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勇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貴州貴陽 550000
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病人鎮靜鎮痛的療效及護理
林勇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貴州貴陽 550000
目的:對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病人鎮靜鎮痛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并對其護理的經驗進行總結。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將重癥監護室同期病人10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其中50例患者進行常規持續鎮靜,而另外50例患者則進行計劃鎮靜,對兩組病人的重癥住院的時間,所使用的鎮靜藥物的量以及機械通氣的時間以及發生并發癥的幾率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病人在重癥監護室里住院的時間,所使用的鎮靜藥物的量以及機械通氣的時間以及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的概率都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重癥監護室機械同期病人行計劃鎮靜鎮痛能夠有效縮短通氣的時間以及重癥監護室的住院時間,減少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的概率。
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鎮靜鎮痛;療效護理
對重癥監護室危重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時,患者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煩躁以及意識障礙,難以正確的表達各種疼痛,導致機體發生應激反應,加重了并且,嚴重時還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而臨床試驗上為了能夠有效降低氧耗以及焦慮反應則常對患者使用鎮靜鎮痛治療,對患者的通氣情況進行改善,以便更好的對機械通氣治療進行適應。本文主要對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病人行計劃鎮靜鎮痛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并對護理進行總結,以促進病人早期康復?,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機械通氣病人100例為研究的對象,患者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8歲至70歲,預計通氣的時間需要超過24小時,且低于7天,患者的意識較好,且具有較好的依從性。需要排除患者主要包含有:(1)精神或者智力存在障礙,或者聽覺以及語言表達有問題的患者;(2)長期服用阿片類或者鎮靜劑類的藥物;(3)顱腦受到嚴重損傷、肌肉患有疾病、神經系統患有疾病以及具有哮喘或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一些患者;(4)處于妊娠期或者戒斷酒精的患者。觀察組的患者有50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而女性患者20例,年齡主要集中在24歲至65歲(50.8±4.1歲);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主要集中在23歲至68歲(51.8±4.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等一般資料差異無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靜脈推注咪達唑侖,按需鎮靜,首先靜脈注射咪達唑侖2mg-5mg,然后再使用注射泵維持劑量0.04mg/(kg.h)-0.10mg(kg.h),在治療期間根據病人躁動情況調整藥物用量,若病人躁動加劇則在藥物安全使用范圍內增加泵注劑量。
觀察組的患者使用計劃鎮靜,并利用Ramsay進行評分,其中評分等級在2級至4級為準,對患者進行鎮痛治療,進行靜脈推注芬太尼1μg/kg-2gμ/kg,以及間隔靜脈推注 0.1mg/kg咪達唑侖,間隔的時間保持在2分鐘至5分鐘之間。喚醒時間:每天清晨8點至9點,暫?;颊叩逆傡o劑泵注,一旦病人清醒后可對其進行提問,若患者能夠回答3至4個問題,或者出現的躁動比較的明顯或者不適時,則根據原劑量的0.5倍進行用藥,治療過程中要按照病人的實際躁動情況對藥物的用量進行調整,一旦病人的躁動出現加劇,則可以在藥物安全使用的范圍內增加泵注的劑量。
1.2.2 護理
(1)基礎護理
清理好患者口腔內部的分泌物,護理好患者的口腔以及呼吸道;更換管道或者進行吸痰等操作時要嚴格的在無菌情況下進行操作,固定好管道,避免出現擠壓、滑脫的問題,病人變化體位需要間隔兩小時,并對患者身上易受到擠壓的地方進行適當的按摩,協助患者展開一些肢體被活動,避免形成靜脈血栓以及壓瘡等,若出現此類問題則可以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減少患者的不適感。對于初期局部皮膚紅腫時,可以用45%酒精倒于手心做局部按摩10分鐘、再擦滑石粉,每天數次;若皮色變紫,有水泡形成或表皮破損時,用 1%龍膽紫涂擦表面,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患處再受壓。而對于水皰破損,局部感染有淺層壞死時,可用濃度為1:5000的高猛酸鉀溶液沖洗,擦干創面及周圍皮膚后,用60瓦電燈在距創面30厘米處烘烤,使其干燥愈合,處理后創面可用凡士林油紗布覆蓋。要保持患者床墊要柔軟,床單平整,潔凈并勤更換;每2小時給患者翻身一次,避免拖拉;對經常受壓部位勤按摩,也可在受壓部墊海綿墊,氣圈或軟枕等以減輕壓力。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防止尿液,糞便污染皮膚或瘡面。將床頭抬高至30度以上,避免出現誤吸以及引發跟呼吸機相關的肺炎。
