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艷兵
隱喻研究是認知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隱喻除了可以用文字符號表達,也可以用其他符號模式來表達。本文以多模態隱喻為理論依據,以2014年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為例,從對內和對外兩個維度分析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的創作意圖,說明俄羅斯通過凝聚國家精神力量實現強國復興夢想的政治訴求。
一、多模態隱喻在國家形象塑造中的理論價值
模態,簡而言之是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人有五種基本的感知渠道,從而構成了五種不同的交際模態。至于隱喻,它“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段,而且是人們感知世界,認識世界,對周圍世界進行概念化的手段”。隱喻除了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修辭方式外,還體現了人類的認知方式。多模態隱喻的概念由Charles Forceville第一次提出,他將隱喻分為單模態隱喻和多模態隱喻兩種:單模態隱喻是指包含圖片隱喻、視覺隱喻、聽覺隱喻等其中任何一種形式,而當同時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隱喻形式時則構成了多模態隱喻。與單一的文字隱喻相比,多模態隱喻表達方式更多樣,傳遞出的信息更豐富,給人的印象更直觀、深刻。
國家形象是國家綜合實力的一部分。一個國家的形象塑造,除了借助語言文字外,通常還通過各種媒介及其所特有的符號來(如聲音、影像等)實現。大眾傳媒中對國家形象特征的表達經常呈現出多模態的特點,且國家形象的表征不僅僅是這些符號的直接意指,更多的時候是通過隱喻所傳達的含蓄意指。因此,研究如何通過借助多模態隱喻來成功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二、利用多模態隱喻概念從索契奧運會開幕式看俄羅斯國家形象塑造
現代奧運會作為一項大型國際賽事無疑是樹立、傳播國家形象的良好渠道,因而常常被作一個國家面向世界的形象廣告,俄羅斯就將2014年索契冬奧會作為塑造國家形象的重大工程,開幕式更是這項工程的重中之重。國家形象戰略目標包含對內凝聚人心和對外樹立形象兩個維度。索契奧運會開幕式也是從這兩個維度來構建俄羅斯國家形象的,這兩個維度表達的內容和目的主要是打造民族國家認同和描繪強國復興夢想。
(一)對內凝聚人心
從歷史傳統看,俄羅斯人從來不缺乏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但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的衰落后,俄羅斯民族的自信心遭受嚴重打擊。2014年,俄羅斯很好地抓住了索契冬奧會這一契機,成功實現了凝聚國家精神力量的目標。在這一維度上,索契冬奧會開幕式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塑造俄羅斯的國家形象。
1.三十三個俄文字母詮釋民族自豪感。開幕式以詮釋俄語字母短片揭開帷幕,短片以俄語三十三個字母為序歷數俄羅斯引以為豪的歷史人物與事件。短片中的每個字母都引出一個單詞,每個單詞代表的都是在俄羅斯及世界科學與文明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人物。這個短片隱喻了俄羅斯在人文、自然科學領域對人類文明做出的卓越貢獻,也道出了俄羅斯歷史的久遠與強盛,從而彰顯俄羅斯整個民族的力量和智慧。
2.放風箏的小女孩。開幕式舞臺表演最開始,是小姑娘柳波芙在夢境中飛翔,俯瞰廣袤的俄羅斯大地,以此向世界人民展示俄羅斯的典型地理和人文景觀。柳波芙這個名字在俄語里的意思是“愛”,因此小姑娘在這里是愛的化身。柳波芙在俄羅斯上空以愛的視角俯瞰大地,也就是在高聲贊頌俄羅斯人最引以為傲的廣闊國土。跟隨著小姑娘的視角,俄羅斯民族的豐富性與獨特性也躍然紙上。觀看者首先在視覺上受到強烈的刺激,進而被俄羅斯國土的遼闊與景觀的壯美所感染,俄羅斯民族內心的愛國主義情感自然隨之迸發。
