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丹
摘 要: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也是人才的時代。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人才的素質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何實現人才素質的提高,為建設現代化社會做貢獻是目前最重要的問題。圖書館是知識和信息的存儲庫,里面的很多知識能夠滿足人們進一步學習的需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圖書的存儲形式和管理方式發生了改變,這種圖書館的信息的數字環境,必將會對圖書館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新的環境下傳統的圖書館必須要不斷地加強管理上的改革和創新才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實現其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的功能。
關鍵詞:數字環境;圖書館;管理創新;策略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這個世界的各個方面發生了變化。隨著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給圖書館帶來的巨大的變化,無論是工作內容還是服務手段都發生了變化,現代的圖書館主要功能是存儲和傳播數字化信息。圖書館的工作內容、服務手段、功能作用的變化必然會引起圖書館管理方式的大變革。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積極把握圖書館的變化點,根據圖書館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方式的創新,以促使在新時代圖書館充分的發揮其功能。
一、數字環境下圖書館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做各種事情都關注行動的效率。在借閱圖書時人們更加關注圖書的形式和信息的獲取速度,人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自己想要獲取的信息,并且這些信息需要由初級的信息呈現的形式變為整理和轉換之后的信息形式,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人們在短時間內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電子圖書代替了紙質圖書,極大的提高了人們借閱圖書的效率。圖書館的工作環境與以往相比也更加復雜,這要求圖書館改變傳統的封閉性的管理模式,在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逐漸實現圖書館管理的開放性,使圖書館的管理模式緊跟時代的步伐,通過管理創新提高人們的節約效率,實現以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為核心的人性化服務,提高服務的水平。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能力還需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設備,實現對圖書館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實現圖書館的系統化管理。圖書館還可以加強與其他的圖書館的聯系,積極學習其他圖書館的先進的管理模式,結合圖書館的實際情況,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促進圖書館自身的發展。
二、制約圖書館創新管理的因素
(一)圖書館的創新管理缺乏法律意識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法制社會,法律法規在人們的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政府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法規以規范和限制各種行為。我國的圖書館的行政管理規范已經十分健全,對圖書館的日常的管理進行了有效的規范和指導。但是在圖書館的創新管理方面的的法規和制度十分缺乏,只有簡單的幾條的概括規定,并不能對圖書館的創新管理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和指導,這十分不利于圖書館的管理方式的創新,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圖書館館的發展。雖然有些圖書館加入圖書館創新管理的規定,但是這些規定一般都比較籠統,缺乏實際的指導性,這不利于相關的管理人員的進一步操作,對于相關人員的約束力也不強。目前圖書館的整體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情況并不樂觀,需要相關部門重視這一問題。
(二)圖書館管理主體創新意識淡薄
在漫長的時間范圍內,我國的圖書館在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深深的印在了管理人員的心里。使得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認識不到進行圖書館館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已經習慣了這種傳統的管理體制,認為只要積極的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對于其他相關的服務性工作并不是十分關心,缺乏服務意識。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人員對于數字資源只是有初步的了解,這給圖書館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三)封閉式管理體制和人事管理終身制
1.封閉式管理體制
我國的圖書館一直采用封閉式管理體制,這種管理一直具有嚴格的等級性,不同的部門職能分工及其明確,每個部門只負責與自己的職責相關的工作,對于其他部門的工作并沒有參與的義務和意識。這種封閉式管理體制將各個部門隔絕起來,這種各個部門各自為政的情況會極大的浪費了部門的人力資源,使得部門的管理標準出現不統一的問題,會影響到日常的工作效率。
2.人事管理終身制
我國的圖書館的認識管理一直采用事業單位的人事終身制,這種終身制使得相關的工作人員可能在一個崗位一直工作下去。這些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并沒有競爭的壓力,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工作具有高度的穩定。這不僅會影響到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會減少這些人員的創新精神。一旦對圖書館的管理進行改革,就必然會觸及到這些工作人員的利益,增加了圖書館改革創新的難度。
(四)高素質管理人才匱乏
圖書館的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繁瑣的工作,對于工作人員的自身的專業素質要求很高。圖書館管理的創新需要一大批具有專業素質和創新意識的工作人員。但是我國目前十分缺乏這種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大部分的圖書館依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模,缺乏對工作人員的培養,而且圖書館的待遇很低,并不能夠吸引相關的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圖書館缺乏大量的新鮮血液,這極大阻礙了數字環境下圖書館管理的創新。
三、數字環境下圖書館管理的創新管理策略
(一)創新圖書館管理機制
為了在新的環境下為圖書館的創新機制提供制度上的保證,文化行政部門應該積極結合數字環境的特點,積極進行制度上的創新為圖書管理創新提供部分制度上的保障。圖書館創新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盡可能的做到詳細,內容需要包括信息服務形式、人員管理要求、各部門的目標責任、人員的激勵制度等一些相關的規定。同時相關部門還要根據各個圖書館的發展情況,將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圖書館進行合并重組,以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改變以往的終身制的模式,采用競聘上崗的形式,并且提高工作人員的待遇,以吸引高素質的人才。
(二)提高圖書館創新意識和創新服務理念
在新的社會形式下圖書館為了自身的發展必須改變以往陳舊的觀念,緊密的與信息時代的理念相結合,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和服務理念。圖書館的管理者不能夠將自己封閉起來,與不斷發展的外界想隔絕起來,固步自封,應該從社會的整體利益出發,將商業的管理模式引出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中去,采用淘汰的機制,考查人才。讓圖書館積極的參與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去,在競爭中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
(三)創新圖書館的運作模式,促進內部組織機構的創新
傳統的封閉的運作模式極大的限制了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與數字環境下對于圖書館館的運作管理模式的要求不符。因此要積極創新圖書館的運作模式,促進內部組織的機構創新。改變原來的封閉式的組織結構,實現操作流程的一體化,加強各個部門的交流和溝通,實現圖書館資源配置的最大化。
(四)提高館員的素質
目前我國的圖書館的官員的綜合素質很低,不能夠滿足目前新的形勢的需要,為了實現圖書館管理的創新必須要提高官員的素質。需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加強內部人員的培訓提高館員的專業素質。第二,加強對于外部人才的招聘,提高工作的待遇吸引優秀的人才。
四、總結
信息時代的到來必然會引起圖書館的整體的改革,圖書管的管理創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必須要重視圖書館管理創新的重要性,認識到制約圖書館創新管理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促進圖書館的創新管理。
參考文獻:
[1]肖希明,張新鶴.構建數字環境下的圖書館管理文化[J].圖書與情報,2009,06:20-23.
[2]肖希明,王喜和.數字環境中圖書館管理創新策略[J].圖書館論壇,2009,06:63-67+183.
[3]范福友.數字環境中圖書館管理創新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15,13:209+256.
[4]田雅靜.數字環境下傳統圖書館管理的批判與創新[J].科技展望,2015,31:200.
[5]郭海明.數字環境下圖書館合理使用的制度創新[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