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華斌
摘 要:《機械識圖》是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非常重要一門課程,該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機械制圖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并將要點記錄下來,此種方法用來講解《機械識圖》的基礎理論知識,或許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就業班學生來說,此種教學方法非常不實用。本文主要從中職就業班學生角度來說,對《機械識圖》教學模式的改變進行了探討,僅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中職就業班;《機械識圖》;教學模式;探索
中職院校主要培養的勞動技能型人才,因此無論是哪一課程在進行講解時,都要以實踐能力為主,這對于就業班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但是中職就業班教師在講解《機械識圖》時卻未能考慮到這一點或者考慮到這一點卻未能及時解決,致使就業班的學生實踐能力不足。在此筆者介紹了一種比較適合中職就業班學生的教學模式,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注重的是小組合作,而且集中答疑,課堂效率非常高,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作能力。
1 翻轉課堂在《機械識圖》中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1.1 教師要清楚自己的角色
翻轉課堂教學主要遵循的理念是學生先學,教師后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課堂之上,教師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須清楚自己的角色,不能沉浸在原有教學模式的角色中。首先,教師要準備工作,尤其是相關視頻必須精良制作,并且制定一個應急預案,以便能夠隨時解決課堂之上可能出現的問題。
1.2 教學設施必須齊全
目前我國大多數中職院校都是寄宿制,教師完全可以利用晚自習的時間來播放視頻,并且進行任務驅動學習,讓學生在晚自習的這段時間充分的利用起來。但是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學校相應的配套設施必須齊全,比如必須有多媒體教學設備,音響以及機房服務器都要達到標準,系統軟件方面要隨時更新,跟上時代發展。
1.3 上課地點要靈活
中職《機械識圖》課教學并不需要一定要在課堂中進行,有些內容實踐性比較強,教師完全可以帶領學習到實訓室或者是企業車間進行學習,這對就業班學生來說意義重大。也可以將學生帶到操場上學習,因為操場比較空曠,學生與教師交流起來更加自由,而且分組后,各組成員可以更加方便的進行交流。總之,上課地點要靈活選擇,視所將教學內容的情況而定。
1.4 家長要給予相應的配合
由于就業班的學生都比較著急找工作,很多學生晚自習不能來,還有些學生請假找工作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事情,總之,教師難以對就業班學生集中教學。教師可以將視頻發給學生,要求家長監督,這樣學生沒有學習到的內容就可以及時補回來。如果家長不加以監督,自學能力不強的學生可能就不會觀看學習,這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2 中職就業班學生《機械識圖》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現階段,《機械識圖》教師通常都會選擇任務驅動方法來講解教學內容,但是任務驅動法需要將所有的內容講解結束,學生對各方面知識點都比較熟悉后才能夠運用,否則學生難以完成既定任務,相比較而言,翻轉課堂教學法就不會出現此種問題,在此筆者以“繪制圓柱的三視圖和軸測圖”為例,在具體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2.1 課前準備工作
翻轉課堂教學法的運用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就是視頻制作,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錄制一段或者幾段視頻微課,將繪制圓柱的三視圖和軸測圖的相關內容都融入到視頻微課中。微課時間不宜過長,比如有關于圓柱三視圖繪制方面的內容不要超過2min,而整體圓柱正等軸測圖的講解則不應該超過7min,最好控制在6.5min之內。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準備相應的學案、教師點評、練習分析等資源。課前的夜自修時間,學生可以在教室的多媒體投影儀上觀看視頻,或者通過電子郵件、QQ群等方式對資源進行接收和使用。學生結合視頻和輔導學案,在電腦中完成知識點的課前學習,通過習題分析和教師點評來完成知識點的強化。
2.2 新課的教學實施
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授課前學生對圓柱三視圖的繪制就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而在自學中無法掌握的問題,可以通過學案反饋到課堂上,在課堂上進行解決。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更加有效的教學,同時提出新的學習任務,通過學習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任務中來。在學習任務的進展中,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他們可以成為老師的助手、同學的“小老師”;如果小組內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則直接咨詢老師;老師巡視各組的項目進展,對有問題的小組及時給予指導。這種教學模式將課堂變成了鞏固知識的“車間”,而非學習知識的“講堂”。
2.2.1 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小組旨在促進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互相制約、共同實現學習目標,完成學習內容,并以小組的整體成績為評價和激勵依據,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個性和諧發展的學習創新型組織。教師則在項目任務教學實施過程中,巡視各組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指正學生容易發生的錯誤;同時小組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也可以輔助老師一起指導學習能力相對差的同學,共同進步。
2.2.2 集中答疑
教師通過學案的課堂反饋,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學生在自主學習“繪制圓柱的三視圖和軸測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比如識別左識圖的兩條素線是最左最右的素線,還是最前最后的素線;“四心法”畫橢圓的步驟等等。這些共性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集中講解和用機械CAD繪圖軟件演示分析,解除疑惑。
2.2.3 成果評價
學習任務完成后,談談自己及本組同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評價,評價可以由自評-組評-互評-師評等幾方面組成。評價是一項激勵機制,恰如其分地運用評價機制對學生或小組進行有效的評價能起到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激發持久的學習動力,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內驅力的作用,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翻轉課堂”教學活動中,最大限度地獲得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結束語
總之,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在國外很多國家都得到了應用,但我國對此教學方式還處于理論研究階段,實踐經驗非常少。因此筆者認為在中職院校還未完全接受這種教學方式之前,可以進行試點,選取幾個中職院校在其《機械識圖》課程上進行實踐,不斷的積累經驗,相信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在中職就業班《機械識圖》課程上會發揮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帥.淺探高職院校《機械制圖》教學方法[J].電子測試,2015.
[2]張磊錢炳蕓.《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6)(24).
[3]劉新星.淺析機械制圖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5(20).
[4]張靜.《機械制圖》教學改革初探[J].才智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