線臺的熱播劇“請回答”系列,包括《請回答1997》《請回答1994》《請回答1988》。每部劇選取不同的年代背景講述韓國普通家庭的故事,分別設定了不同的主題:《請回答1997》關于初戀和追星,《請回答1994》關于友情和青春,《請回答1988》關于親情和家庭。
“請回答”系列在韓國引發(fā)收視熱潮,不斷刷新韓國有線電視史上最高收視紀錄。該系列在中國也受到追捧,《請回答1988》在豆瓣網上的評分達9.3分。
馬雪說,編劇李有貞在創(chuàng)作“請回答”系列時的思維非常具有綜藝屬性。她編劇的青春偶像題材電視劇中能清晰地看到很多綜藝元素,比如電視劇中會用到綜藝特效配音、音效、人物關系設定等。此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李有貞出身綜藝編劇,非常清楚收視率“走勢”,根據(jù)觀眾心理做電視劇創(chuàng)意上的分析,因而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