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居民投資理財的必要性
(一)負利率趨勢明顯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我們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我國居民的收入也隨之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是物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特別是在2007年之后更是如此。在2007年之后,我國的CPI指數大幅度上升,該指數能夠衡量通貨膨脹的程度。如果CPI指數是負值,那么就表示通貨緊縮,如果CPI指數是正值,那么就表示通貨膨脹。所謂的負利率,并不是說存款利率為負值,而是說物價指數上升幅度遠遠大于銀行利率上升幅度,這就表示居民把錢存放在銀行,利率實際上為負值。這里必須引入實際利率,實際利率相當于名義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差。最近幾年,銀行名義利率在下降,而通貨膨脹率卻是在上升,導致實際利率為負值,從而在實際生活中出現了負利率的情況。
(二)費用支出比例加大
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針對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改革,該項改革的結果就是居民費用支出比例加大,生活負擔加劇。
對于我國居民來說,住房算是一項最基本的需求,而且這項需求相對于衣食行來說金額要高出很多。在過去,我國居民住房大部分都是由國家統一分配,即使沒有分配到房子,單位也會有免費的宿舍可以居住,即使不免費,那么租房的費用也非常的低廉。但是隨著住房制度的改變,我國大部分居民都需要自己購買住房,而最近幾年,我國各個城市的住房價格大幅度上升,很多居民需要花費大半輩子的存款才能夠按揭買房。就國際平均水平來說,房價差不多是家庭年收入總額的4-6倍,但是在我國這個倍數卻是10倍。
除了住房制度改革之外,還要醫療制度的改革。現階段,我國醫療方面實行的是醫療保險制度,這些制度規定個人醫療保險賬戶由國家、單位以及個人三方一起繳納,本意是減輕我國居民看病的負擔。但是,在最近這十幾年的時間內,居民收入上漲幅度遠遠小于醫療費用的上漲幅度,這就使得人們依然在醫療方面存在困難。
除此之外,就是教育費用所占收入的比例也在加劇。每一個家長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所以總是會竭盡全力的讓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雖然說我國實行了義務教育,免去了初中、小學的學費,但是如果想要子女更加的優秀,那么各種課外輔導班,各種才藝也不會落下,更有甚者還會送子女出國或者是前去國際學校入讀,這里并沒有免去學費。可以說,培養一個孩子成才,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畢業的這19年時間,需要花費幾十萬。
(三)失業風險加劇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所面臨的競爭非常的激烈,所以經常會有一些企業因為經營不善而面臨倒閉;還有一些企業雖然經營狀況良好,但是為了減少支出而選擇裁員。再就是最近幾年國際經濟形勢不好,所有的這些情況都會導致我國居民失業。失業就相當于失去了經濟來源,如果無法實現再就業,那么將會導致生活困難。
二、常見投資理財工具
(一)存款
對于我國的居民來說,最常用的投資理財的工具就是存款,把自己的錢存到銀行,定期取出獲得一定的利息。銀行存款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相對于其他投資理財工具來說,風險非常的小,變現能力非常的強,雖然說有定期存款,但是也能夠選擇提前支取。還有一點,我國知名銀行的分行散布在全國各地,無論是存錢還是取錢都非常的方便。不過銀行存款也有其劣勢,收益非常的低,而且最近幾年還出現了負利率的傾向。
(二)股票
股份有限公司會發行股票,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能夠成為該公司的股東,并且還可以定期收取股息,獲得分紅。對于投資者來說,想要利用股票產生收益,一方面可以獲得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紅,另外一方面,隨著時間差異,股票的價格會發生變化,買賣之后會有一個差價。股票這種投資理財工具,存在一個劣勢,那就是收益不確定,風險比較大。但是股票也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如果獲得收益,收益數值非常的大。
