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夕,韓慧子,葛晶晶,朱 琳
(三江學院 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淺談小微企業間合作共贏機制
李佳夕,韓慧子,葛晶晶,朱琳
(三江學院商學院,江蘇南京210037)
[摘要]隨著全國經濟競爭日益復雜化,企業紛紛從對立型競爭向合作型競爭轉化。雖然實踐中在不斷地推進企業之間的合作活動,但是在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卻是遠遠落后的。文章將介紹小微企業合作互惠發展的途徑選擇及應用。
[關鍵詞]小微企業;合作共贏機制;管理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049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全球化程度一直在不斷的提高,我國的知識經濟、信息社會也都在迅猛的發展。因此行業與行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也是越來越重要。合作固然重要,但是我國企業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其之間的競爭都是日益加劇,因此企業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以及復雜。而小微企業由于其自身的規模小以及生產能力有限等諸多方面的劣勢,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存在著“天生 的不足”。因此,小微企業之間只有相互合作才能達到互惠共贏。
1小微企業的認定標準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是由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
根據《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將小微企業定義如下:
(1)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具體標準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
①資產總額,工業企業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不超過1000萬元;
②從業人數,工業企業不超過100人,其他企業不超過80人;
③稅收指標,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
符合以上三個標準的才是小微企業。
(2)本規定從農、林、牧、漁業,工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批發業,零售業,交通運輸業(不含鐵路運輸業),倉儲業,郵政業,住宿業,餐飲業,信息傳輸業(包括電信、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其他未列明行業(包括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16行業對小微企業進行細分。
2小微企業之間合作的動因與模式選擇
2.1小微企業合作的動因
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是什么?是競爭,競爭使得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及高效的利用。但是在市場競爭中,企業通過合作可以得到與競爭同樣的效果甚至得到更多的收獲。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提出過“經濟人”假設。“經濟人”假設是指每個人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人都希望以盡可能少的付出,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獲,并為此可不擇手段。該理論同樣可以運用到企業之中,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資金可以說是一個企業的命脈,沒有資金,那一切都無從談起。而一個企業要如何利用最少的資金而獲得最大的利潤呢?一個企業只有節約成本才能使其利用的資金減少。因此,企業往往會尋求一種比普通市場交易成本更為低廉的交易方式。企業往往會想到合作,因為企業之間的合作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而且可以謀求最大限度地節省成本,從而實現提高企業效率、壯大企業,實現“1+1>2”的整體效益。
2.2小微企業合作的模式
在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之下,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主要有產品研發合作、生產合作、銷售合作、資金合作模式等。而對于小微企業而言,其主要運用生產合作模式以及資金合作模式。
生產合作模式:單個的小微型企業往往在生產環節中僅擁有局部的優勢,而通過生產合作,則可以將各自分散的優勢聚集成為共同的生產技術優勢。小微企業進行生產合作的目的是將2個或多個小微企業的資源加以整合,優勢互補,從而匯聚成與大型企業相當的競爭力,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使參加合作的小微企業互惠共贏。
資金合作模式:小微企業由于資產規模小、內部財務管理薄弱,始終面臨著較為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小微企業的經營場所以及設備等固定資產大多以租賃方式獲得,其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重較低,因此其缺乏有效資產進行抵押,向銀行借款。面臨資金不足時,小微企業可以采取資金合作的模式,向其他小微企業尋求幫助,以利于雙方的合資行為,使得雙方獲利。
3現行小微企業間合作存在的問題
經濟全球化使得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不斷地增強創新意識,積極地尋求合作。但是通過對江蘇省小微企業的調查發現,雖然小微企業間開展的合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還不是十分理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企業之間的經營發展方向不一致
許多小微企業都是自產自銷的,這導致信息閉塞,不能形成完善的企業信息共享機制,因此無法隨時了解其他企業的經營發展方向。沒有完善的信息交換、協同機制,企業還是彼此獨立的信息孤島,企業間也就無法協同運作。就調查的小微企業來看,許多企業沒有重視信息化管理,一些企業雖然實現了管理的信息化,但是卻在信息的識別、收集、使用以及管理中存在各種問題。
3.2企業間的管理模式不同、資源配置不合理
合作即意味著企業之間存在各種資源的交流以及磨合。而小微企業其本身擁有自身的管理模式。當合作時,則會遇到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兩種不同的模式相沖擊必然會出現不穩定的因素。同時,資源的重疊也會降低小微企業的資源利用率,長此以往不利于小微企業的長遠發展。
3.3政府部門扶持力度低
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對小微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國家各部委相繼發布了多個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政策內容豐富,涵蓋了稅收、金融服務、專項資金管理等方面,以此來減輕小微企業的發展負擔,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但是關于小微企業間合作的政策性文件還未出臺,因此小微企業間的合作只能在摸索中前進。
4小微企業間合作機制改進的建議
4.1重視小微企業之間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與完善
信息資源的價值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其具有非常高的時效性。因此,小微企業在信息管理中應當重視對信息資源的有效管理。
(1)提高信息的識別程度,收集充分的有關信息。
(2)充分地挖掘有效信息的價值,提高該信息的開發度。
為了使得信息資源得到合理開發與應用,小微企業應當逐步建立信息資源數據庫,以確保信息資源能夠及時、分類的入庫。這樣既方便了查詢,又可以避免重復收集。建立數據庫后還可以與相關單位實現網絡聯合,充分挖掘有效信息。
4.2政府部門加大扶持力度
我國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有關扶持小微企業之間合作機制的政策文件,為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給予小微企業以信心,積極引導小微企業之間的合作共贏機制有效的建立,從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
4.3合作的企業之間加強溝通與交流
進行合作的小微企業一定要積極地進行溝通與交流,以此消除分歧和負面的因素,使得雙方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統一認識和發展的方向。溝通有利于增進企業間的相互信任以及相互理解,最后促使雙方合作的成功。
4.4小微企業進行明確的分工與合作
(1)小微企業之間只有進行明確的分工以及合作,才能使商務模式、價值、增值以及價值循環四方面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才能保持和推動小微企業間自身的持續發展。
(2)小微企業之間的合作可以形成產業鏈,這樣不僅是整合資源和需求,也是減少合作企業的成本。
(3)合作是共贏的手段,共贏是合作的目標,合作各方的共贏首先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企業協調發展的必然保證。只有共贏,才能吸取更多的社會優質資源;只有共贏,才能激發持久的創造力;只有共贏,才能保持小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5結論
綜上所述,促進我國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是我國一項艱難的工程,而建立有效的小微企業之間的合作機制是在該發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小微企業之間的合作共贏機制應該不斷地在小微企業間成長,保證讓每個小微企業都能較好的了解以及運用此種機制,以促進小微企業健康、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懷琴,石志榮,秦繼瑞.中小企業產學研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2(7).
[2]陳云萍.我國企業供應鏈合作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6(22).
[3]賈若祥,劉毅,侯曉麗.企業合作模式及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以江蘇省通州市企業為例[J].地理研究,2005(4).
[4]王俊峰,王巖.我國小微企業發展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12(9).
[作者簡介]李佳夕(1993—),女,漢族,就讀于南京市三江學院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