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楊柳
摘 要: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時要做到對客觀市場狀況進行科學把握,這也是進行管理的基礎和依據。通貨膨脹作為一個基本的市場狀況,如果不能科學的把握將會對市場狀況產生很大的不利影響。因此,對通貨膨脹的市場狀況和財務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分析了通貨膨脹對我國企業資金需求量與供應量、資產的購買力、生產能力三方面的影響,并對在通貨膨脹環境下現金管理、存貨管理、應收賬款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議,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通貨膨脹;財務管理;資金
企業財務管理的重心是決策,隨著企業面臨的財務環境發生變化,財務管理的具體內容也應該隨著調整,而市場通貨膨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經濟現象,它的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通貨膨脹是每個企業必須面對的經濟,在通脹環境下企業要積極合理的籌集資金,采取穩健的投資決策和加強企業營運資金管理,避免問題的發生。
一、財務管理與通貨膨脹的相關概述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務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根基,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而通貨膨脹是指在通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的數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的上漲,通俗一點就是在一定時間內,經濟體中的物價水平普遍的持續增長,從而造成貨幣購買力的持續下降。通貨膨脹對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破壞社會生產的正常進行,通貨膨脹期間物價持續上漲,企業的財務管理面臨巨大挑戰,企業的財務管理在通貨膨脹時期必定會受到影響,這就要求我們需要提早的決策,采取科學的應對策略,保證企業財務正常運作。
二、通貨膨脹對財務管理的不利影響
1.通貨膨脹會使企業的再生產能力受到損害
如果企業在進行財務處理時使得原則是歷史成本計價法,那么當發生通貨膨脹以后,計算所得到的成本、費用將偏低,收益將偏高,從而使得企業盈虧收益出現錯誤,最終會對企業的再生產能力造成損傷。
這種傷害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點:第一,對成本的補償減小。企業貨物銷售所獲得的資金無法使得企業維持正常的簡單再生產能力,這時候由于物價的上漲將會導致生產資金實際上處于萎縮的情況;第二,企業實際賦稅加重。由于發生通貨膨脹后,企業計算出來的收益被高估了而成本被低估了,這樣致使企業的收益被大大高估,處于利潤虛增的情況,有的時候甚至會出現明面上是賺的,但是實際上是虧損的。舉例進行說明,如果當年總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7.2%,企業在稅前資產的收益率達到了8%,如果我們按照稅費為25%進行計算,那么企業實際上的收益率僅為6%,這樣企業賺取到的利潤實際上還不夠支付由于物價上漲造成的損失,實際收益率是負的,為-1.2%,這勢必會對企業進行再生產能力造成打擊。第三,企業的股東們面對企業利潤上升,勢必提出增加股份所帶來的利益,但是這時候企業實際上的利潤是虛的,這樣進行分配勢必使得企業財力遭受損失。企業的財力受到損失以后也勢必會造成企業無力補充貨物以及對企業擁有的固定資產進行更新維護,這些情況的存在也將使得企業在再生產上受到打擊。
2.通貨膨脹使企業持有貨幣性資產遭受購買力損失,持有貨幣性負債獲得購買力收益
貨幣性質資產其金額是固定的,不會發生變化的,一旦發生通貨膨脹,勢必使得其購買力下降,即付出相同的貨幣,可以得到的物料數量或者勞力數量卻變小了,故而在通貨膨脹情況下,一般貨幣購買力會下降從而使得持有貨幣的人遭受損失。在通貨膨脹情況下,也會出現所謂的貨幣性負債,出現貨幣性負責就意味著在這個時期債權人如果受到當初借貸給別人的相同數量的貨款就會遭受損失,相反,企業如果在這個時候歸還貨幣性債務會可以有購買收益。
