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菊
重慶市長壽區雙龍鎮衛生院 重慶市 401241
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肺心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陳 菊
重慶市長壽區雙龍鎮衛生院 重慶市 401241
目的: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肺心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在本院治療的 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時間在2013年5月-2015年6月,隨機將慢性肺心病患者分為觀察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常規的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結果:觀察2組慢性肺心病患者在經過護理后的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的HAMD(抑郁量表)評分與 HAMA(焦慮量表)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具有較大差別(P<0.05)。結論: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治療慢性肺心病時應用與推廣。
慢性肺心病;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慢性肺心病,主要是由呼吸組織疾病引起肺組織結構和功能異常,老年人為主要發病人群,且發病過程較長,容易導致病情反復變化,是慢性疾病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使病情加重,如沒有及時發現并救治,患者的生命安全將會受到威脅。本次探究通過采用綜合護理干預,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對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1.1 基線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間,接收治療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經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所有患者均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排除語言表達障礙、精神病、腦血管病者,將患者采用隨機的方式分為2組,觀察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
對照組——男女性慢性肺心病患者比例為 29:21,年齡范圍均在39歲-80歲(61.26±10.85)歲。
觀察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 31:19,患者年齡38歲-78歲(60.31±9.63)歲。
對比2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基線資料,差別較小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慢性肺心病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用藥指導、感染護理、病情講解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對本組慢性肺心病患者增加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并發癥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
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與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2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根據 2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HAMD(18.12±2.68)分、HAMA(19.24±2.87)分均優于對照組,差別較大(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2組慢性肺心病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綜合評分比較(分)
慢性肺心病——由肺部阻塞性疾病、慢性支氣管炎等共同誘發的心力衰竭,是一種心臟性疾病,該病是長期的慢性疾病,逐漸出現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損害的跡象[1]。目前,慢性肺心病的患者主要以綜合治療方式為主,此外,對患者的呼吸道以及肺部感染的預防,在治療的過程中亦非常重要[2]。根據臨床研究表明,使用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肺心病的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措施如下——
(1)心理護理:因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發病時間長,治療緩慢,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心理及情緒容易出現不穩定(如抑郁、焦慮等消極狀態),對治療出現不配合等。因此,護理人員多與慢性肺心病患者交流,了解其想法,并深入溝通,消除患者的消極心態,增強自信心,并對患者講解病情和預防方法,減少恐懼感,使患者對治療能積極配合[3]。
(2)飲食護理:對慢性肺心病患者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進行糾正,盡量進食容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膽固醇的食物,建議患者少食多餐,適當飲水,使慢性肺心病患者體內的電解質得到補充[4]。
(3)并發癥護理:在發病過程中,慢性肺心病患者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慢性肺心病患者病情的觀測,并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預防;在心臟方面的疾病,對患者的心率、脈搏的檢測加強,及時對心力衰竭等癥狀做到預防工作;在呼吸道方面,對患者的呼吸道及時清理,保證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清潔和衛生,防止因呼吸道疾病而引發患者病情加重[5]。
根據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2組慢性肺心病患者在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HAMD(18.12±2.68)分、HAMA(19.24±2.87)分,對比對照組HAMD(28.63±4.26)分、HAMA(30.21±4.23)分,觀察組患者的數據均高于對照組,有明顯差別(P<0.05)。
綜上,在對慢性肺心病患者進行護理時,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的緩解患者的情緒,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其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1]王蓮華.護理干預對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滲透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177-178.
[2].慢性肺原性心臟病中醫證候診斷標準(2012版)[J].中醫雜志,2012,53(12):1075-1077.
[3]杜梅英,姚敏,魏小斌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肺心病急性期45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17):186-189.
[4]陸瑩.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5,3(33):176-177.
[5]范召玲.人性化護理模式應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2013,22(4):287-289.
R473.5
A
1672-5018(2016)10-1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