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分析的方法主要分為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我國股市起步較晚,股民金融知識欠缺,整體素質偏低,因而,我國股市投資者更偏愛技術分析。在技術分析領域里,成交量是尤為重要的一種技術指標,它可以反應流動性、報酬動能、投資者情緒等信息,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股價的波動趨勢。通過判斷量價關系對指導廣大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研究如何根據個股歷史交易中的量價關系來做出投資決策。
一、成交量及其術語介紹
成交量分為狹義成交量(針對個股)和廣義成交量(針對大盤),狹義成交量是指某一時期成交的總手數,廣義成交量是指某一時期成交的總金額,本文所論述的成交量均是指狹義成交量。成交量的單位為手,一手等于100股,手是市場中成交的最小單位。
換手率:“換手率”也稱“周轉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其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總股數×100%)。
二、量價關系在投資決策中的應用
價升量增:成交量隨著價格的上升同步上升,表明該股需求大于供給,投資者看好后續行情。若出現在上漲行情的初期,通常預示著一輪行情的開始,如果在上漲行情的末期,則宜獲利了結。
價跌量減:在漲勢中屬正常回檔,股價雖下跌,股民對后市看好,股價孕育著上漲的行情。此現象出現在下跌趨勢的初期,表明買盤無力。因而,股價趨于 下跌。若出現在下跌趨勢的末期,則拋盤不足,股價再現底部,后市有反彈出現。
價升量減:出現在漲勢初中期,表明成交量未能配合,可能是股民惜售氣氛濃厚,大機構未能入市等因素而導致漲勢回檔。若漲勢末期,則表明大機構在高位出貨。后市將轉入下跌行情。
價跌量增:價格的下跌帶來了大量的恐慌盤,市場出現拋售的現象,但無論拋單多大,都有接盤者。表明主力在對倒吸盤,或者進行換莊,后續跌勢減緩,通常會出現一波反彈行情。
價升量平:在漲勢初期,價格雖漲但無大戶或機構介入,迫漲氣氛不濃。故不宜盲目跟風,若在漲勢中期或末期,則表明沒有大的成交量來消化前期獲利盤,故在利空消息打壓下,有在高檔出現恐慌拋盤的可能。
價跌量平:在上漲趨勢中屬正常回檔,無大戶和機構出貨等痕跡,為續漲孕育力量,后市看好。此現象表明,盡管股價下滑,然而成交量并不因此放大或萎縮,因而將繼續下跌。
三、成交量相關指標介紹
(一)成交量比率(Volume Ratio):簡稱VR,其值等于股價上升日成交量與股價下降日成交量比值,從而判斷市場的買賣氣勢。VR指標主要用于個股分析,依據“量價同步”及“量須先于價”的原則,以成交量的變化確認低價和高價,從而確定買入或賣出。一般來說,VR指標在低位的時候,可信度會更大,在高位的時候需結合其他指標協同分析。
(二)威廉指標(WR):由拉里·威廉斯(Larry Williams)提出的一種衡量股價振蕩的指標,其依股價的擺動點來度量股票/指數是否處于超買或超賣的現象。通過衡量多空雙方創出的峰值(日最高價)距日收盤價的距離與一定時間內(如7天)的股價波動范圍的比例,來分析出股市趨勢可能反轉的訊號。在實際操作中:
1.當WR高于80,即處于超賣狀態,行情即將見底,應當考慮買進;
2.當WR低于20,即處于超買狀態,行情即將見頂,應當考慮賣出;
3.當WR進入高位后,一般要回頭,如果股價繼續上升就產生了背離,是賣出信號;
4.在WR進入低位后,一般要反彈,如果股價繼續下降就產生了背離,是買入信號;
5.WR連續幾次撞頂,局部形成雙重或多重頂,是強烈的賣出信號,反之,WR連續幾次撞底,局部形成雙重或多重底,是強烈的買入信號。
(三)能量潮(OBV):能量潮這一指標是美國投資專家葛南維將量的平均概念加以引伸,并依據力學原理,把成交量看作股價漲跌的能量,再加上動者恒動,靜者恒靜的慣性法則以及上升的物體遲早會下跌的重力原理。物體上升所需的能量比下跌更多,所以股價上升時,成交量必須增加,但不一定成正比加以統計,畫一條曲線,以供投資者參考使用。
1.當股價上升而OBV線下降,表示買盤無力,股價可能會回跌。
2.股價下降時而OBV線上升,表示買盤旺盛,逢低接手強股,股價可能會止跌回升。
3.OBV線緩慢上升,表示買氣逐漸加強,為買進信號。
4.OBV線急速上升時,表示力量將用盡為賣出信號。
5.OBV線從正的累積數轉為負數時,為下跌趨勢,應該賣出持有股票。反之,OBV線從負的累積數轉為正數時,應該買進股票。
(作者單位為蘭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