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健
[摘要]為貫徹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結合現在煤炭企業面臨的環境壓力,文章將可持續發展策略與平衡記分卡融合,設計出一種煤炭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用層次分析法進行賦權,并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煤炭企業;績效評價;可持續發展;平衡記分卡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33
1平衡記分卡(BSC)與可持續發展
11平衡記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
平衡記分卡源自Robert Kaplan與David Norton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未來組織績效衡量方法,是目前國際上最常用最普遍的企業績效衡量方法之一,從企業戰略角度出發,構建了內部因素業務經營狀況、財務數據、學習與成長與外部因素客戶角度相結合的績效衡量體系,綜合考慮了企業短期經營目標與長期戰略目標平衡,是一種系統化的績效評價工具,但是平衡記分卡是一種從投資者、客戶和員工角度考慮設計的績效評價體系,缺乏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考慮。
其他利益相關者,即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除企業本身及價值鏈上下游供應商、客戶外的其他相關利益群體,如政府部門、相關社會團體、企業周邊社會成員、資源環境等,這些因素在企業活動中直接或者間接承擔了一定的風險,企業在短期或者長期內需要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
12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rundt land(布倫特蘭)于1987年在聯合國世界與環境發展會上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概念,既要滿足當代人的發展需求,又不破壞后代人的生存需求。煤炭企業其行業的特點,對環境和地質破壞比較嚴重,考核指標的缺乏勢必會加重對環境的壓力,在目前尚未造成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引入可持續發展理論到煤炭企業中至關重要。
現在諸多企業管理理論只注重從企業自身的角度考慮,滿足企業的最大利益,對企業存在意義以及作為獨立體所要實現的價值考慮片面,短期的行為對未來的相關因素造成破壞時,必然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本文將可持續發展引入到企業績效評價體系中,旨在建立現代化和諧型企業,以利益相關者為核心,實現多重目標的和諧發展。
2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1平衡記分卡指標體系結構圖
企業績效平衡記分卡圍繞企業的戰略管理設計的一系列評價指標,但該指標體系不能將企業的外部性考慮進去,不能很好地評價企業生態成本和社會成本,不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不能很好地引導煤炭企業未來和諧發展(如圖1所示)。
圖1平衡記分卡結構圖
22基于可持續發展后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結構圖
煤炭企業屬于資源型企業,而煤炭屬于一次性能源,資源有限,建設礦井需要大量資金,受產量限制,煤炭企業投資回收期長,且對周邊環境污染嚴重,易造成地面塌陷等,因此在設計煤炭企業績效評價指標時除了效益評價指標外需要加上可持續發展指標,即環境指標、社會指標等,如表1所示。
221效益類評價指標
根據平衡記分卡指標設計,針對煤炭行業的特點,效率類指標分為四部分,財務類指標與現行煤炭行業平均指標一致,包括凈資產收益率、流動資產周轉率、資產負債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現金流量、制造成本等,計算方法與現行一致;客戶方面指標主要包括銷售量、供貨及時率、客戶滿意度忠誠度、大客戶比率、商品煤質量等;業務經營是挖掘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提升企業內部價值鏈,指標包括人均工效、產量、進尺、安全事故率、質量標準化程度、塊煤比率等;學習與成長主要分析企業未來潛在的競爭優勢,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包括關鍵工種培訓率、員工技能素質提升情況、職工滿意度、員工創新、企業技術人才比率等。
222可持續發展指標
可持續發展指標根據煤炭開采的行業特點,可分為對社會的貢獻和對環境的貢獻。對社會的貢獻指標:職工報酬率、納稅貢獻率兩個量化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職工報酬率=[SX(]付給職工總報酬(工資、福利、社保等)[]平均凈資產[SX)]×100%
