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的經營模式大部分都為農戶個體經營,或者是企業+農戶合作經營,經營的主體主要有農家樂、民俗村、田園農莊、農業科技園、古鎮、古村落、鄉村度假村等,絕大部分都屬于中小企業。他們在發展過程中主要面臨著資金缺乏的問題。
一、鄉村旅游的概念及發展現狀
鄉村旅游,按照世界旅游組織的定義,指的是旅游者在鄉村(通常是偏遠地區的傳統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的活動。近年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就2014年統計的數據看,鄉村旅游的游客數量達12億人次,占到全部游客數量的30%。2014年鄉村旅游收入3200億元,帶動了3300萬農民致富。目前,全國有200萬家農家樂,10萬個以上特色村鎮。
二、鄉村旅游融資的主要渠道
銀行信貸。這是目前鄉村旅游開發的主要融資渠道。鄉村旅游的開發商可以將土地使用權、相關建筑物的所有權、開發經營權、未來門票的收入或其他收費權等權利作為抵押或質押向銀行貸款。
爭取政府支持資金。這是對旅游開發商最為有利的融資渠道,主要包括旅游產業政府資金融資和鄉村旅游政府資金融資兩大類,前者主要包括旅游國債、旅游發展基金、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國家扶貧資金、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等,后者包括國家財政支農資金、扶貧基金支持、旅游國債項目、生態保護項目、文物保護項目、 世界旅游組織規劃支持、國家級省市旅游產業結構調整基金和農業、水利、生態、文化等項目扶持資金等類型。該融資渠道的特點是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償還期限長,甚至不用償還,但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如四川宜賓翠屏區花3.8億在金蘭花谷打造集“農業科技創新、農產品加工銷售、森林康養度假、商務會議會展”等功能于一體的4A級生態旅游目的和休閑農業綜合產業示范區,占地2406畝。
招商引資。該融資方式一般由政府組織推動,以豐富的旅游資源、優惠的投資政策、可觀的盈利前景吸引企業投資, 融資靈活性大,融資范圍及融資幅度可無限拓展。主要方式有風險投資、設備租賃、分期付款、出售回租、設施轉讓、吸收贊助等。
資本市場融資。主要分為股票市場融資、債券市場融資、基金市場融資、信托市場融資四種類型。該融資渠道的特點主要是融資期限長,流動性和變現性相對較弱,風險大但融資規模大。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或即將上市企業。
吸引群眾投資。隨著經濟的發展,群眾的收入也不斷增加,急需合適的投資渠道。鄉村旅游的開發比較適合當地民間資本的投入,鼓勵群眾投資鄉村旅游開發,匯集零散的小額投資,集腋成裘,是一條有效的融資渠道。如很多鄉村合作社、農家樂就是以此種方式進行初期融資。
三、鄉村旅游融資存在的問題
(一)銀行融資渠道不暢。鄉村旅游業融資的主要渠道是銀行貸款,而我國一直缺乏向鄉村旅游業融資傾斜的金融政策支持。再者,鄉村旅游企業由于受資產規模、競爭實力、自有資金、經營風險、有效抵押等的約束,加上銀行審查、審批環節復雜等,一般很難獲得銀行信貸支持,向銀行融資非常困難。如很多銀行都對鄉村旅游開設有專門的貸款,但其貸款資金少、要求多,且貸款期限幾乎都不能超過1年。很多鄉村旅游的中小企業產生效益周期至少在三年以上,可見還沒等到產生效益,銀行貸款期限已到。
(二)缺乏鄉村旅游專業融資機構。專業融資機構是指針對鄉村旅游行業,專門為鄉村旅游企業服務的融資機構。雖然近年來鄉村旅游作為投資的熱點,越來越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金融機構在為鄉村旅游企業服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扶持力度逐漸加大,但仍缺乏鄉村旅游專業融資機構,對鄉村旅游行業融資來說是不利的。
(三)鄉村旅游業與資本市場結合松散。鄉村旅游企業是典型的中小企業,存在著資金嚴重不足、資產負債率高、財務制度不健全、員工素質不高等諸多問題。而我國對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條件設置較高,主要面向的也是極少數高新科技中小企業,一般的中小企業很難達到上市的標準,對于鄉村旅游企業來說就更難達到標準了,所以鄉村旅游業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是極為松散,到資本市場上融資只是在理論上可行,在實際操作中很難以達到。
(四)閑置資金進入鄉村旅游業的投資數額規模較小。在目前階段,社會閑置資金進入鄉村旅游業的投資數額規模還比較小,尤其是農村信用社資金閑置問題比較突出,這不利于吸納和發揮社會閑置資金的能量,也不利于帶動個人參與旅游的積極性,
(五)利用政府扶持資金的能力較弱。政府扶持資金因其利息低、償還期限長等特點,對鄉村旅游開發商來說是最為有利的融資渠道。但由于政府扶持資金的申請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流程較為復雜,審批非常嚴格,一般的鄉村旅游開發商是很難以滿足條件的。
四、解決鄉村旅游業融資難問題的途徑
(一)加大財政的引導性投入。國家和各級政府財政要建立鄉村旅游發展專項基金,重點用于基礎設施、資源環境保護和培訓等公共服務,并對重點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或補貼。與此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工程,各級政府要把鄉村旅游列入相關項目投資計劃,進行優先安排,以加大對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重點工程。
(二)不斷創新旅游投融資體制。逐步推進旅游景區(景點)所有權、管理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加快旅游市場化運作,推動組建大型旅游企業集團,促使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對有條件的重點景區,可通過資產重組、吸收合并、兼并等方式,進行擴張。拓寬融資渠道,扶持具有帶動效應的旅游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或進入證券市場融資。加大銀企合作和旅游重點項目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旅游資源向旅游資本轉變,實現資本與資源的最佳組合。
(三)多渠道進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籌資。經貿、發改、交通、農業、電力、水利、建設等有關部門在安排建設資金時,要提高用于鄉村旅游發展相關重點項目建設的比重,整合好相關專項資金。加快鄉村旅游項目庫的建設,積極爭取國家旅游專項資金和國債投入。加強對農戶和經營企業的信貸支持和擔保支持,給予一定比例的保費補助或貼息,并用小額貸款支持農村旅游戶。引導和鼓勵中介組織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資金融通、信用擔保、融資租賃、項目融資、信托投資等服務,探索推行動產抵押、權益抵押、林權抵押、土地使用權抵押等擔保形式。
(四)吸引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的投入。繼續執行各種有關土地使用、稅費等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和項目融資等方式,參與旅游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認真落實招商引資的各項優惠政策,探索推動重點地區農村旅游項目的集中招商,鼓勵和引導大型旅游企業參與開發和經營,創辦特色鄉村旅游項目。放寬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拓寬民間投資領域,鼓勵農民以土地使用權、固定資產、資金、技術等多種形式入股興辦鄉村旅游,享有薪金、租金、股金等穩定長期的收益回報,或以村組集體經濟組織采取公司+農戶的方式,參與鄉村旅游投資開發。
(第一作者單位為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第二作者單位為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