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博
哈藥集團制藥六廠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試析不同劑型羅紅霉素的生物利用度比較
牛 博
哈藥集團制藥六廠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目的:羅紅霉素的類型不同,在生物利用度方面的價值也會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針對這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方法:本文主要選取某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間參與健康志愿者的10人,采用微生物管碟檢定法的方式對志愿者在口服羅紅霉素分散片以后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進行檢測,并且對其生物利用度進行分析。結果:羅紅霉素分為A、B藥物,患者在分別服用之后,當時間為1.8±0.8h時,血液濃度是最大的,同樣在3.8±1.5h時,血液濃度是最大的,這兩個時間段的血液濃度含量是4.18±1.06μg/ml以及2.15±1.15μg/ml,將羅紅霉素A藥劑作為對比藥劑,B藥劑在生物利用度方面的結果是59.8±32.5%,二者在藥物吸收度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結論:由于羅紅霉素具有不同的劑型,所以在生物利用度方面也多少會有所不同,因此在今后服用的過程中應該予以一定的重視。
不同劑型;羅紅霉素;生物利用度
在當前的藥物中,羅紅霉素是一種經常用于抗菌的藥物,從結構上分析,與紅霉素具有相似之處,但是相比較而言,羅紅霉素的藥效更為優越,羅紅霉素主要針對的細菌類型是敏感性的革蘭氏陰菌以及陽菌,還有厭氧菌等,這些都能起到良好的抗菌作用,在上呼吸道以及下呼吸道感染的過程中都能夠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某院為了進一步探究羅紅霉素在生物利用度方面的效果,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進展,更好的為治療患者服務。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4年4月一2015年4月期間健康志愿者10名,其中最小年齡為20歲,最大年齡為25歲,平均年齡為23.2歲。志愿者體重在 60kg—68kg之間,所有志愿者都簽訂知情同意書,并且在實驗以前均進行嚴格的體檢,結果正常。實驗者沒有藥物過敏史及既往病史,在實驗之前14天沒有服用任何藥物,同時禁忌飲酒吸煙。在實驗前一天,患者于晚20:00停止進食,在實驗當日早6:30空腹服用相應藥物。藥物服用四小時以后,安排患者統一進食。
1.2 設備及藥物選擇
沈陽市醫療設備廠商生產的電熱恒溫培養箱,型號為DP-X650,配備上海申安醫療設備廠商生產的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設備。配置酸堿度為7.8的磷酸鹽緩沖液。其中,羅紅霉素分散片A為哈藥六廠生產的藥物,每片含有羅紅霉素75毫克;羅紅霉素分散片B為浙江某制藥廠生產的藥物,每片含有羅紅霉素150毫克。
1.3 用藥方法
10名志愿者通過自身對照,遵照隨機交叉的方法進行試驗,分別服用羅紅霉素A、B藥劑,各150毫克,用溫水送服。控制兩次用藥的時間間隔在7天以上。
1.4 樣品的收集及處理
測定志愿者服用藥物前的血液情況,同時檢測患者服用藥物以后0.33小時、1小時、1.5小時、2小時、3小時、6小時、11小時、15小時、24小時、36小時內血液中藥物的濃度。取志愿者前臂靜脈位置血液3毫升,將其移至通過肝素處理的無菌帶塞試管內,靜置5分鐘,離心10分鐘,采用無菌操作的形式把血漿分離,保存在溫度在一20℃的冰箱中。
1.5 血漿樣本的分析法
應用精密的設備取得羅紅霉素樣品適量,添加污水乙醇,以此作為貯備液,應用磷酸鹽緩沖液進行稀釋,取空白血漿稀釋,獲取0.4μg/ml,0.8μg/ml,1.6μg/ml,3.2μg/ml的系列溶液,進行血漿樣本標定。
1.6 懸菌液的配置
把藤黃微球菌放人瓊脂中進行培養,接種在同一培養基 60毫升的茄瓶斜面上,在溫度為27℃的環境下培養一天,應用60毫升無菌水把菌體洗下,獲得菌懸液,放人4℃的冰箱內備用。
選擇羅紅霉素藥物高、中、低三個濃度,取值為0.7μg/ml、3.1μg/ml、6.3μg/ml,遵照含量測定進行操作,連續檢測 3天,與標準曲線進行對比,計算出樣品的濃度,具體數值詳見表1。結果證明,檢測血液內羅紅霉素的含量分析方法與有關標準要求相吻合,能夠以此來替代藥物動力學試驗。

表1 微生物法測定人血漿中羅紅霉素的精確性
羅紅霉素 英文名:Roxithromycin,英文別名:Claramid、Rulid,西醫藥物,是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厭氧菌、衣原體和支原體等。其體外抗菌作用與紅霉素相類似,體內抗菌作用比紅霉素強1—4倍。羅紅霉素用于敏感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尤其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生殖器(淋球菌感染除外)及皮膚感染。
羅紅霉素主要適應證為敏感菌所致的五官、呼吸道、生殖系及皮膚感染。對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治愈率78%~100%,細菌清除率達91%~95%。對急、慢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療效與多西環素相當,細菌清除率達 86%~100%。對小兒各科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的療效與其他大環內酯類相似。
本文主要針對羅紅霉素的生物利用度方面進行了研究,眾所周知,羅紅霉素是當前醫療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藥物,主要是用于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能夠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在應用羅紅霉素的過程中,因為不同類型的羅紅霉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利用度,本文在分析的過程中發現,羅紅霉素在藥物吸收的過程中主要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服用羅紅霉素分散片以后,此時的血漿濃度會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并且經過一個小時以后,血漿濃度呈現出最大值的變化,經過檢測最大值為75%,當所服用的藥物經過一段時間的吸收以后,大約在1至2小時,血漿中藥物濃度的上升速度會呈現出緩慢的發展趨勢,其主要的幅度大致是在20%左右。
另外一組志愿者服用的是羅紅霉素B藥劑,經過觀察發現其在服藥后的一個小時間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羅紅霉素這一藥物的重點吸收位置是在胃部,相比較而言在腸道中的吸收程度會更低,在藥物水溶性方面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其主要的結構是弱堿氨基,當處在胃酸的環境中,能夠促進溶解性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患者要想服用羅紅霉素這一藥物,應該盡可能的選擇口服藥劑,這樣才能保證在胃內得到有效的溶解,并且讓藥物充分的被胃所吸收。
如果藥物不能在胃部充分的被吸收以及溶解,那么就會進入到腸道之中,體內的酸堿度經過檢測主要是呈堿性,這樣就會造成溶解度降低嗎,對吸收效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發現因為羅紅霉素具有不同的劑型,所以在生物利用度方面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樣就要求相關醫護人員從患者的實際病情出發,才能選擇合適的羅紅霉素類型進行治療,并且保證患者的藥物服用量,由此才能夠促進患者在服用藥物的過程中更加安全,讓患者盡早的恢復身體健康,重新回到往日的活力。
[1]徐成,金春,秦勇,周自桂,蘇晉.羅紅霉素微粉化分散片的制備與溶出度測定[J].醫藥導報.2010(08)
[2]祝召付,韓昌栓.羅紅霉素片溶出度測定方法研究[J].安徽醫藥.2009(04)
[3]孫覺.臨床羅紅霉素血藥濃度測定方法的綜述[J].工企醫刊.2008(05)
R978.15
A
1672-5018(2016)10-3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