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男
吉林市昌邑區電商扶貧服務中心日前落戶淘寶特色中國吉林市館。
45歲的曹榮華是吉林市昌邑區孤店子鎮孤家子村的稻農。3月23日,她穿著紅色的風衣,興沖沖地趕到市里的淘寶館聽電商課。
當天,昌邑區有9個鄉鎮的100多位農民創業者,聚在市淘寶館三樓的會議室,聽了電商大講堂的課。
“經常上網的舉個手”、“經常使用手機上網的舉個手”、“經常上淘寶購物的舉個手”……市小懶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森在課堂上向農民朋友介紹了他們開發的“精準扶貧項目電商平臺”項目。
曹榮華告訴記者,她聽了電商課,了解了線上銷售的好處。她打算學完全部的18期課程培訓,自己開個淘寶網店,賣大米。她說:她辦的吉林市華瑞米業有限公司包了200公頃水稻,生產意禾田品牌大米。以前,她們都是背著電飯鍋在全國各地跑銷售,銷量還算可以。但最近兩年,線下銷售出現了瓶頸。這讓她覺得只會種好大米,卻不懂互聯網銷售,是不行的。她此次來聽課,就是要尋找網上銷大米的渠道,讓自己的米銷售到全國各地。
昌邑區相關人員介紹:他們的農民電商培訓課,每月將開講兩批次,培訓人員要覆蓋左家、樺皮廠等各鎮的80個行政村。為這些立志創業的農民開的課程也已經定好,分別是:“農業+互聯網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電商農產品標準化建設”等18個電商專題,另外還有果蔬種植技術和畜禽養殖技術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