如果資產或者債務不是貨幣性的而是非貨幣的,那么受通貨膨脹的影響是很低的,其購買力一般受物價變動的影響較小,因為其價格不是固定的。通常造成物價波動的原因是個別物品的價格發生波動以及貨幣價值變化共同造成的,故而一般情況下個別物品價格的變動與一般物價水平波動在趨勢上是一樣的。故而通貨膨脹發生物價上漲以后,非貨幣性資產以及負債的價值有將會上升。
3.通貨膨脹會使企業資金需求量增加,資金的供應量反而減少
通貨膨脹期間,會使得公司需要的資金增加。一方面是因為通貨膨脹會致使物價上升,而物價上升以后,企業如果想要獲得原先價格相同數量的物資就必須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企業為了避免或者減少物料價格上升造成的損失或者想要通過在低價時囤積貨物從而賺錢利潤,就需要提前購買大量的物資超額儲備,這樣勢必產生大量的資金需求;一方面,如果公司利用歷史結算法來進行財務的計算的話,通貨膨脹勢必會造成企業運營成本的上升和企業利潤的下降,為了使得企業能夠正常運行,勢必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同時在通貨膨脹期間與企業資金需求量上升相反的是企業資金供應量卻會降低。
當通貨膨脹發生以后,企業的資金鏈會變得非常緊張,企業與企業之間存在的拖欠貨款現象會更加的突出,企業的應收貨款也會變得難以回收致使回收率變低,這些都將導致企業資金供應降低;通貨膨脹發生以后,物品價格出現波動,這時候購買投機物品所帶的利潤遠比進行實業生產帶來的利潤要大,這時候市場上的資金會流向投機行業和投機行為,資金都用于大量的購買商品進行囤積賺取利潤,購買黃金等等,這也就會導致民間閑散資金變少,導致民間借貸融資困難;通貨膨脹發生以后國家會采取相應的政策進行處理,一般采用的都是貨幣緊縮政策,會采取的手段有: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準備金率提高后銀行為了使得自身的運行正常,會提高借貸的標準,對借貸提高門檻;會將利率水平提高,提高以后會迫使企業資金成本增加。發生通貨膨脹后,市場上物品價格會跟著增加,從而使得股票,證券等等融資物品價格大跌,致使企業從市場上進行融資的困難激增;故而,一旦發生通貨膨脹,企業資金將所多種因素影響從而致使企業資金矛盾擴大。
三、在通貨膨脹環境下財務管理的對策
1.提高現金管理水平
一般企業為滿足以下的需要都會保留一定數量的現金在手中,主要有:進行交易時需要資金,預防突發性事件的資金以及出于投機需要的資金。但是現金是非收益性資產的一部分,當出現通貨膨脹的時候,資金就會由于購買力下降出現實際情況下的貶值,進而使得資金持有者蒙受損失,持有量越大損失越大。但是另一方面在通貨膨脹的背景下貨幣的發行量減少,需求量卻在增加,一旦企業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不僅會對企業日常運轉造成影響,而且嚴重的話會使得企業的信譽受損,從而蒙受不可估計的損失。發生通貨膨脹后,企業在日常經營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無法預計的因素,這時候必須保證有足夠多的資金來保證企業日常運轉不受影響。故而,一旦發生了通貨膨脹,企業首先必須要保留能夠使得企業日常經營不受影響的資金,然后采取考慮通貨膨脹導致的貨比購買下降帶來的損失。
2.存貨管理的對策
企業經營中一項必須要面對的事情是對企業產品存貨的處理,對企業的存貨進行管理其目的是及時有效的供應企業運行時所要的存貨。一般情況下,企業不希望留有存貨,因為對存貨進行儲存會帶來多項不必要的成本,例如儲存成本,存貨占用了企業部分資金從而導致的機會成本,存貨磨損造成的損失等。而當通貨膨脹發生以后,企業要對存貨進行全面的考慮,一方面要考慮到物品價格上漲對于存貨產生的影響;一方面要考慮到通貨膨脹下國家會采取貨幣緊縮的政策從而致使社會消費,出口等方面對貨物的需求減小。故而在根據自身情況對利弊進行全盤考慮以后,企業可以適當的持有部分存貨。除了持有貨物以后,企業與客戶在簽購貨合同的時候應該考慮到物價波動的影響,簽訂長期合同,從而減少損失。
3.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企業應收賬款在本質上屬于貨幣性資產,當通貨膨脹發生以后,必然會由于購買力的下降而帶來損失,同時國家實行貨幣緊縮政策后也會造成企業資金困難,使得應收賬款變成壞賬的概率大增。故而,為了規避這些風險,企業無論是在信用標準上還是在信用期限上都應該使用更加嚴格的規定,并且要成立專門的部門讓專門的人進行催賬,從而盡量以最快的時間讓欠款變為現金。
