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昱王蔚昕
1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云南昆明 650032;2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云南昆明 650021
健康教育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便秘的影響評價
李文昱1王蔚昕2*
1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云南昆明 650032;2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云南昆明 650021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便秘的影響評價。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間精神科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癥致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分別為健康教育組和非健康教育組,兩組患者給予不同的健康教育,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給予健康教育后的便秘情況,并對患者的糞便情況進行評分。結果:健康教育組的便秘發生率15%低于非健康教育組90%,P<0.05,有統計學意義。健康教育組的糞質評分大于3的比率占50%高于非健康教育組5%,P<0.05,差異顯著。結論:健康教育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便秘有較大改善,對患者生活質量有較大提升。
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癥;便秘;影響
精神分裂癥為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壯年,常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的不協調[1]。多與遺傳、神經發育、神經生化異常和心理社會因素有關[2]。經常導致便秘的發生。便秘為排便次數減少,糞量少,糞便成塊狀。便秘患者通常一周內大便次數少于2-3次,大便的滯留,造成了糞便內的水分被進一步吸收,糞便失水導致糞便干結成塊,排便用力,對患者的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臨床上對于便秘傳統的治療方法為口服輕瀉劑,而輕瀉劑的使用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的便秘問題,反而讓患者對其產生依賴。相關報道表面,健康教育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便秘有較大改善,故我院針對健康教育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便秘的影響做了一系列研究,具體研究結構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間精神科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癥致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齡均在20-45歲之間,平均年齡 34.55±3.35歲,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為健康教育組和非健康教育組,兩組患者給予不同的健康教育,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給予健康教育后的便秘情況,健康教育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齡均在20-45歲之間,平均年齡34.37±3.19歲,非健康教育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齡均在22-41歲之間,平均年齡31.55±4.37歲。
1.2 方法分別對兩組患者采取不同特管理措施,非健康教育組不做教育處理。健康教育組包括(1)飲食健康教育:便秘患者應嚴格規范化飲食,每天清晨喝一杯淡鹽開水,并多食蜂蜜、芝麻、核桃等潤腸食物,對排便有利。忌暴飲暴食。纖維素有通便功效,多吃蔬菜、水果和植物類富含纖維素的食品。(2)個人衛生方面教育:晨便有助于排出人體一天內蓄積的廢物,為一天中排便最佳時機,故每天早上定時排便。(3)生活上教育:注意氣候的變化和影響,保持身體健康,防止感冒,及時增減衣服。不吸煙;少飲酒。(4)醫療上教育:嚴格遵從醫囑服藥。(5)精神上教育: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不必過于緊張。對患者糞質評分標準為:每周排便次數大于4次記1分;糞質松軟記1分;排便輕松記1分;便量正常記1分;便后無不盡感記1分。正常無便秘人為5分。
1.3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差異顯著,(P<0.05)。
2.1 健康教育組和非健康教育組處理后便秘發生情況比較
非健康教育組患者便秘率15.00%,恢復率85.00%,健康教育組健康教育后患者便秘率90.00%,恢復率10.00%,非健康教育組恢復率與健康教育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以下表1。

表1.健康教育組和非健康教育組處理后便秘發生情況比較[n(%)]
2.2 健康教育組和非健康教育組處理后便秘程度比較
非健康教育組患者護理后便秘率15.00%,恢復率85.00%,健康教育組健康教育后患者便秘率90.00%,恢復率10.00%,差異顯著(P<0.05),詳細見以下表2。

表2.健康教育組和非健康教育組處理后便秘程度比較
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3]。我國患病率調查數據,城市0.71%,農村0.43%。精神分裂癥病因復雜,尚末完全闡明[4]。多起病于青壯年,表現為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和內心體驗不協調,脫離現實。
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有便秘伴隨發生。便秘是臨床常見的復雜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干結、排便費力等[5]。上述癥狀同時存在2種以上時,可診斷為癥狀性便秘[6]。目前臨床上針對精神分裂癥伴發的便秘尚無特效藥,主要通過輕瀉劑來改善癥狀,輕瀉劑在腸道內加速胃腸蠕動,減少十分的吸收,從而改善患者的癥狀。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便秘的問題我院做了諸多研究,研究顯示,健康教育能較大的減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便秘率,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能較大的減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便秘率,具有較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1]周志堅,劉鐵榜,楊洪,等.深圳社區精神分裂癥患者就診延誤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5,19(1):50-53.
[2]余建英,王旭,林小敏,等.社區綜合康復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家庭功能和社會功能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5,28(20):2540-2542.
[3]袁大偉,李瑾,徐燕,等.個案管理對社區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作用-18個月隨訪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5,18(4):224-227.
[4]龐傳勤,劉憲榮.精神科護士實施康復管理跟蹤干預降低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9(7):952-955.
[5]王艷軍,鄭建中,張愛蓮,等.精神分裂癥社區綜合管理的文獻計量學分析及知識網絡圖譜的構建[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8(6):843-845.
[6]倪花,蔡軍,李晨虎,等.上海市徐匯區精神分裂癥社區康復期患者家屬心理及需求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4,30(2):157-159.
R193;R749.3
A
1672-5018(2016)10-2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