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誰沒有夢?夢,就像一個魔術師,能幫助你讓原來還是幻想的東西成為真實!如果你還沒有過一個屬于自己的夢,那么,你的人生未免也太過乏味了。”已經記不起這是哪位哲人的點撥了,只是在初識周建民時,腦海中突然閃出的念頭,好像很自然地就與周建民的人生聯系在了一起。
周建民,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淮海集團一名普普通通的工具鉗工,用自己高尚純潔的夢想演繹了當代兵工人敢于吃苦、敢于創新、甘于奉獻的夢想與情懷,成為兵工行業的一面旗幟。
1980年,與大學失之交臂的周建民選擇了長治技工學校,1982年,周建民從長治技工學校畢業,進入當時年輕人向往的惠豐廠。他想既然做不了高材生,那就做工人中的佼佼者。
一開始,他是一名車工,但他工作細心、精益求精的良好品質被師傅們所發覺。在師傅們的推薦下,他進入了對工人素質要求較高、考核比較嚴格的工模具車間,成了一名量具鉗工。令他沒想到的是,從那時起,這三尺工臺一站就是三十多年,虎鉗、正弦規、扭簧比較儀……成了他三十多年的人生伴侶。
白天,周建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師傅,孜孜不倦地學習技術。晚上回到家,他經常挑燈夜戰,抱住那些買來的、找來的技術書籍進行理論“充電”。星期天,書店就是他最喜歡的地方,他工資的一大部分都奉獻給了書店。工作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惑和難題,他都喜歡從書本里找到答案。這個習慣,或者說這個愛好,他一直堅持到現在。
有人粗略地統計過周建民看過的書,親自購買、借閱過的書達到1000本,如果將這些書堆起來,高度有20米。20米對于一個測量高度而言,并不算高,但對于一個鉗工來講,20米代表著一份執著、一份信念、一份堅持,彰顯的是一種精神。
周建民懷揣著夢想,一步步努力著,他用這份堅持迎來了自己“技術的春天”。
一次,國家某重點核心項目一套量具任務交到公司,這套量具要求比較高,尺寸精度、對稱度要求微米級(一根頭發絲的1/60約為1毫米),角度要求秒級(1秒等于1/3600°)。
量具是產品的“先行官”,量具不過關,要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幾乎是不可能的。精度達到微米級,要連續幾小時地加工,這樣苛刻的條件,在大多數人看來極其枯燥且難度極高,但對周建民而言,他卻喜歡這樣的挑戰。因為對他來說,每接受一項任務都是一種鍛煉,每完成一次任務都是一種成長。
在三尺工作臺前,周建民日復一日地琢磨著、研究著,他把創新精神融入到攻堅克難之中,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根據量具生產中有圓形、塊形、不規則形等形狀各異和大小不等的情況,通過長期摸索,周建民研究出一套量具生產的簡便方法——“周建民專用量規高效加工檢測法”;采用增加輔助基準、通過平板打表、間接測量的方法進行加工,使檢測零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均達到了98%;后來他再次創新推出了“第二基準法”,將各種費時費力、效率低的單件加工進行連接組合,整體磨削、整體研磨,再次推出“整體研磨法”、“冷熱配合法”、“同一中心打表勾表法”和“反向研磨法”等創新方法。他所創新的一系列工作方法在公司得到了大力推廣,為企業帶來了豐厚的效益,并被公司以他個人姓名命名為“周建民操作法”。
在主持“降低專用量規制造成本,提高專用量規耐用度”創新工作時,為提高專用量規耐用度,周建民以不可調式組合量規、整體式卡規作為突破口,經過50天的連續摸索試制,采用定位塊斜面漲緊和端面壓合的方式,加工制造出15套合格工裝,得到使用單位的充分肯定。這項改進將專用量規的耐用度提高了30倍以上,每年可為公司節約制造費用300余萬元,并成功取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他成為公司第一個取得專利、第一個以個人姓名命名操作法的技能人員,這在軍工行業是非常少見的。
工作30多年來,周建民憑著一股鉆勁,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先后承擔并參與完成12600余項量具加工任務,完成公司級關鍵項目5600余項,在山西省國防科技系統獨樹一幟,多項成果填補了超大量具制造史上的空白。30多年來,他的創新成果達到1000余項,平均10天左右就有一項創新成果從他手中產生,創造價值累計達到3000余萬元。其中解決國家重點高新項目量具擋手關鍵項目50余項,“基準轉換法”、“調節式專用量規改進”、“某產品演練項目加工工藝改進”、“大型量規加工工藝改進”等20余項創新成果分別獲得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山西省國防科工辦的表彰獎勵。
長期的學習和鉆研使周建民在鉗工操作技能方面不僅成為公司的行家里手,而且在山西省和兵器系統也頗有名氣。2008年10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職工技能大賽表彰大會上,周建民戴著大紅花從公司領導手里接過“中國兵器集團創新一等獎”的獎杯和10000元獎金。這是“周建民專用量規高效加工檢測法”在傳統工藝中推廣運用價值的最好體現。
作為山西軍工的優秀技能工人代表,周建民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第十屆“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國防郵電工會崗位創新能手”稱號、“山西省勞動模范”稱號、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職業技能大賽技能創新競賽成果一等獎、山西省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優秀共產黨員”以及“惠豐功臣”稱號等殊榮。2011年以其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為全國首批50家獲批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12年5月,在山西省召開的全省十八大代表選舉大會上,周建民當選十八大代表。2014年,周建民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個人”稱號,2015年榮獲中國兵器“最美兵工人”稱號,2016年3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第二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上榮獲提名獎,這在他榮譽榜上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多年來,周建民堅持將自己的所學、所知、所長無私地傳授給工友和徒弟。他的徒弟們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已經成為淮海集團乃至軍工戰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迸發出“周建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