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揚
摘 要:所謂“工作過程”教學簡單的說就是指工作人員在指定的情境下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達到預期效果的一種工作行動程序。汽車電子技術專業運用“工作過程”方法來進行教學,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真正的滿足社會職業崗位需求。本文主要通過對汽車電子技術專業運用工作過程教學法的前提條件的介紹,探討了該教學法在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教學中具體應用,僅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工作過程;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方法
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調查發現,汽車領域比較缺乏高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汽車維修企業非常需要綜合能力強的人才,這其中對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人才缺乏最為嚴重。雖然很多院校都已經開設了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也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但是由于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使得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社會需求崗位不相應,所以導致了該專業學生就業不佳,相關企業招不到優秀人才的局面。為此,該專業教師可以多多嘗試著運用工作過程教學法,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 汽車電子技術專業運用工作過程教學法的前提條件
工作過程導向,是旨在達到工作目標而采用的行為邏輯結構的一種管理學思想。這種理論認為,在主體需求與環境條件相適應的過程中,產生了問題以及為解決問題所具備的功能,明確的預期目標與能夠達到的效果之間的偏差和縮小差距的路徑。
汽車電子技術專業學生不僅僅要對專業方面知識通透,尤其是對汽車電子技術非常熟知,這是未來就業發展必備的技能。為了能夠學生達到上述要求,學校要認真選擇開設哪些課程,教師要認真設計教學環節,同時與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以便對學生能力結構有所了解,為日后專業知識設置以及課程的學習提供參考意見。汽車電子技術專業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課程設置人員要依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安排。如果依照工作過程概念來進行課程的設置,筆者認為可以分為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安排定向與概括性的知識,讓學生對汽車電子技術有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擴展知識,讓學生對該專業知識深入了解;第三部分,原理性知識,以便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第四部分,設置學科系統化知識,讓學生對整個學科專業形成一個體系。教師循序漸進的學習完這幾個部分內容,能夠完成教師完成的工作任務。因為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是按照工作過程法來進行設置課程,因此學校應該針對此種教學模式開發課程體系,以此保證整個體系與工作過程教學法相適應。
比如以企業具體工作崗位來設置課程,如整車電路裝配調試與檢測崗位,則應該在第一學期學習4課時的工程制圖課程;在第二學期學習4課時的汽車構造課程;第三學期學習4課時的汽車電器與電子設備課程;在第四學期學習4課時的電氣控制裝配工藝;第五學期學習4課時的電氣控制裝配工藝,第六學期開始進入企業進行實踐。這樣安排課程由簡單到困難,學生逐漸掌握該崗位要點,就業會有很大的優勢。針對汽車電子產品的生產、檢測以及銷售行業,學校應該在第一學期、第二學期分別設置2、4課時的電子技術課程;第三學期設置4課時的汽車傳感器及檢測課程;第四學期設置4課時的汽車輔助系統;第五學期設置4課時的電子產品制造工藝;第六學期設置4課時的汽車電氣設備維修。這樣課程的設置能夠讓學生對汽車電子產品的生產、檢測以及銷售有足夠的了解,知識比較系統,同樣利于該專業認識就業。
2 工作過程的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
工作過程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選擇互補教學法來實施教學,保證學生的每一項工作任務都能夠順利完成。學校與教師需要采用的方法如下:
2.1 制定完善的實訓室制度
選擇性地開展學習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技能、經驗和興趣,在學完通用部分內容之后,選擇不同方向進行學習。為此,建立開放實訓室制度,學生可以自發地組成小組(獨立或由一名教師指導)到汽車實訓室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訓練。
2.2 采用校企聯合法
校企合作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保證。一方面,學校教師經常到企業了解專業發展現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情況,爭取企業對辦學的資助。另一方面,企業回訪學校,向學校提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并開設先進技術講座,使學生能在校內就接觸國際上最先進的維修技術及方法。另外,學校可幫助企業培養員工,向企業輸送人才。校企合作的另一種形式是跟企業進行聯合,進行競賽等項目,一方面拓展企業思路,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實踐技能和對專業前沿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2.3 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
基于工作過程的汽車電子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將學習與工作整合起來,給學生提供一個盡量真實的學習環境和具體的工作任務,呈現工作過程的基本要素(在教學過程中,在實訓室以現場教學的方式進行),并要求學生通過經歷完整的工作過程,取得一個特定的工作成果(產品或服務)。在此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滿足專業要求的工作行動,正確使用工具,與工作對象(同學之間可客串顧客、同事和管理人員等角色)進行溝通,真正地學會工作。學生通過經歷工作過程的學習,不僅能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獲得職業意識和方法,而且通過合作學習,學會在工作過程中與他人交流與溝通,最終形成綜合職業能力。
2.4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全國職業院校汽車技能大賽
全國職業院校汽車技能大賽是職業院校廣大師生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和熟練技能的一次展示,可以檢驗參賽隊的團隊協作能力、計劃組織能力、汽車維修能力、汽車故障診斷和排除能力,以及效率、成本和安全環保意識等職業素養;而科學的實踐教學是學生能具有這些綜合職業素養的關鍵所在,通過參與各種汽車技能大賽,可以一定程度上檢驗實踐教學的效果,發現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向更合理、更科學的方向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知工程過程的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比較好,主要學校依照工作過程教學法特點設置教學課程,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相關崗位人才都會學習到系統性的知識,對就業非常有利。由于工作過程教學法強調的是實踐能力,若學校沒有足夠的條件來實施工作過程教學法,完全可以借助企業力量,校企合作共同培養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人才非常可行。■
參考文獻
[1]高林,鮑潔,王莉方.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方法及實施條件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8(13).
[2]譚輝平,李芹,廖俊杰,張成玉.做實高職頂崗實習有效推進工學結合[J].中國高教研究,2008(1).
[3]徐涵.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07(34).
[4]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課程的兩個基本特征[J].教育與職業,2007(30).
[5]劉天琦.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及發展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