(2)每日喚醒護理
對每天的喚醒時間進行設定,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喚醒病人并停止鎮痛藥物泵注。喚醒的標準為病人清醒且能夠回答3至4個問題后,或者病人的血壓出現升高,脈搏速度變快等生命體征發生了變化,伴有躁動感或者不適的問題發生,則表明成功喚醒,成功喚醒后則需要進行鎮痛鎮靜治療,當Ramsay的評分處于2級至4級后方能夠停止喚醒。
(3)評估臟器的功能
大部分的鎮靜類藥物能夠有效的抑制機體呼吸以及血管,所以,在對患者進行鎮痛鎮靜治療時要對病人的血氧飽和度、呼吸、血壓以及心率等指標進行嚴密的監測,對患者的意識、瞳孔等體位變化的情況進行不定時的觀察,特別當用藥量增大時,則更應該做好嚴密監測,防止患者的呼吸出現抑制以及低血壓的問題,對患者是否有腹瀉、嘔吐、惡心以及腹脹的情況發生,及時的對病人的異常情況進行處理。
(4)生命體征監測部分病人在鎮靜鎮痛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血流動力學異常表現,因此,要嚴密監測病人二氧化碳分壓、動脈氧分壓,注意觀察并記錄病人血氣變化情況,注意對機械通氣參數進行調整,必要時可給予有創血壓監測,以便于及時發現血壓變化情況,從而能夠及時進行干預處理。
1.2.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病人重癥室住院時間、鎮靜藥物用量、機械通氣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
1.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2數據進行分析,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采用x檢驗,重癥患者的住院時間、鎮靜藥物用量、機械通氣時間采取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當P<0.05時,則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
兩組患者中,機械通氣患者在接受鎮靜鎮痛治療時。觀察組患者的重癥室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以及鎮靜藥物的用量都低于對照組,并且治療過程中觀察組出現兩組病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患者有1例,出現非計劃性拔管的患者有1例,而常規組患者在鎮靜鎮痛治療過程中出現呼吸相關性肺炎的患者有3例,非計劃性拔管的患者有5例,因此,機械通氣治療鎮靜鎮痛具有較好的效果。具體見表1、2。
表1 兩組病人重癥室住院時間、鎮靜藥物用量、機械通氣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病人重癥室住院時間、鎮靜藥物用量、機械通氣時間比較(±s)
組別 例數 重癥室住院時間(d)機械通氣時間(d)鎮靜藥物用量(mg)觀察組 50 4.68±2.05 2.12±1.25 538.1±169.8對照組 50 7.91±2.54 4.09±1.78 775.6±188.6

表2 兩組病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比(%)
通氣鎮靜為重癥監護室病人新的管理模式,其能夠對病人的鎮痛鎮靜效果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的重癥患者的住院時間,使用鎮靜藥物的量以及機械通氣的時間和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的概率都比對照組低,且跟臨床研究的結果相同。利用鎮靜治療的方式能夠時患者處于短暫的休眠狀態,進一步提高機械通氣的依從性,降低了氧耗以及機體的代謝率。而在每日喚醒患者到患者完全清醒的過程中,要中斷使用鎮靜治療,以便將過度鎮靜以及藥物蓄積的幾率減小,緩解了病人呼吸衰竭的癥狀后,則可以拔除器官,有助于減少機械通氣時間和非計劃性拔管。進行計劃鎮靜的同時,還要求護理人員做好病人臨床護理工作。在計劃鎮靜期間要仔細觀察病人病情及各項監測指標變化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定時評估病人Ramsay評分,及時對藥物的用量進行動態的調整,評估好臟器的功能以及監測好呼吸循環功能,以便能夠及時的發現異常情況。同時,做好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工作,使得整體護理的水平有所提高,順利開展相應的鎮靜治療工作。綜上,ICU機械通氣病人利用計劃鎮靜鎮痛能夠有效減少通氣的時間以及重癥監護住院的時間,減少非計劃性拔管事故的發生率。
[1]徐茜.機械通氣病人鎮靜鎮痛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46):56-56
[2]丁楠.不同鎮靜藥物用于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鎮靜效果的比較[D].山西醫科大學,2015.(23):63-63
[3]劉金蓉,程鳳琴,趙蘭花.舒芬太尼聯合咪達唑侖在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今日健康,2015(10):69-69.
[4]徐艾槐.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實施程序化鎮痛鎮靜措施的觀察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76-77.
R473.6
A
1672-5018(2016)10-038-02
林勇(1989.02)男 貴州大方 漢 本科 護師 主要從事:內科lCU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