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巍

網絡劇近兩年發展“日新月異”,不僅獲得市場及資本青睞,也引起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進入2016年,網絡劇市場方興未艾,對整個影視產業或將產生更大沖擊。在“新形勢下的‘劇創新”業務論壇上,樂視網內容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李黎、愛奇藝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優酷土豆電視劇版權合作高級總監許志敏,就“網絡劇的精品訴求”展開深入探討。
何為精品,首先它要來源于生活。互聯網是與生活最為貼近的平臺,評論、互動都是網友最真實的表達。同時,對創作者來說,最大的憂慮是其提供的內容用戶是否喜歡,而互聯網恰恰為創作者提供了平等、真實的反饋平臺。
我不認為市場會愈發聚焦“頭部資源”,互聯網給創作者提供了可以生產不同類型的內容平臺,優質內容、中等品質內容,甚至奇葩內容,都可以通過這些平臺傳遞到網友面前,用戶只需選擇喜歡的內容觀看即可,這才是未來趨勢。
無論是網絡劇還是傳統電視劇,從內容生產層面來說,用戶需求沒有區別,都是制作觀眾喜歡看的內容。但從表達方式和平臺屬性來看,兩者有著本質區別。
就表達方式而言,網絡劇在互動性、語言語境等方面較傳統電視劇有很大不同,通過這些方面的創新,網絡劇能夠更好地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互聯網用戶喜新厭舊的速度很快,這對我們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與傳統電視機前觀眾的伴隨式觀看不同,互聯網用戶喜歡做操控視頻內容的主人,這是思維邏輯的變化,為此,我們要做用戶體驗行為的內容,而非用戶觀看行為的內容。如A站B站,彈幕已經成為重要組成部分。正如互聯網評論是我們內容建設的關鍵一環,通過這些評論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未來內容的趨勢和方向。
其實,傳統電視劇與網絡劇的差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不同的屏幕,通過不同的敘事手法和表達方式,為用戶創造不一樣的觀劇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