(三)債券
當投資者購買債務人出具的債券之后,就成為了債務關系之中的債權人,能夠在一定時間內獲得利息,并且到期之后還可以收回本金。通過債券這種投資理財工具,投資者也能夠獲得收益,收益可以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利息,另外一個則是通過買賣債券賺取差價。債券的利息相對于銀行存款的利息來說是比較高的,而且獲得的利息還不需要繳納稅款。債券的優勢在于風險不是很大,如果是購買國債的話,那么風險基本上為零。當然了,債券變現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差,但是要比股票強。
(四)基金
所謂的基金指的是專門的基金管理公司把來自于投資者的數額比較小的投資匯集在一起,統一進行投資理財。通過投資獲得的收益,除了支付稅費以及基金管理公司的服務費用之后,全部歸還給投資者。利用基金這種投資理財工具,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專家幫忙進行投資理財,而且還可以化零為整,選擇的投資方式更加多樣化,不用擔心受到金額的限制。
(五)保險
保險也是一種投資理財的工具,相對于其他類型的投資理財工具來說,保險比較特殊,因為具有防護性,可以說其既是一種投資理財的工具,也能夠起到保險的作用。購買保險,一般來說是為了解決重大花費,這個重大花費指的是在疾病、意外等方面的花費。有了保險,投資者能夠避免受到財產損失的影響。在最近這些年,我國的各大保險公司已經開發出了很多品種的保險,不單單有意外保險,還要儲蓄保險、養老保險、教育保險等等。可以說,保險已經擺脫了以往單純的保障功能,而是兼具投資理財的效果。
三、我國居民投資理財策略
(一)單身期
所謂的單身期,指的是投資者還沒有結婚,一般來說單身期是從大學剛剛畢業到參加工作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是1-5年不等。在單身期,因為比較年輕的緣故,所以具有較強的風險承擔能力;再者因為剛剛畢業工作,所以社會經驗不足,在公司中一般處于基層,收入有限,但是花費卻比較高。不過單身期也是一個非常適合提高自己、投資自己的時期,從而保障自己在將來的獲益能力。在單身期的居民的財務狀況是:自身資產數值比較少,有的時候還會存在負債的情況,不過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所處的職位變動,那么收入會逐漸增加,財富數值也會逐漸增多。這個時期選擇投資理財工具,是以股票、存款為主,基金、債券為輔,可以稍微考慮一下保險。
(二)家庭建立期
家庭建立期指的是從結婚到孩子出生的這段時間,時長1-5年不等。家庭建立期也是一個花費非常高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夫妻雙方的收入會逐漸的增長,經濟水平提高,但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會選擇一些比較大額的消費產品,例如房產、汽車等等。這個時期因為已經成立家庭,所以承擔風險的能力下降。所以在家庭建立期,所選擇的理財工具以存款、股票為主,基金為輔,保險與債券次之。
(三)家庭成長期
家庭成長期指的是從孩子出生到孩子高中課程完畢這段時間,一般是15-19年左右。在家庭成長期,居民收入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且有著穩定的經濟來源。消費的特點就是以醫療保險費用、教育費用為主。而且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大,父母雙方由于豐富了工作經驗以及投資經驗,所以具有較強的投資理財能力。因此,該時期應該以股票、存款為主,基金、債券次之,保險最后。
(四)子女大學教育期
子女大學教育期指的是子女進入大學學習,時長從4-7年不等。這個時期收入會持續增多,但是消費也會提高,甚至有的父母打算支出子女出國留學,所以生活負擔也比較重。在這個時間段,選擇的投資理財工具以存款為主,股票、基金、債券為輔,保險最后。
(五)家庭成熟期
家庭成熟期指的是子女畢業工作到父母退休這段時間,時長為15年上下。這個時間段對于家庭的父母來說,已經到了工作的最后階段,所以工作收入達到最高,再加上子女工作,負擔減輕,所以財富更多。這個時間段進行投資理財的話,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安度晚年。這個時間段選擇的投資理財工具以存款、股票為主,債券次之,基金、保險最后。
(六)退休期
進入退休期之后,收入會降低,還有承擔風險的能力也會降低,所以這個時間段選擇的投資理財工具應該以風險比較小,變現能力比較強的為主。在進行投資理財的時候,以存款為主,股票次之,基金、保險、債券最后。
(作者單位為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