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代遠
貴州省強制戒毒康復醫院 貴州 貴安新區 551419
分析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吸毒住院患者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特點及防治方法
鐘代遠
貴州省強制戒毒康復醫院 貴州 貴安新區 551419
目的:分析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吸毒住院患者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特點與防治方法。方法:將貴州省強制戒毒康復醫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吸毒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吸毒伴支氣管哮喘患者分為實驗組,單純吸毒患者分為對照組,分析兩組的臨床特點與支氣管哮喘的防治方法。結果:實驗組 72.5%毒品攝入的日量>1.5g,62.5%吸毒時間>5年,72.5%為燙吸,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85%的支氣管哮喘在脫毒治療1~10d發作,90%為輕度哮喘或中度哮喘,治療有效效率95%。結論:海洛因等毒品有害肺部組織,為患者肌肉注射哌替啶,控制脫毒藥物劑量,可降低支氣管哮喘發生率。
吸毒;支氣管哮喘;臨床特點;防治
吸食海洛因引起支氣管哮喘已成為臨床關注的焦點之一[1]。本次選取80例吸毒住院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吸毒伴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特點和防治方法。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間戒毒康復中心醫院收治的40例伴支氣管哮喘的吸毒住院患者和40例單純吸毒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臨床資料不全者、心肝腎多功能不全者、惡性腫瘤者、非吸毒患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在外,并將單純吸毒住院患者分為對照組,伴支氣管哮喘的吸毒住院患者分為實驗組。80例患者男女比例為36:44;年齡26~47歲,平均年齡(32.7±4.2)歲;文化程度:小學29例,初中36例,高中及高中以上15例;職業:無業37例,個體24例,其他19例。實驗組毒品攝入情況:日量 1.3g~2.6g,平均(1.61±0.27)g/d;吸毒時間3~14年,平均吸毒時間(7.42±2.31)年;吸毒方式:靜脈注射7例,燙吸24例,混合使用9例;胸片炎性改變、血常規白細胞明顯增加分別為7例、16例,其余17例無此類癥狀。對照組毒品攝入情況:日量0.2g~2.4g,平均(1.08±0.77)g/d;吸毒時間3~13年,平均吸毒時間(4.81±2.56)年;吸毒方式:靜脈注射29例,燙吸7例,混合使用4例;無血常規白細胞明顯增加、胸片炎性改變等癥狀。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戒毒指導和脫毒治療,脫毒治療方案如下:①將脫毒替代藥物的初始量調整為高于毒品日量5~10mg,延長其脫毒時間;②降低脫毒藥物劑量,每日遞減10%~15%,防止誘發哮喘;③給予嚴重戒毒反應的患者肌肉注射50~100mg哌替啶,降低哮喘的發生率。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對癥治療,具體如下:①輕度哮喘:按時吸入倍氯米松(200~500μg)等糖皮質激素,哮喘發作時間斷吸入沙丁氨胺醇氣霧劑,療效不明顯可加服小劑量茶堿控釋片。②中度哮喘:患者吸入 200~500μg倍氯米松;將0.125-0.25g氨茶堿在5%-10%的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稀釋,給予靜脈滴注。③重度及危重度哮喘:采用 0.125-0.25g的氨茶堿稀釋于濃度為50%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為20-40ml,靜脈注射10min以上;靜脈滴注10~30mg的地塞米松;待患者的病情基本穩定,通過口服用藥糾正其水電解質平衡。
1.3 觀察指標
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以下臨床特點進行分析:①毒品攝入情況:統計兩組日量>1.5g與日量≤1.5g的差異性;②吸毒時間:統計兩組吸毒時間>5年與≤5年的差異性;③吸毒方式:統計兩組“靜脈+混合”與“燙吸”的差異性。對吸毒伴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表現作如下分析:①哮喘發作時間:分析患者入院前、脫毒1~5d、脫毒5~10d、脫毒11~15d的哮喘發作情況。②哮喘程度:分析患者輕度哮喘、中度哮喘、重度哮喘、危重度哮喘的發作情況。③治療總有效率:采取對癥治療后,哮喘癥狀緩解為顯效;胸片炎性改變,血常規白細胞增加,治療1w明顯緩解為有效;精神極度緊張、哮喘加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特點比較
兩組毒品攝入情況、吸毒時間、吸毒方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兩組患者臨床特點分析 [n(%)]
2.2 患者哮喘發作時間分析
4例(10%)入院前哮喘發作,5例(12.5%)脫毒1~5d哮喘發作,29例(72.5%)脫毒5~10d哮喘發作,2例(5%)脫毒11~15d哮喘發作。
2.3 患者哮喘程度分析
25例(62.5%)輕度哮喘,11例(27.5%)中度哮喘、2例(5%)重度哮喘,2例(5%)危重度哮喘。
2.3 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分析
哮喘患者25例顯效,13例有效,2例無效,治療有效效率為95%。
很多吸食海洛因的吸毒者容易引發哮喘,臨床認為主要與毒品攝入情況、吸毒時間、吸毒方式有關[2]。在本次研究中,吸毒伴支氣管哮喘的患者毒品攝入日量>1.5g、吸毒時間>5年、燙吸等臨床特點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經分析,支氣管哮喘的發生大多集中在脫毒治療1~10d,且以輕度哮喘和中度哮喘居多,這可能與脫毒藥物劑量未嚴格把控有關,對照組在本次研究中未發現哮喘癥狀,得到了有效的防治。
綜上所述,海洛因等毒品會對肺組織造成損傷并引發支氣管哮喘,通過減少脫毒藥物劑量或肌肉注射哌替啶,能夠有效防治支氣管哮喘。
[1]瞿勝,程建平.海洛因依賴者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特點及防治[J].中國民康醫學,2013,19(8):265-266,307.
[2]林濤,王優,林愛俊等.吸毒者哮喘急性發作7例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4,15(12):2066-2067.
R9 R6
A
1672-5018(2016)09-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