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
【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我國貨幣政策的實施已經不完全由來自國內的經濟因素主宰,研究來自國際經濟因素對我國貨幣供給的控制的影響越發重要。本文采用實證檢驗的方法證實了通貨膨脹的外部傳導機制,并采用Granger因果關系分析方法分別檢測出外匯儲備增長率、M0及M1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的相關關系,最終得到我國國際收支與的變化會引起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進一步影響到通貨膨脹,最后會對我國的宏觀經濟運行造成影響。
【關鍵詞】國際收支 外匯儲備 通貨膨脹 Granger
一、引言
2016年的3月31日,我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15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對2015年處于全球經濟不平衡下的中國國際收支狀況進行了揭示,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復蘇我國國際收支在振蕩中趨向基本平衡,2015年,我國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依舊復雜嚴峻,伴隨著全球經濟情況在曲折中逐漸復蘇,我國國內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但下行壓力仍有所增加。2015年我國的國際收支將繼續保持“經常項目順差和金融項目雙向波動”的格局。同時我國外匯管理部門將積極適應國際收支形勢的新常態,促進國際收支平衡,防范跨境資本沖擊,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更加積極地推動外匯市場的發展,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關鍵改革,進一步加快關于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最終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的管理。
二、國際收支和通貨膨脹的變化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國的國際收支問題日益顯著。國際收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一方面表現了本國與外國在一定時期內的貿易與非貿易往來和資本流動狀況,同時也對本國對外開放程度和國內經濟增速的產生著影響。在這一背景下,國內外學術界開始關注全球經濟失衡,并加大力度進行研究,目前來看多數國家現有商品總價與之前相比較得到的物價水平是否升高作為通貨膨脹率,而相對的,能表現物價相對水平的指標作為物價指數。因此通貨膨脹我們也可以定義為流通的貨幣發行量過多導致貨幣貶值物價指數的持續上漲。
■
圖1.1 國家外匯儲備與CPI的變化
從上述分析可知我國的國際收支情況影響到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而外匯儲備規模跟我國的通貨膨脹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關系。也能看我國國際收支通過外匯儲備影響通貨膨脹。
三、我國國際收支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分析
(一)數據來源與解釋
為了減少外部因素對檢驗的影響,排除季節因素,本文選取2002年到2014年的月度同比數據為樣本來進行檢驗,考察對象分別是外匯儲備及物價指數相對于前一年同季度變化比率。數據來源于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國際外匯儲備以及中國統計年鑒。本文分別用fr代表外匯儲備,CPI代表居民消費物價指數,fr rate代表外匯儲備與上年同季度相比的變化率,π代表通貨膨脹率。
(二)我國外匯儲備對通貨膨脹影響的實證檢驗
通過Granger因果關系分析方法對兩者之間的影響進行實證檢驗。通過Excel作圖直觀的得到了我國外匯儲備率與通貨膨脹率的相關關系折線圖,如圖1.2所示。
(三)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第一步,先檢驗fr rate和M0 rate之間的Granger影響關系,結果如圖3.1所示
由圖3.1可以看出,外匯儲備增長率對基礎貨幣存在格蘭杰影響,該結果也說明外匯占款對基礎貨幣的供應量有著重要的影響。
第二步,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M1與我國現實中流通的貨幣數量最為接近,因此接下來對貨幣供給量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進行Granger檢驗。結果如圖3.2所示。
由圖3.2的結果看出,M1 rate對通貨膨脹存在明顯的格蘭杰影響,該結果也說明了我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在增加外匯占款形式下的貨幣供應量的同時,該供應量也對我國的通貨膨脹造成影響。
第三步,直接對fr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進行Ganger檢驗,結果如圖3.3。
由圖3.3的結果可知外匯儲備增長率對我國的通貨膨脹率存在著格蘭杰影響,同時說明了我國通貨膨脹不僅受到本國經濟因素的影響,還受到來自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
從以上估計的回歸方程可以看出,外匯儲備增長率每變動1%時,π即通貨膨脹率隨機變化約0.258%,當其滯后二期每變化1%時,通貨膨脹率變化約為0.336%。由此可以看出,不僅當期外匯儲備變化率對通貨膨脹有影響,其滯后二期相對當期對通貨膨脹有著更大的更為間接的影響,影響著未來通貨膨脹的變化趨勢。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我們通過結果發現,我國市場上的物價水平的波動和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理論關系,在分析我國數據使發現,在近兩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基本上擺脫了低迷狀態,GDP恢復期和補償期,在進行一定的擴張性增長。通過以上的實證性研究發現我國現階段的通貨膨脹占有一定的復合性,包含需求拉動型以及成本推動型,并在此基礎傷害疊加這輸入型通貨膨脹。詳細說明為一方面是因為經濟的快速發展擴張,需求增加和農產品及生活的基礎產品價格上漲,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物價指數的增大。在匯率制度的變革下,央行的貨幣供應趨于內生化。在我國國內出現通貨膨脹,伴有對美元貶值預期的影響下,人民幣匯率改革機制,一方面使匯率下降,另一方面也減輕市場升值壓力,從而減弱了國際收支盈余增長過快,從另一方面減少了利用外匯占款渠道供給基礎貨幣的程度。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國的外匯管理部門將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創新,適應當前的國內外形勢,把握當前的政策導向,也要把握住防范跨境資本沖擊的前提,時刻牢記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目標。遵循外匯管理“五個轉變”的要求,抓住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重點政策。
參考文獻
[1]陳麗偉.外匯儲備變動對我國貨幣流通穩定及政策操作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0.
[2]陳小林.外匯儲備對通貨膨脹的傳導機制再探討——兼對中國異象的解釋[J].《經濟與管理》.2011年第三期.
[3]趙新疆.我國外匯儲備增長對通貨膨脹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8.
[4]惠曉峰,王馨潤.中國外匯儲備對通貨膨脹影響的實證分析[J].《管理科學》2013年第二期.
[5]鄧巧.巨額外匯儲備與通貨膨脹關系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