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對于醫院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醫院圖書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機遇。醫院圖書館作為醫學科技文獻的基地,是提高醫院醫教研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柱。文章立足于思考信息化的特點和優勢,淺論了圖書管理信息化是解決現實問題、創新服務模式的有效辦法,嘗試著提出了醫院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醫院;圖書館;信息化建設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067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逐漸影響圖書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在以網絡為中心的信息時代,醫院圖書館傳統的有限資源、媒介和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醫學知識和信息需求,信息化建設已成為當代醫院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成為擺在我們眼前的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1信息化是圖書管理的發展方向
11數字化
信息資源數字化是圖書信息化管理的基礎,圖書館的信息(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動態圖像等)是以數字代碼方式存儲在光盤及其他介質的存儲庫中,通過計算機輸出設備和網絡傳送出去最終顯示在用戶的計算機終端上。這是網絡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最大區別。
12網絡化
信息資源網絡化是由數字化技術、信息存貯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與多媒體、超文本、超媒體技術所支撐的信息資源的一種嶄新運動形式。借助網絡平臺,既可實現館與館之間信息資源的互補和共享,也可提高網上讀者對圖書信息資源的可獲性和可知性,推動了傳統文獻資源網絡的根本性轉變。
13共享性
資源的共享性建立在數字化和網絡化的基礎之上,有了以上兩方面的支持,可以把分散在世界范圍內各種載體的信息資源互相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無限的信息空間,使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成為可能。醫務工作者通過網絡,足不出戶便可共享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獻信息資源,使學術交流和科研變得更加快捷。
14自動化
使用者通過計算機終端可進行查詢、閱覽、檢索,網絡平臺提供的檢索功能是動態的、多途徑的、可組配的,使其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管理的自動化。只要按動鍵鈕、調出菜單,即可迅速找到需要的內容,并可根據需要在計算機屏幕上加以顯示或將其打印出來,還可以有目的地進行排序、重組,從而產生新的情報產品。
15親切感
由于電子圖書采用統一的數字化編碼來表示文字與其他信息,這就使得不同種類信息的集成化處理與傳遞成為可能,即采用多媒體、超媒體技術,使電子圖書不僅有詳細生動的文字描述,還有高質量的動畫情景和逼真的聲音效果,使使用者獲得更全面、更生動的資料,給人以豐富多彩的親切感受。
2圖書管理信息化是解決現實問題、創新服務模式的有效辦法
21醫院圖書館問題和現狀
從筆者所在醫院及當地其他基層醫院圖書館的當前情況看,其管理機制、服務模式基本上仍屬于傳統意義上的封閉式圖書館,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信息化資源的不斷豐富,原有的人工管理工作模式或簡單的計算機管理工作模式已不能適應現行醫院圖書情報工作的需要。
211圖書管理信息化意識不強
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的儲存地,用戶借閱資料繁多,要想從數量龐大、數據復雜的資源中順利查閱到自己需要的資料,傳統的圖書管理方式已無法滿足。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但因受傳統思維的影響和信息技術的制約,大多醫院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停留在較淺的層次。
212圖書管理人員信息化專業技能不高醫院作為醫療衛生服務性窗口單位,職工以醫、藥、護、技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為主,缺乏兼具圖書管理知識和信息化知識的專業人才。不少醫院甚至將圖書管理人員定位為邊緣科室里的閑散人員,忽視對圖書館工作人員信息化意識的提高和信息化專業技能的培養等。而圖書管理人員自身缺乏工作主動性、創造性,對圖書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準備不足。
22創新管理理念和服務模式
醫院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應實現從被動向主動、從單純數據服務向講求效益、從對圖書資料的借閱管理向開展網絡管理的服務模式的轉變工作。在管理和服務理念上,變被動、封閉、靜態型向主動、開放、動態型服務轉變,把服務的重點放在咨詢、教育和信息服務上,從轉移到主動提供信息服務中來,使“知識寶庫”轉變成“智能資源”,使醫學知識與技能能夠在醫院及醫務人員的工作實踐中發揮最大的作用。在服務方式上,由坐等讀者上門、書刊借借還還的被動服務,轉變為熱情主動的多樣化、個性化、高層次的服務。在服務內容上,由傳統的圖書編目、檢索、借閱等工作,轉向更加注重信息研究、篩選、咨詢、導航等新型服務內容,在信息化環境下將社會生產出來的信息進行整合、傳播、開發,提供給讀者使用。
