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貴州省黔西縣人民醫院 貴州黔西
胃大部切除術后誘發胃癱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分析
劉濤
貴州省黔西縣人民醫院 貴州黔西
目的:對胃大部切除術后誘發胃癱綜合征的危險因素進行詳細探究。方法: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胃大部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例胃大部切除術合并胃癱綜合征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外20例胃大部切除術未發生胃癱綜合征患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差胃大部切除術時間、術后并發癥、術后進食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差、胃大部切除術時間、術后并發癥、術后進食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兩組患者在年齡方面沒有差異,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伴發疾病發生率以及心理應激反應發生率比較高,而且患者容易發生不良進食,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胃大部切除術患者由于受到伴發疾病、心理應激反應以及進食因素的影響,容易誘發胃癱綜合征,對此,應該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并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采用治療措施,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胃大部切除術;胃癱綜合征;危險因素
術后胃癱綜合征(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Syndrome,PGS)是以術后胃動力紊亂、胃流出道非機械性梗阻為主要征象的一種功能性疾病,是腹部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患者一般表現為胃動力紊亂、功能性胃排空障礙[1]。術后胃癱綜合征較常出現在胃大部切除術患者中,由于患者營養攝取出現障礙,因此術后恢復時間比較長,而且還可能引發其他并發癥,對于患者生命健康能夠造成巨大威脅。對此,本文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20例胃大部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胃大部切除術后誘發胃癱綜合征的危險因素進行詳細探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胃大部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胃癌30例,胃息肉2例,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穿孔8例。20例胃大部切除術合并胃癱綜合征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外20例胃大部切除術未發生胃癱綜合征患者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在接受胃大部切除術后,肛門排氣功能均恢復,但是進食后出現飽脹、惡心和嘔吐的癥狀,待患者嘔吐癥狀緩解后,通過減壓從胃腸中抽出大量液體,每日月1000~3500ml。對患者進行75%泛影葡胺口服檢查,造影劑停留在殘胃,胃腸蠕動功能減弱,另外,通過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胃鏡可以順利通過,但是見吻合口水腫[2]。
1.2 方法
將參與本次研究的20例胃大部切除術合并胃癱綜合征患者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入院的20例胃大部切除術未發生胃癱綜合征患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差、胃大部切除術時間、術后并發癥、術后進食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對于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需要采用 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對于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 t檢驗,對于計數資料,行x2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差、胃大部切除術時間、術后并發癥、術后進食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見,兩組患者在年齡方面沒有差異,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伴發疾病發生率以及心理應激反應發生率比較高,而且患者容易發生不良進食,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胃大部切除術后合并胃癱綜合征危險因素比較
術后胃癱綜合征是腹部手術后少見的近期并發癥之一,主要指的是一種胃動力紊亂綜合征,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會出現排除胃輸出端機械性梗阻以及胃排空障礙癥狀[3]。在胃部手術中,比較容易出現術后胃癱綜合征,但是,在胰腺手術、結腸手術、脾切除術以及婦科手術等非胃部手術后,患者也容易出現術后胃癱綜合征。術后胃癱綜合征患者在接受腹部手術后2~3天會出現胃癱癥狀,一般發在在飲食由禁食改為流質或流質改為半流質時。術后胃癱綜合征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以及頑固性呃逆癥狀,而且嘔吐物為宿食,需放置胃管引流或胃減壓。一般需要放置1~2周,時間長者可達數月。
本文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胃大部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例胃大部切除術合并胃癱綜合征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外20例胃大部切除術未發生胃癱綜合征患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差、胃大部切除術時間、術后并發癥、術后進食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通過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差、胃大部切除術時間、術后并發癥、術后進食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兩組患者在年齡方面沒有差異,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伴發疾病發生率以及心理應激反應發生率比較高,而且患者容易發生不良進食,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胃大部切除術后誘發胃癱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具體分析如下:(1)患者伴發疾病會造成患者耐受能力下降,如果患者術前營養不良、電解質紊亂,并且出現低蛋白血癥,則會造成患者出現口水腫,而這就會造成患者胃腸蠕動功能下降,進而造成胃排空障礙[4]。(2)胃大部切除術患者心理壓力比較大,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患者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另外,由于創口較大,因此患者術后會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導致患者胃腸神經活動增強,胃平滑肌中的副交感神經元細胞無法釋放乙酰膽堿,延緩胃排空。對此,醫護人員應該加強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之間的協調和溝通和健康教育,使得患者能夠正視疾病的發展,對治療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提升治療信心,及時消除緊張焦慮的情緒。(3)術后進食時間也會對胃癱綜合征造成一定的影響,根據研究發現,如果患者行胃大部切除術后進食時間過早,則不利于胃腸動力恢復,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術后腸胃功能沒有完全恢復,如果過早進食,則會增加患者胃腸負擔,容易誘發胃癱。胃大部切除術患者必須對胃癱癥狀予以高度重視,如果出現輕微胃癱癥狀,則應該盡早診斷,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避免胃癱癥狀加劇。
綜上所述,胃大部切除術患者由于受到伴發疾病、心理應激反應以及進食因素的影響,容易誘發胃癱綜合征,對此,應該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并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采用治療措施,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1]趙同剛,牟潔,孫棟,等.術后胃癱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09,12(2):149-151.
[2]熊弦,劉黔,化偉利.無痛胃腸鏡檢查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吉林醫學,2011,32(20):4227-4228.
[3]宋瑞,郭蘭栓,張惠卿,等.胃大部切除術后胃癱綜合征術前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0,13(2):158-159.
[4]屈玉鳳,鄺玉群.胃腸手術后腸蠕動不良的治療及護理分析[J].廣州醫藥,2014,45(2):88-90.
R656.61
A
1672-5018(2016)11-048-01
劉濤 (1978年12月) 男 貴州黔西 本科 漢族 主要從事普外科工作 現任主治醫師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