4.投資的管理對策
投資分為兩種,一種是短期投資,一種是長期投資。如果投資是短期投資,那么不需要考慮通貨膨脹對其的影響。所謂的短期投資指的是那些隨時能夠將投資變現的投資,其持有時間往往最多不會多于1年,一般的投資方式有,股票投資,債券投資或者持有基金等。由于短缺投資變現能力很強,其在本質上只是現金方式的暫存而已,具有僅次于現金的流動性。在穩定的國家經濟結構下,即使是發生了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也不會對短期投資的盈利造成太大的影響,故進行短期投資的時候可以不將通貨膨脹考慮在內。與短期投資相對的是長期投資,長期投資需要將通貨膨脹的因素考慮在內。所謂的長期投資指的是投資時限高于1年,投資者不準備或者是不能隨時將投資變為現金的投資。其投資方式也有很多種,一般有打算長期持有的各種債券以及各種股權等。通貨膨脹波動具有突發性強,隨機性高的特點,這些特點的存在必會對企業投資決策造成影響。如果能夠精確的對通貨膨脹進行預測勢必會對投資造成重大影響,從而避免在企業進行長期投資的時候出現投資錯誤。
5.減少稅賦的對策
面對使用歷史成本法計算出來的虛高利潤問題,在通貨膨脹期間,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對于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可以使用加速折舊法來進行計算;第二:對于企業滯存的貨物,可以利用后進先出法來進行計算;第三:對于那些無形資產(例如:非專利技術以及企業名譽等)可以做減值處理;第四:對于企業應收賬款,應該提高其轉化為壞賬概率。法律一般會賦予稅務機關對于納稅范圍以及份額一定自我判斷的權利,故而一旦企業的會記方法和最后估計的結果發生了變化,應該及時和稅務部門進行協調溝通,爭取到稅務部門的認可,從而減少稅費。
6.建立財務預警系統
對財務應該建立起兩種預警系統,一種是短期預警,一種是長期預警系統。短期的財務預警系統是通過計算現金流量預算來進行的。通過編制的用于分析現金流通量方法,反映出企業動態的現金流情況。而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就需要企業建立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從多個因素(獲取利益的能力、對債務進行補償的能力、企業的經濟效率,企業未來發展具有的潛力等)對企業的經濟能力進行評估,從而建立起評價體系。
四、結語
企業作為市場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從原材料的采購到成品的銷售都離不開市場的范疇,都需要根據市場的經營狀況進行調整,進行財務管理。通貨膨脹作為市場的基本經濟形態,它使企業資金占用量明顯增加,資金需求迅速膨脹,還使企業資金的供求矛盾變得愈來愈突出,從而造成企業應收帳款相應增加等等。在通貨膨脹條件下,有效的提高現金管理水平、存貨的管理水平、應收賬款的管理水平、投資的管理、稅賦的管理及建立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財務管理而言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利于企業適應市場經濟、提高市場競爭力,為國家的整體經濟穩定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占文.通貨膨脹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11):11-12.
[2]涂澤慧.通貨膨脹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探討[J].會計師,2015(06):69-70.
[3]張然.淺析通貨膨脹下企業的財務風險與管理對策[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3(07):29-30.
[4]金余忠.簡談通貨膨脹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4(10):98-99.
[5]夏貴華.芻議通貨膨脹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策略[J].商業時代,2013(23):74-75.
[6]金永利.通貨膨脹下企業的財務風險與管理對策[J].商業會計,2015(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