3醫院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現途徑
醫院圖書館是醫學科技文獻的基地,是提高醫院的醫教研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柱,理應爭取醫院全方位的支持,在經費投入、人才培養、特色培育、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大力度,創新服務,加快發展。
31經費是基礎
醫院圖書館要發展,首先要尋求醫院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說服他們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圖書館發展建設,使他們明白醫院圖書管理工作同樣需要強有力的信息支持,從而獲得醫院的資金投入。通過有計劃的投入資金,加快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信息化專業人才。
32人才是關鍵
信息化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相比,管理方式、技術應用、信息載體與傳播、服務模式與內容等均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使得不少圖書管理人員難以勝任工作。而在信息化環境下為讀者提供主動、開放、動態的信息服務,要求圖書管理人員既要掌握傳統圖書館工作理論和技術,更要提高信息化意識和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醫院要高度重視信息化人才這種軟資源的引進和培訓,為其制訂規范化、專業化的在職培訓計劃,加強其繼續教育,調動其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更新知識,提高綜合素質,跟上時代步伐。
33特色是優勢
醫院圖書館與其他圖書館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專業特殊性。館藏質量是衡量圖書館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志,醫院圖書館應以需求為導向、以館藏為特色,有目的地收集與本院重點專業學科和優勢技術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料,形成有專業特色的資源館藏體系。在收集信息和積累文獻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建立起同原生文獻相配套的各類文獻信息數據庫,并要遵循廣泛與專指相結合,綜合服務與定題、定向服務相結合的原則,緊密圍繞醫教研工作的特色,從學科發展的實際出發,補充完善專題數據庫,建立虛擬館藏,強化圖書館的資料目錄索引、全文索引、文獻科研成果數據庫以及專業領域科研水平的最新研究發展數據庫等。同時,通過網絡與其他圖書館特別是醫教研機構圖書館逐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使醫院圖書館更好地為臨床醫療、科研、教學服務,不斷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
34安全是保障
隨著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的深入發展,信息安全保障已成為一個必須高度重視和嚴肅對待的新課題。安全性包括防泄密和防數據丟失兩個方面,一般包括5個基本要素: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審查性。為保證信息與網絡安全,醫院必須建立信息化圖書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內容涉及法規制度、組織管理、安全基礎設施、信息安全技術、安全人才培養等。
4結論
信息化對于醫院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它所具有的特點和優勢不但改變了圖書館傳統的館藏建設、管理理念和服務模式,也為醫院圖書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機遇。只有適應信息時代形勢發展的需要,加快醫院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步伐,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促進醫院醫教研發展和現代化管理的作用,從而為實現“強院夢”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劉陽,丁銀燕論圖書館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2(2).
[2]付立宏信息資源網絡化與圖書館服務創新[J].圖書情報知識,2000(3):6-10.
[3]黃萍,楊俊志利用網絡圖書館的特點做好醫院圖書館的工作[J].中華臨床醫藥雜志,2004,5(15).
[4]孫謙論專科醫院圖書館與知識管理[J].圖書館學刊,2005(2)27:129-130
[5]劉群信息時代下醫院圖書館服務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4(1):268-269
[6]張海波,黃鐵軍數字化圖書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研究[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4.
[作者簡介]孫奇(1981—),男,山東滕州人。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本科,現工作于棗莊市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