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歲首燃“戰”火,群英匯聚齊亮劍。1月17日上午,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主辦的“桔燈杯”首屆全國物探技術(電磁法)大比武在北京舉辦,來自全國12支代表隊的專業技師各顯身手、盡展風姿。在“理論+辯論”的刀鋒筆影中,比真知、亮絕活,盡展物探技術之風采。最終,由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牽頭組建的山西代表隊以大比分的絕對優勢在四輪比賽環節中以四個單項第一名、一個單項第二名、一個單項第三名的成績,奪得團體桂冠,并以其超強微信人氣和精湛技術水準,獲得團體“最佳人氣獎”以及個人“最佳表現獎”等3項大獎,成為首屆大比武的最大贏家。
精心籌備 一往無前
全國物探技術大比武的訊息最早傳到山西是在2015年11月27日的山西省地球物理年會上,參加會展的北京桔燈勘探有限公司銷售人員宣布了進行首屆“桔燈杯”全國物探技術(電磁法)大比武的消息,并正式邀請山西省地球物理學會派隊出戰,山西省地球物理學會經過研究決定由物測院牽頭,開始籌備組建山西省代表隊。
山西省地球物理學會會長劉鴻福和物測院院長張胤彬都非常重視這次比賽,經過初步研究與推薦,在12月中旬正式宣布山西代表隊由5名參賽成員組成,分別是物測院工程物探處張富明、馬玉龍,山西省地質調查院余傳濤,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王鶴宇和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第三勘查院朱洪瀟,隊伍領隊由物測院王潤福、李蓮英擔任。
按照主辦方的要求,參賽隊需要提供兩項資料:參賽隊員的視頻簡介和參賽代表隊的成果展示。由于參賽隊員本來就是單位的骨干,平時工作繁忙,只能抽出業余時間來準備兩項材料,并且因為涉及到各單位的形象,很多單位非常重視,所作材料需要多重審核,等到參賽隊員所提供的材料全部集齊已經是1月13日深夜,距離正式比賽只剩下3天時間。
精準布局 一錘定音
“勝利會師”后,抓住有限的時間部署戰略戰術成為大伙的首要任務。5位隊員圍坐在一起,人手一份評分細則,認真探討每一環節應對方法。馬玉龍制作的選手參賽視頻簡介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并在下午的會議間隙在會場內循環播放。接下來便是張富明負責的參賽隊成果展示,這一環節由于涉及直接評分,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這一環節每個參賽隊只有5分鐘的時間,而山西隊涉及的4個單位由于以往工作成果豐碩,所提供的材料也自然相當豐富,涉及到多種方法、多個領域,每個單位的成果甚至都可以獨立成為山西代表隊的成果,在短短的5分鐘之內如何優中選優,遴選出最經典、最能代表山西隊的成果呢?最終,他們定下了8個經典案例并重點講解其中3個,團結注定讓山西隊在這次比賽中不同尋常!
1月16日,在分析了諸多利弊后,山西隊初步確定制作視頻進行成果展示。
精細作戰 斬獲桂冠
1月17日,比賽正式開始。山西隊是賽場中唯一一支隊員身著正裝的代表隊,良好的氣質與形象一出場便給人耳目一新、舍我其誰的感覺!首輪比賽過后,山西隊徹底拉開了與第二名的差距!
第一輪三局比拼過后,帶著巨大的優勢,身著正裝的山西隊立馬成了整個賽場的焦點,午飯時分,多位工作人員和評委遇到山西隊都贊不絕口!根據前一天制定的方針,針對當前的政策和評分規則,山西隊基本確定放棄下午的搶答環節,“不去冒險!進入前六!主攻辯論賽”。山西隊戰術正確,位居次席順利進入六強參加辯論賽。
第三輪,山西隊再次抽到第一輪出場,對手是實力不俗的浙江代表隊。在經過雙方唇槍舌戰后,山西隊以絕對優勢橫掃浙江隊挺進三甲。由于此次比賽前三甲參賽隊的隊員將獲得赴美考察的獎勵,山西隊從領隊到隊員瞬時激動萬分。
最后一輪是“一錘定音”,主要考察5位隊員各自的能力,最終將每一位隊員的分數加入團隊分數中。來自物化院的王鶴宇在首輪得到19分幾近滿分的高分奠定領先優勢之后,其他4位隊員沉著冷靜、表現穩定,每人都拿到10分以上的分數,穩扎穩打,發揮出了集團作戰的優勢。
經過一天緊張激烈的比拼,最終山西隊以領先第二名70分的絕對優勢獲取此次全國物探技術(電磁法)大比武的桂冠,天津隊和吉林隊分列二、三名。與此同時,山西隊憑借在微信投票中的優勢,獲取了團體“最佳人氣獎”,山西隊中來自物測院的馬玉龍憑借在辯論賽中超強的發揮獲得了個人“最佳表現獎”的榮譽。整個系列賽中,山西隊獨攬三項大獎,成為最大的贏家!
