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芬
吉林省公主嶺市紅十字血站 136100
24例保肛術患者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觀察
韓曉芬
吉林省公主嶺市紅十字血站 136100
目的:研究24例保肛術患者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方法:將在我院接受保肛術的4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時間選取為2014年1月~2016年7月,其中采取常規方式護理的為對照組24例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觀察組24例患者。記錄所有患者術后情況及生活質量評分,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拔尿管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以及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24例保肛術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后,臨床效果顯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保肛術;快速康復外科;臨床護理
直腸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主要采取外科手術進行治療,對于低位直腸癌患者保留肛門及其功能是手術的一個難題,已嚴重威脅到人們的身心健康[1]。為提高直腸癌保肛術的臨床療效及術后生活質量,本次研究對24例直腸癌行保肛術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總結結果報道如下:
1.1 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48例需行保肛術患者(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間)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簡單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4例,對照組24例。
在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15、9例;年齡在41歲~79歲范圍之內,平均年齡為(60.26±9.45)歲;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的6例,初中及以上的13例,初中以下的5例。
在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14、10例;年齡在42歲~78歲范圍之內,平均年齡為(60.54±9.65)歲;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的5例,初中及以上的13例,初中以下的6例。
所有患者均經細胞學、病理組織學確診為直腸癌,腫瘤位置距齒狀線均大或等于 6cm。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包括:在手術前3天開始做腸道準備——每天口服25%的甘露醇250毫升(一天一次)+甲硝唑片0.2克(一天三次);術前禁食12小時,禁飲8小時;并且手術前一天晚上及手術當天早晨進行清潔灌腸;手術后4到5天肛門排氣可拔除胃腸減壓管,開始進食,指導其下床活動。
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主要在患者圍手術期進行心理護理、功能鍛煉、健康教育、日常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及生活質量評分判定標準
1.3.1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術后情況(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拔尿管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并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分析。
1.3.2 生活質量評分判定標準
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74),對患者從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4個方面進行評分,每個方面總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水平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將所有患者護理后的數據輸入計算機,并用 SPSS20.0軟件進行核對,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直腸癌保肛術患者的術后情況及生活質量評分的數據,并用t值檢驗。若兩組患者的各指標數據存在差異,則用P<0.05表示。
2組患者術后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拔尿管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對比存在明顯差異(即P小于0.05),具體結果見表1所示:

表1: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情況(d)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見表2。

表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眾所周知,直腸癌傳統的外科治療存在創傷大、并發癥多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2]。因此,本次研究采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進行干預,效果良好,具體措施方法如下。
(1)術前護理:普遍患者存在焦慮、抑郁、恐怖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該進行針對性的疏導[3]。可利用健康教育手冊、圖片等講解疾病知識與手術知識,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鼓勵其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手術前一天采取富含蛋白質的流質飲食,術前2小時口服葡萄糖溶液250到300毫升。
(2)術中護理:為患者創造舒適的手術環境,調整適宜的溫度與濕度[4]。手術室護士迎接患者入室,可與其交談減輕不安、恐懼心理,指導其自我放松的方法。操作動作應穩、準、快,盡量減少患者的不適感。
(3)術后護理:①術后早期拔除導尿管,在護理工作人員的協助下進行小便。②術后6小時后指導少量飲水,根據患者病情術后1-2天開始采取少量、多次流質飲食,待腸道功能恢復之后,可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③術后早期活動,可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并且能有效的避免多種并發癥發生[5]。根據患者自身耐受情況進行床邊或下床活動,期間必須有家屬或護理人員照看。④指導患者進行排便功能訓練,包括提肛運動——有規律地往上收縮肛門,然后放松,每日進行3-5次,每次10-15分鐘;排便反射訓練——通過變換體位、聽音樂、輕體力活動等來減輕便意,以訓練患者的腸道貯便功能及腸壁延伸性,并養成定時排便的生活習慣[6];定時擴肛——教會患者及家屬擴肛方法,可有效防止吻合口狹窄。
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軀體功能(81.68±5.64)分、心理功能(77.46±4.65)分、社會功能(80.68±4.79)分、物質生活狀態(75.75±5.78)分,與對照組相對比,P值小于0.05;且術后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拔尿管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
根據以上所述,24例保肛術患者使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后,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疾病的加速康復,故認為該護理模式值得運用和推廣。
[1]歐庭用,余林歡,秦秀麗等.24例保肛術患者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后腸功能的恢復情況觀察[J].黑龍江醫學,2014,38(7):851-853.
[2]杭凌,姚紅,胡夢皎.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保肛根治術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117-118.
[3]汪劉華,王少軍,金冬林.快速康復外科在腹腔鏡直腸癌TME保肛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7(1):43-47.
[4]朱黎明.快速康復與系統化干預對低位直腸癌保肛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6):12-14.
[5]李雪艷,林小東,項紅艷等.腹腔鏡直腸全系膜切除聯合肛內括約肌切除保肛術治療超低位直腸癌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2,11(10):930-932.
[6]江小好,曾冰川,劉國珍.腹腔鏡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圍手術期護理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6):795-796.
R473.73
A
1672-5018(2016)10-3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