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冰
摘 要 媒體,即信息傳播過程中使用的平臺或載體。信息產業發展至今,誕生了各種優秀的媒體,除了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的媒體之外,還有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而誕生的網絡媒體。近幾年我國信息傳媒產業蓬勃發展,尤其是網絡媒體的飛速發展給傳統媒體造成沖擊的同時也帶來的新的發展機會。
關鍵詞 互聯網;網絡媒體;大眾傳媒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0-0056-01
互聯網是現代社會信息傳播的一種新型媒體,飛速發展的信息產業和互聯網技術持續沖擊著傳統大眾傳媒,被人們稱之為第四媒體的網絡媒體快速崛起,關注和研究網絡媒體,及網絡媒體對大眾傳媒的影響已經成為傳媒界的新課題。
1 大眾傳媒及網絡傳媒概述
1.1 大眾傳媒概述
根據傳播媒介的區別,人們把以紙作為媒介傳播的報紙、雜志稱之為第一媒體,以電波作為媒介傳播的廣播稱之為第二媒體,以電視信號為媒介傳播的電視稱之為第三媒體,以網絡信號為媒介傳播的互聯網稱之為第四媒體。
1.2 網絡傳媒概述
網絡傳媒是繼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后發展起來,且與傳統媒體并存的新興媒體,它包括了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這兩種信息傳播的基本方式,但突破了傳統大眾傳媒的框架。
2 網絡媒體的特點及優勢
2.1 促進輿論交流
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大眾傳媒在傳播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制約,以至于媒體和受眾不能準確的、盡情的表達自己觀點及看法。如報紙、雜志與讀者用過書信進行交流,不僅時效性不佳,而且不利于進行更深層的交流學習。廣播和電視往往可以通過熱線電話或者邀請嘉賓等方式進行更為直接的面對面談話交流,但是他們仍然受到時間、篇幅等限制,達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網絡媒體在這方面卻有著傳統媒體不可替代的優勢。在互聯網上面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文字或者語言交流,這種便捷、輕松的交流方式可以讓人們的交流更快速、更深入。傳統媒體的讀者和觀眾雖然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但受限于篇幅或播放時間,大多數人的觀點并不能被展示出來[1]。網絡媒體用戶卻可以將自己的觀點、見解發表到互聯網上面,也可以在網絡論壇上對時下新聞及社會現象和其他人進行深入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網絡媒體擁有高度的自由和開放的言論,以及強大的時效性,這些使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網絡媒體的言論自由、開放級時效性是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
有很多人有自己的觀點也敢于為自己的言論負責,但其觀點卻很難在報紙或廣播電視上刊登或播出,網絡媒體卻可以讓人們隨時隨地發表自己的言論及評論。當然,網絡媒體也不是也絕對的言論自由,對于欺騙級造謠等非法言論也是會觸犯法律,受到法律處罰的,所以每個公民也需要對自己在網上發表的言論負責,也有義務做到不信謠、不傳謠,配合相關部門抵制非法言論。
2.2 促進社會監督
網絡媒體可以幫助政府獲取更多民情民意,網絡媒體幫助建立了政府和公民之間交流溝通的渠道,這樣有利于促進社會輿論對政府部門的民主監督。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人們將新聞輿論看作僅次于立法,行政,司法的另一股強大力量。
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網絡輿論對于政府部門的影響越來越大,促使政府部門的工作更加公開透明,讓人民群眾及時了解事實真相。
2015年6月20日,南京市一輛寶馬牌轎車違反限速規定超速行駛,闖紅燈撞上一輛正常行駛的馬自達牌轎車,導致馬自達牌轎車當場解體,車內一男一女兩人被撞出車外,不幸身亡。事后人們第一時間將消息發布到網絡上,使整個事件的過程全部暴露在網絡輿論之下。人們通過網絡發表了自己看法和觀點,對其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了質疑,當地部門也在強大的壓力下,做出承諾,認真調查,及時發布官方通報,對人們的疑問也一一解答。通過這樣的事件,人們充分認識到網絡媒體的重要性,也能促使事件真相盡早為人們所知,將一些不負責任的謠言扼殺于搖籃之中。
