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貴州省清鎮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 貴州貴陽 551400
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
張英
貴州省清鎮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 貴州貴陽 551400
目的: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13--2015年在我院手術室進行治療的患者120例,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在進行一段時間的護理后,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經過護理,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6%,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臨床上對在手術室進行治療的患者,可以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手術室護理;優質護理;應用
手術室是對危重患者進行搶救的重要場所,在手術室護理中,醫護人員還要面對一些特殊的情況,如患者病情變化快、病種多樣等,因此手術室護理對醫護人員的護理要求較高。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選取2013--2015年在我院手術室進行治療的患者12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取得非常滿意的護理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2015年在我院手術室進行治療的患者120例,所選患者進行的手術分別是:胃腸部位手術21例,肝膽部位手術18例,卵巢部位手術21例,子宮部位手術23例,泌外手術20例,四肢手術17例,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為(41.3±10.2)歲,男性3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齡為(42.6±10.6)歲。經過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上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所選患者均無精神疾病,且患者的智力正常;(2)患者均能完成問卷回答;(3)患者手術成功;(4)患者均是自愿參加此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1)術前護理,患者在進行手術前,一般都會有恐懼感,因此醫護人員要主動跟患者溝通,為患者講解手術過程,和進行手術的必要性,為患者講解手術醫師的資歷,讓其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主要包括該病的一些相關知識、治療過程、術前術后注意事項等。另外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對患者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疏導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建立患者積極向上的心態,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2)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要及時的擦拭患者皮膚上殘留的血跡,為患者換洗衣服、床單,保證患者的生活環境干凈、舒適,同時醫護人員按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一旦發生異常情況,要及時與主治醫師取得聯系,采取措施。護理人員要以親切的語氣、耐心的態度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該病術后出現的一些癥狀和術后注意事項,鼓勵患者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1]。
1.3 觀察指標
根據患者的術后護理情況和病情恢復情況,醫師和護士對護理質量進行分析評分,本研究所采用的護理質量評分參照《醫院護理質量評價標準》,總分為100分;讓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采用的評價表是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表,該調查問卷表通過“護士問患者答”的方式完成,滿分為100分[2]。
1.4 評價指標
顯效:護理質量評分≥85分,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80分;有效:護理質量評分≥65分,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60分;無效:護理質量評分<65分,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60分。總有效率=有效率+無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 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見下表:

兩組患者的綜合療效比較(n,%)
手術室是對危重患者進行搶救的重要場所,在手術室護理中,醫護人員還要面對一些特殊的情況,如患者病情變化快、病種多樣等,因此手術室護理對醫護人員的護理要求較高。手術室的患者經過手術治療,通常都有患者治療時間長、創傷性大、患者病情嚴重等特點,且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比較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另外手術室也是醫療糾紛發生較多的場所,因此對手術室患者的護理,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根據患者的病情采取優質的護理,促進患者的康復。優質護理不僅是關注到患者的病情護理,而是通過手術室的優質護理提高整體護理質量,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加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同時患者還能及時的提出意見,護理人員針對護理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完善,這樣也有利于整體臨床護理質量的提高,且優質護理還能促進醫護人員積極學習更廣泛的護理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還能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3]。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6%,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對手術室進行治療的患者,可以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1]于水情.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1):66-68.
[2]柴銳,靳銀敏.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的實施[J].現代醫院,2011,21(06):114-115.
[3]奉春蘭.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3):730-731.
R473.6
A
1672-5018(2016)09-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