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 丁建軍

不俗的顏值,全新的平臺,矛頭直指普銳斯,混動界‘韓流來襲。
起亞在經歷過兩代K5混動版和秀爾混動版之后,結合先前經驗以及當下汽車市場火熱的SUV氛圍,于2月的北美車展正式推出了全新緊湊型SUV Niro。Niro的特別之處在于其從設計之初就是一款混合動力車型,而并非基于常規動力車型打造。這里需要強調一下,起亞曾在2013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展示過一款名為“Niro Concept”的概念車,不過它和這次全新的Niro只是在命名上“撞了臉”,但在車型上并沒有直接的承接關系。兩年前的Niro Concept是一款目標鎖定在日產Juke身上的小型SUV,而如今眼前這款Niro的車身尺寸更大,通過2700mm的軸距可以看出其產品定位介于KX3和KX5之間。
Niro的外觀具有鮮明的起亞風格,造型師在操刀之初就考慮到了空氣動力學設計,如前保險杠兩端的通風口。“虎嘯式”前臉呈現“低趴”之勢,造就了Niro低至0.29的風阻系數。Niro的大燈組采用了多邊形透鏡式設計,整體側面線條緊湊,車窗上沿帶有鍍鉻飾條,黑色的輪眉及防蹭條與之搭配,相得益彰。雖然定位于緊湊型SUV,但Niro的造型與即將上市的KX5卻不盡相同。D柱附近的角窗設計倒是與索蘭托有異曲同工之妙,獨特的LED尾燈設計配合黑色的后擾流板和銀色的保險杠飾條,賦予Niro動感的運動風格。
Niro是基于現代和起亞合作研發的Eco-Car環保車平臺打造而來,與現代Ioniq共享的零部件包括了發動機和電池。此外,新車型的發動機蓋、后備箱蓋、前控制臂和前、后轉向節均由鋁合金打造。值得一提的是,Niro還有著53%的高強度鋼車身,并應用了大量新材料輕量化設計,特別加強了A、B柱和車頂行李架的剛性。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的碰撞認證,Niro已獲得最高榮譽。
在Niro亮相的同時,起亞還一并引入了名為“HUV”的全新概念。HUV,代表的是Hybrid Utility Vehicle,譯為“擁有油電混合動力及多功能性的車型”。 Niro搭載了代號為“Kappa”的全新1.6L GDI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76kW,可實現阿特金森循環。32kW的電動機與6擋雙離合變速器集成在一起,提供平順的混合動力轉換。阿特金森循環技術有利于提高發動機的燃燒效率,而電動機的輔佐能夠彌補這一循環工作模式下低轉矩輸出匱乏的弊端。1.56kWh的鋰電池位于后座椅下方,消除了傳統的12V電瓶。Niro整個動力系統的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108kW,最大轉矩264N·m,其綜合油耗預計為4.7L/100km。除了Hybrid動力之外,節能效果更出色的Plug-in Hybrid插電式混動車型,未來也會出現在Niro的動力選擇清單當中。
起亞的工程師們通過近些年的摸爬滾打,在車輛的NVH(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水平)控制方面也是造詣頗深。為此,Niro在“懷胎”之初不僅優化了發動機支架,應用等長的半軸,而且改善了轉向系統,減小傳至轉向盤的振動感,此外還將特殊隔音材料鋪在地板下,以降低發動機的振動和噪聲。
現代起亞集團的藍圖是到2020年,擁有多達22款新能源車的市場布局。正因如此,現代起亞才會開發新能源車型專用平臺,要快速獲得市場認知,并且要和在混動領域經驗老道的豐田掰一掰手腕,起亞Niro也在挖掘自身優勢:更低的價格,電動、混動、插電式混動的多版本車型以及更時尚的設計、更豐富的配置。未來韓國品牌在混動沙場的戰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