3.無伴奏國歌。國歌演奏歷來是各屆奧運會開幕式必不可少的儀式,而索契冬奧會開幕式俄羅斯國歌演奏的特點在于無伴奏人聲高唱。演唱國歌的是具有600年歷史的斯瑞坦斯基修道院唱詩班。與此同時,閃耀“藍白紅”國旗三色的LED模擬燈光組成國旗的形狀與其相呼應。聽覺、視覺模態共同作用,相得益彰。唱詩班合唱團,俄羅斯國歌以及國旗在這里分別代表著宗教和俄羅斯。整個演唱將國家崇高感、宗教神圣感、民族自豪感三者融為一體,有力地激發起國民榮耀感和使命感。
(二)對外樹立形象
對外宣傳工程的重要部分是對外樹立積極、正面的國家形象,突顯俄羅斯民族強大的實力以及強國復興的決心。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演出以俄羅斯夢想為主題,將回望歷史作為敘事主線,同時以莊嚴崇高的音樂烘托俄羅斯帝國的強大昌盛,彰顯俄羅斯實現國家復興的雄心和斗志昂揚的自信。
1.歷史短片的敘述策略。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是在各國運動員入場完畢后,以短片的形式給世界人民展示俄羅斯從古至今悠久深厚的歷史。歷史短片以時間先后為順序,主要選取伊凡四世推翻韃靼統治、彼得大帝學習西方先進制度、二戰后蘇聯迅速恢復生產實現高速發展三個典型階段。這個歷史短片不單向世界展現了俄羅斯悠久的歷史以及各階段的發展狀況,更重要的是以借古喻今的隱喻方式,映射出當今俄羅斯國家復興的強烈訴求和歷史必然。
2.三駕馬車后的童話世界。歷史短片后開幕式舞臺是大地被冰凍的情景,隨即出現搭載“太陽”的三駕馬車。三套馬車是俄羅斯人的傳統交通工具之一,它最大的特點是速度快。這里以載著“太陽”飛奔前進的三套馬車來隱喻俄羅斯一直載著希望快速發展。隨后,“太陽”將寒冰融化,由充氣道具構建的莫斯科七姐妹龐大建筑群和演員一起形成一條“巨鯨”出現在舞臺上。整個舞臺瞬間繽紛起來。在這一部分,聲音、圖像與舞臺表演相結合,視覺隱喻、聽覺隱喻與圖片隱喻一起表現了俄羅斯帝國時期的強盛,充分彰顯俄羅斯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突顯了俄羅斯強國復興的夢想。
3.文藝表演舞臺風格。開幕式文藝表演的舞臺造型采用至上主義風格,即主要采用幾何形構圖,色調單純。在至上主義里黑色表示至高純粹,紅色表示充滿活力。索契冬奧會開幕式上縱橫交錯的鋼梁也源自至上主義奠基人馬列維奇的作品,舞臺燈光及交錯的鋼梁都采用紅色調。這一單純明亮的舞臺色調給人視覺上強烈的沖擊,有效地傳達出了俄羅斯人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民族形象,高大壯觀的鋼梁以抽象的藝術方式勾勒出俄羅斯上升期的雄偉氣象。
4.文藝表演的音樂配樂。在文藝表演配樂方面開幕式選用了鮑羅丁歌劇《伊戈爾王》、施尼特凱的《第五大協奏曲》等民族特色濃郁的史詩交響樂。古典音樂在俄羅斯的文化和歷史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開幕式舞臺表演以史詩交響樂為背景很好地烘托了莊嚴宏偉的氣氛,利用聽覺模態上隱喻俄羅斯歷史悠久、神圣高大的國家形象。
三、結語
本文以多模態隱喻為理論框架,以2014年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為對象,從對內凝聚人心和對外塑造形象兩個維度,對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如何利用多種模態傳達信息展開論述。2014年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經過符號的生產、分配、理解等一系列的轉換,根據所要表達的主題和傳達的訴求選擇不同的模態,利用各種典型的文字、形象、聲音、視頻等來投射更多內在的含義,成功地實現了俄羅斯民族對國家認同的強化,對外也展示了有著悠久歷史的大國重新崛起的姿態。多模態隱喻有效彰顯了開幕式作為國家形象塑造重點工程的創作意圖,也表明多模態隱喻的研究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