精湛技藝 任重道遠
比賽結束后,沒有熱烈的慶祝,沒有太多的依依惜別,短暫的3天,臨時搭建的隊伍在強手如云的12支隊伍中最終勝出,各種辛苦與激動縈繞隊員心中。而作為牽頭單位,物測院派出的兩位隊員不負重托,面對重重困難,出色地完成了物測院和山西省地球物理學會交付的各項任務,帶領著山西隊創造了一個屬于山西物探人的榮耀。
1月18日凌晨1時,華燈依舊燦爛,濃重的夜色中飄著雪花。選手們陸續離去,工作人員正在整理現場,各房間的燈漸次熄滅。這是結束,更是新征程的開始。山西代表隊也將載著收獲、帶著信心,開始新一天平凡而忙碌的工作,風雨兼程,不斷前行!
他們永遠在路上……
新能源助力貧困村脫貧
二月的晉城,春寒料峭,高平市北詩鎮野溝村內卻熱鬧非凡,除了猴年春節的喜慶外,作為高平市光伏發電整村推進示范村,“光伏發電+蔬菜大棚”的脫貧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目前,野溝村高低壓線路及變壓器擴容全部改造完成,一塊塊整齊的太陽能電池板已在部分村民的屋頂上安裝完成,蔬菜大棚的土建工作也已經開始動工。據了解,野溝村將安裝45個5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和1個15千瓦的村集體發電站,建設20棟日光溫室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待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5千瓦的用戶每年收入可達到7000元以上,第二年可收回成本,同時種植蔬菜大棚可以有效化解剩余勞動力,進一步促進村民增收。
“冬季行動”開展以來,高平市以“精準扶貧、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為總要求,以穩定脫貧為目標任務,以產業項目為重要抓手,集中優勢力量,對全市10個貧困村開展了“光伏發電+”精準扶貧攻堅工作。
高平市現有12個貧困村、3200多戶貧困戶、10500余貧困人口,其中野川鎮溝南村、圪臺村為采煤沉陷區整體移民搬遷村,寺莊鎮李家河村、蘆家峪村、河泊村、建寧鄉馮莊村、北詩鎮野溝村、米山鎮窯棧村、石末鄉西瑤村、東靳寨村、原村鄉西坪村、神農鎮西坡上村10個貧困村為產業項目扶持村。為幫助這10個貧困村形成主導支撐產業,實現集體經濟破零,高平市結合這10個貧困村的基本情況,下功夫找準貧困原因,因村施策,制定了以“光伏發電+”為主的脫貧措施,進而帶動貧困村設施蔬菜、特色養殖、經濟林種植、農家樂等產業項目的統籌發展。
在推進“光伏發電+”中,高平市以光伏發電為重要抓手,采取了“企業+銀行+農戶”的方式,扎實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安裝。其中高平市與山西融高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進行了合作對接,對這10個貧困村的貧困戶安裝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再利用村集體的房屋安裝集體發電站。為解決貧困戶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資金問題,高平市還與晉城銀行進行協調對接,貧困戶可通過向晉城銀行貸款的方式,解決安裝資金問題。同時為確保電網并網的暢通,高平市電業局將對10個貧困村進行統一的高低壓線路改造和變壓器擴容。
據了解,在北詩鎮野溝村的帶動下,9個貧困村也結合各村實際,依托光伏發電,制定了具體的“光伏發電+”產業脫貧項目。寺莊鎮李家河村制定了“光伏發電+煤矸石磚廠項目+黃梨提升項目”,安裝60戶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建設了一座年產6000萬塊煤矸石磚廠,種植玉露香梨與晚秋黃梨。河泊村制定了“光伏發電+香菇基地+老黃梨”項目,安裝70戶分布式發電站,對村里的52棟蔬菜大棚進行改造,種植香菇,同時對老梨樹進行改造,引深黃梨深加工項目,提高黃梨增加值。蘆家峪村和建寧鄉馮莊村依托光伏發電制定了“光伏發電+經濟林種植”項目,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進行中藥材及果樹的種植。米山鎮窯棧村結合養羊傳統,制定了“光伏發電+特色養殖”項目,當前4棟羊舍主體完成,已引進50只種養,預計明年可引進600只。石末鄉西瑤村與東靳寨村,制定了“光伏發電+生豬養殖”項目,將光伏發電板安裝在養豬房房頂,在并網發電的同時發展養豬,讓貧困戶脫貧致富。原村鄉西坪村依托種植香椿和香菇的地理優勢,制定了“光伏發電+特色種植”項目,重點解決貧困戶的就業和增收問題。神農鎮西坡上村開展了“光伏發電+農家樂”的脫貧項目,在53戶貧困戶的房屋上安裝發電站,同時依托羊頭山旅游線路,進行旅游產品的開發,開設農家樂和采摘園,實現村民的雙豐收和貧困村脫貧的多元化發展。
目前,10個貧困村的“光伏發電+”項目已開工建設,以關鍵時間為節點,加快向前推進,確保今年年底廣大貧困戶及農戶通過“光伏發電+”項目可直接受益。據了解,實施光伏發電項目,可享受山西省、晉城市每瓦補助3元的安裝費,其中貧困戶還可享受高平市政府一次性每瓦再補助1元的安裝費。同時進行規模設施蔬菜種植、生豬養殖、特色養殖、經濟林種植、開設農家樂等也將享受不同程度的資金補貼。
“光伏發電”作為一種綠色環保的發電方式,既能滿足家庭自用,還能把多余的電賣給國家。高平市的“光伏發電+”項目讓這里的農業插上了現代科技的翅膀,讓更多的老百姓親眼見證獲益于新能源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