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利媛
摘 要:醫學英語是大學英語課程中繼公共英語后重要的專業英語學習階段,對于醫學生獲取本專業最近信息,了解國際醫學動態,進行國際間的交流等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但是,大多數學生醫學英語學習的方法仍沿用多年的普通英語學習習慣,又加之專業英語學習課堂授課時間較普通英語授課時間減少較大,課堂時間有限,因此專業英語學習的時間將大量放置于課外。醫學英語合作學習是將合作學習的理念引入醫學英語教學之中,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與他人的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競爭意識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因此,醫學英語合作學習符合我國目前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
關鍵詞:醫學英語教學;合作學習策略
1 醫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研究的緣由
1.1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新規定
2004年1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大學英語教學要求(試行)》的通知,要求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工作,并以此作高等學校組織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教學的主要依據。通知指出,大學英語是以語言知識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各院校在教學中應安排一定的學習策略和跨文化內容,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
語言教程大綱的設計也大體經歷了從語法結構主義到功能主義的演變。即:從強調語言的知識性的語言結構大綱到直接與社會需求聯系起來的功能意念大綱。進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語言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語言教學大綱的發展更體現出一種社會性,人們開始把語言教學研究的重點從如何教到如何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進入了課堂,對學習者和學習過程的研究開始形成氣候。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開始強調教與學的互動作用以及綜合訓練手段的應用,以促進學生各種技能上的全面發展。
1.2 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新需要
在知識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社會對英語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英語已經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所以對英語教育也從單方面的翻譯人才的培養向應用型人才過渡:而英語教學的任務也不僅是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養。高等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總體目標應該是培養醫學生在醫學職業和學科研究情境中,完成職業任務或學科研究任務所需的綜合語言技能。
基于多媒體與網絡的教學軟件便于學生個性化學習,有助于學生反復進行語言操練,有助于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用英語進行交流,在使用過程中鞏固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將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引進大學英語教學,課堂教學的任務更重了。在學時較少的情況下,教師講課更要精練、更要切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教師能否組織好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計算機輔助學習--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同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
2 醫學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在醫學英語教學中還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也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醫學英語教學的發展,阻礙了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的實現。
2.1 班大人多
大班授課是目前國內高校英語教學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以我院為例,2013級本科學生,“兩班合一”的百人以上的醫學英語教學班近二十個班,大班課時數占英語總課時的50%。由于學生人數太多,教師不便監控,學生成績差別較大。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參與意識,不能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課后又缺乏自學習慣。交往能力差,無相互幫助的動機,各自為戰。
2.2 效率低下
由于受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醫學英語教師習慣于在課堂上以講授為主,學生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學生雖能學到一定的語言知識,但是效率極低,運用語言的能力沒有得到鍛煉。
2.3 課時不夠
相比較大學前兩年的普通英語教學,具有專業英語特點的醫學英語在課時安排上往往減半。而大多數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仍放在前兩年的普通英語學習中,之后的醫學英語學習由于課程量少,加上通過四級考試者放松學習,未通過者忙于準備四級英語考試而顧不及醫學專業英語,這樣給醫學英語教學帶來了不利因素,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3 醫學英語合作學習的實踐意義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英語課堂教學為學生間的交往提供了外界條件,學生在集體中學習,由于生理、心理水平相接近,同學之間很容易產生共識和情感共鳴。
3.1 便于按照大綱的要求對學生就英語這一特殊的學科進行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醫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在缺乏語境的情況下,組員間的活動是進行語言聽力和口語能力訓練的最好方法。學習小組是進行課堂活動的基本單位,各組員間可以進行話題討論、相互檢查、交流心得,使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鍛煉。在教學過程中,將大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以此作為教學的基本單位;根據不同小組的實際情況,在統一完成基本任務的前提下,安排不同的目標任務。
3.2 可以解決學生班大人多的問題
教師苦于班上的學生太多,課堂活動難以監控,合作性學習將大班分成了若干個小組,教師以小組為單位布置活動任務,由組長負責;并在小組之間開展競爭。這樣,將對很多人的管理變成了對幾個小組的管理。同時由于各小組變成了一個整體,組內成員之間還形成了互相幫助的關系,有利于改善學生學習成績差距大的狀況,促成學生共同發展。
由于合作性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學習活動,小組的成績必然與個人成績休戚相關,這樣還促進了學生的團隊意識的形成。這與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不謀而合。
3.3 小組的活動可以延伸到課后
小組活動還改善了同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合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實施合作學習可以增進學生為完成一個共同的英語學習目標而能力,在這種共同學習目標的影響下,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了積極的互賴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英語課外合作行為的發生。
結束語
以往的的英語課堂教學更多強調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的彼此影響,否認了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把教與學只看作是教師與學生雙邊互動的過程。合作學習倡導生生互動觀,強調課堂中生生互動的重要性,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強調小組目標達成及小組總體成績評價和獎勵,有利于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共同地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把合作的理念引入了醫學英語教學,對形成學生對專業英語學科的積極態度、提高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術的水平上,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Cohen. E(1986), Designing groupwork.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Johnson, D. W.,&Johnson, R(1989a).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3]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工作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戴明忠,涂孝春.ESP及大學英語教學[J].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