3 網絡對傳統大眾傳媒的影響
3.1 影響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
互聯網所具備的信息傳播,言論互動的特點,幫助用戶構建了一個獲取信息,互動交流,參與討論的新平臺,人們在充分享受到網絡傳媒的自由和便利之后,對傳統媒體的諸多不便更加排斥。為了減少受眾群體的流失,甚至更進一步,吸引更多的群體,傳統媒體也在改變著自己的傳播方式。
傳統媒體從原來的以宣傳為主轉變為現在的以服務取勝。以往,傳統媒體的傳播者始終是主導,而受眾始終是被動接收媒體傳播信息的地位,人們雖然可以對信息和媒介做出自己的選擇,但這種選擇始終無法突破傳播者所限定的范圍[2]。以往,傳統的大眾傳媒常被定性為國家和政黨的喉舌,是國家輿論宣傳的工具,媒介掌握著話語權,傳播方式仍以“要我知道”的灌輸式宣傳報道為主。然而隨著我國的深化改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各種新興網絡媒體的崛起,人們擁有了更多獲取信息的渠道,繼而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和主動權,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也變成了“我要知道”。大眾傳媒的環境和受眾的需求隨之改變,傳統媒體只能改變原有的傳播方式,加強高質量信息服務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這樣才能使傳統媒體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3.2 影響傳統媒體的競爭方式
互聯網技術是現代大眾傳播媒體的重要媒介,媒體進入到網絡空間后,競爭的環境也隨之改變。首先,互聯網使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媒體在互聯網時代的競爭也有一個限定的區域擴大到了全世界,網絡媒體的發展不斷擺脫空間和時間的約束,人們突破了過去相對封閉的信息傳播空間,因此,傳統媒體由原來的互相瓜分既有市場的競爭方式向著往外擴張的競爭方式轉變。其次,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各種高新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媒體由于技術的原因,差距越來越小,單一媒體想要在競爭中獲得優勢擊敗對手難以實現,因此傳統媒體必須積極改變策略,由原來各自為戰,排斥其他媒體,轉變為各個媒體間積極展開合作,互相取長補短,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和優勢,使我國媒體在世界舞臺上也占據一席之地,擁有話語權。
網絡媒體所具有的自由、開放、互交等特點使其融合傳統大眾傳媒成為可能,傳統媒體,如報紙靠印刷,運輸傳播,廣播電視靠聲音、圖像信號傳播等,均是以獨立的方式運行,不能與其他的媒體相互之間轉換,也無法兼容,而網絡媒體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使各種傳播方式在同一平臺同時存在,且可以互相轉換、兼容[3]。人們通過網絡可以實時進行文字交流,語音聊天,視頻通話等,還可以通過社交軟件分享各地新聞咨詢、社會百態,在論壇討論時政、生活等,用娛樂軟件點播娛樂節目,這促使各個媒體通過互聯網逐漸的相互融合。湖南衛視旗下的軟件“芒果TV”市場動作不斷,努力尋求與網絡媒體的融合發展之路,這就是網絡媒體快速發展下,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相融合的寫照。
4 結論
進入互聯網時代后,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必然對傳統大眾傳媒造城一些沖擊,對于傳統媒體而言這也是一次向著更廣闊空間發展的機會,傳統媒體應該努力創新,適應受眾的需求變化,與網絡媒體積極融合,為人們的便捷生活繼續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仝榮才.大眾傳媒時代的網絡文學出版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4):38.
[2]李娜.網絡傳媒對大眾音樂傳播的影響[J].中國地市報人,2015(Z1):75-76.
[3]王繼發.大眾傳媒對社會文化構建的消極影響及對策[J].新聞界,2013(2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