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茹
身韻作為一個優秀的舞蹈作品最基本的組成元素,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古典舞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古典舞從身韻、單一動作到完整的舞蹈劇目都講究“精”“氣”“神”,而這里所說的“氣”,便是舞蹈中的氣息。
中國古典舞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以它獨特的風格在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文化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它是以中國的戲曲和武術作為文化審美基礎和動作載體,再根據中國舞蹈美學以及當代人的審美特性,借鑒吸收外來舞蹈的有益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點的舞蹈類別。
一、身韻與氣息
(一)身韻
身韻單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便是身法與韻律的意思,一是講求外在的身法技巧,或如行云流水般流暢舒展,或剛健有力、干凈利落,閃轉騰挪之間無不體現了古典舞的外在美。其次講究的便是內在的身體韻律,由內而外帶動全身每一個細胞,這種內在的美充斥在每個舞蹈動作中,使舞蹈不再干枯無味,一提一沉、一顰一蹙間將舞蹈內部的感情表達得十分精準,二者相輔相成互不可缺。
(二)氣息
這里所謂的“氣息”就是指人體身理上的呼吸,由丹田發力自下而上直至身體的每一個關節。氣息貫穿每一個晃手,每一個亮相,對于一個成功的劇目來說不僅要靠舞者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外在的舞姿形態,更是要表達舞蹈的內在感情,要給舞蹈注入生命力,舞者只有在氣息、意念的引導下完成的舞蹈才能活起來,才能達到“心神并練”,也能更好地表達舞蹈的思想情感。
二、古典舞中氣息與身韻的關系
(一)氣息在身韻中的主要表現形式
氣息在身韻中主要有四種表現形式,分別是:吸氣、屏氣、提氣和呼氣。一般舞蹈動作都是由吸氣和提氣開始的,意在將人體重心提起來,也就是所謂的“起范兒”,比如身韻中“提”的起范兒;屏氣一般多用于人體肌肉在瞬間收緊或者瞬間停頓的時候,比如身韻中的亮相;呼氣則是多用于配合吸氣,在動作的銜接變化時,巧妙地放松身體轉換呼吸。由此可見,在古典舞中一般吸氣和提起時舞者的姿態是起、向上提的,呼氣時舞者的姿態則是落、向下沉的。
(二)氣息在身韻中的具體表現
古典舞中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想要表達出來都離不開氣息的變化,所有元素中所用到的力都是通過氣息的轉換來控制的,氣息無限延伸出去帶動力無限延伸,屏氣時也同樣是動作的瞬間收緊停頓,人體的氣息順著發力點貫穿始終,控制著“力”度。比如身韻中的“提沉”就和人體的呼吸是一樣的,遵循古典舞里的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提先沉,提是在沉的基礎之上吸氣,感覺氣從丹田發力,彎曲的脊椎由氣的帶動一節一節慢慢直立起來,氣息經由脊柱一節一節向上直至頭頂無限延伸出去。沉是通過呼氣使得氣息下沉,也是一樣的由丹田發力吐氣,脊柱從直立一節一節的彎曲形成胸部微含、身體微曲的狀態。
三、氣息在身韻中的運用
在古典舞每個身韻練習中無不運用到了人體的氣息變化,比如云間轉腰、風火輪、臥魚、波浪腰、燕子穿林等,下面簡單地通過以下兩個例子來初步研究氣息在具體舞姿和身韻中的運用。
(一)以云間轉腰為例
該舞姿是將提沉、沖靠、含、腆、移等動律元素集為一身,并將其串聯起來,形成了以腰為軸而進行的橫向水平畫圓的路線的動作,它是古典舞中一切平圓動作的基礎,也是古典舞風格的集中表現。在云間轉腰舞姿的練習中,需要將各種身韻的元素融會貫通,在每個動作進行時配合呼吸的運用,才能使動作流暢連貫,線條更加優美。
(二)以風火輪為例
比如在男子獨舞《棋魂》中舞者對風火輪的運用就特別具有代表性,舞蹈所表達的是一位鐘愛下棋的人在對弈時的投入和癡迷,以及棋逢對手巔峰對決的緊張狀態,在整個舞蹈中動作的幅度運用上非常好,舞蹈中的風火輪也有快有慢,快的風火輪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展現出了風火輪的快,從視覺上形成了一個火輪在轉的樣子。因此,可以進一步肯定,人體的氣息使得舞者的動作更加流暢,從而可以更好地表現舞蹈的情感,在中國古典舞身韻中氣息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四、氣息在舞蹈中的運用
古典舞女子獨舞《點絳唇》展現了一個深院大家閨秀在等待外出的丈夫時的憂傷與無奈,主要是將人物情緒與豐富的表情作為另一種語言向我們講述了女子的心事,整個舞蹈中雖然技巧不是很多,但是飽滿的人物形象卻讓人過目難忘,她的喜悅、她的悲傷和她的猶豫、期盼表現得淋漓盡致。與此同時,作者在整個舞蹈表演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展示出了古典舞中特有的身形動律,體現出在一部舞蹈中身韻運用的重要性。身韻在中國古典舞中的運用幾乎隨處可見,通過舞者喜悅地奔跑、飛快的碎步、無法控制的悲傷、失落的惆悵等我們都能清楚地看出舞者或悠長或短促的呼吸。
五、氣息訓練的必要性
經過之前不斷地舉例論證,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個舞者在舞蹈的時候會合理地運用氣息是多么重要。初學舞蹈的人由于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氣息的訓練,因此,在他們跳舞的時候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在舞蹈中運用氣息和不運用氣息的巨大差別,就簡單的舞蹈小組合來說,如果不運用氣息,那么看起來和廣播體操完全沒有區別。跳舞不只是為了模仿而模仿,單純的模仿不能被稱為舞蹈,所以,如果在之后學習舞蹈的過程中不加以氣息和身韻的訓練,沒有意識到氣息在舞蹈中的重要性,那跳出的舞將會沒有任何美感可言。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典舞講求的不只是外在的舞姿優美,更重要的一點是內在的神韻,如果在舞蹈中沒有身韻的填充就是沒有了舞蹈的靈魂,只是一副空的花架子,就像我們必須先學會走路才能開始跑步是一樣的道理,運用氣息就像是練習走路,為跑步打下基礎。準確理解古典舞中氣息和身韻的關系,并且運用氣息與身韻將舞蹈情感完整表達出來,這是我們學習和研究中國古典舞中身韻運用的意義所在。
(咸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