納稅貢獻率=支付的各項稅費-稅費返還平均凈資產×100%
其中,職工報酬率和納稅貢獻率都是正指標,數值越大對社會的貢獻越大,但是比率值過大,反而會加重企業的負擔,因此,在該指標設計時要綜合考慮企業的經濟狀況和盈利狀況,結合行業的平均水平科學合理設計該指標值。
對環境的貢獻指標:環保投入率,噸煤耗自然水量,工業水重復利用率,瓦斯利用率(針對瓦斯礦井),塌陷土地復墾率等幾個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環保投入率=每年環保投入費用/總成本費用×100%
噸煤耗自然水量=[SX(]企業耗用自然水量[]總產出量[SX)]
工業水重復利用率=[SX(]重復利用的水量[](重復利用的水量+耗用的新自然水量)[SX)]×100%
瓦斯利用率=[SX(]瓦斯利用量[]瓦斯抽采總量[SX)]×100%
塌陷土地復墾率=[SX(]塌陷土地復墾面積[]總塌陷土地面積[SX)]×100%
其中,環保投入率、工業水重復利用率、瓦斯利用率、塌陷土地復墾率屬于正指標,噸煤耗自然水量屬于逆指標,環保投入率上升會提高企業成本,因此,要結合現行國家政策,結合行業特性,合理設計指標值。工業水重復利用率和噸煤耗自然水量結合使用,降低污水排放量,減少新水利用量,可起到降低生產成本的作用。我國目前最普遍的瓦斯利用的方式是發電,國家對瓦斯利用也有適當的補貼政策,因此提高瓦斯利用率可以為企業增加一部分收入,該指標越高越好。塌陷土地復墾率受土地結構條件限制比較大,企業要結合當地情況及國家政策,設計合理的指標值。
3評價指標的賦權與計算
評價指標的賦權方法常用的有德爾菲法(專家意見法)、權值因子判斷法、排序法、層次權重分析法(AHP法)等,在日常使用中,企業結合自身的特點合理設計各指標的權重,本文采用層次權重分析法對評價指標進行賦權。
31建立階梯層次結構
層次分析法首先進行分層,即:目標層(A)、準則層(B)、措施層(C),層次結構劃分是進行指標賦權關鍵的一步,決策者對所需要實現的目標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深入了解,理清層次的劃分依據,劃分好層次結構。
32評價指標的權重——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假設上一層準則層元素為a,對下一層可支配元素設為x1,x2,x3,…,xn,根據xi元素相對重要性賦予相應權重wi(i=1,2,…n),aij表示xi,xj其關于a相對之比,比較矩陣如下:
33矩陣一致性檢驗
由于在判斷中諸多因素存在著片面性和不確定性,判斷結果難以精確,存在一定偏差,需要對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若不滿足一致性檢驗需要進行修正,確保通過一致性檢驗,然后計算特征向量。
綜合指數Z數值范圍0-1,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可以設立不同等級,09以上,08~09,07~08,06~07,06以下幾檔,分別設為優秀、較好、中等、一般、較差等。
管理層人員的判斷出現失誤,容易出現分層排序的不合理,企業在實現該方法時建議從不同角度多次比較,個別失誤難以避免,多次比較后獲得更多的信息,得出一個更加合理的排序。
4改進后績效評價指標實施建議
41政府及相關機構方面
完善煤炭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方案,建立有價值的量化數據庫,定期披露相應數據,督促煤炭企業履行其社會責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形成強有力的行業標準,用行政手段規定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最低程度;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于社會責任執行情況較好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稅費補貼、財政補貼等;加強宣傳力度,營造一個人人參與的氛圍。
42企業方面
加大環保投入力度,制定環境治理專項費用的使用辦法,確保專款專用,加強對塌陷土地的治理,確保土地的再利用,科學設計資源開采的技術措施,提高資源開采利用率,降低資源的損失率;積極引進開采新技術和新工藝,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高技術工人的知識水平,從內部管理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提高對社會的貢獻度,實現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國成,張士強,王寶圣煤炭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8 (11).
[2]王景波基于平衡計分卡的煤炭企業績效評價研究[D]. 濟南:山東科技大學,2007.
[3]侯麗基于EVA與BSC相融合的企業績效評價探討[J].商業會計,2011 (30).
[4]于翠芳基于循環經濟的煤炭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礦業,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