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日,全面實施營改增從此拉開大幕,國家作出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承諾,建筑業作為今年新納入試點范圍的行業之一,全社會都在關注關于建筑業的營改增這項減稅政策能否落到實處,是否真的可以達到減稅的效果,以及在實施過程中對稅負及財務指標有什么影響。
一、對稅負的影響
建筑業營改增最先涉及到的是對稅負的影響,那么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后企業繳納的稅額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呢?下面舉例說明:
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假設毛利率為10%,成本中50%左右為原材料(其中水泥約30%,鋼鐵約15%,其他約5%),約35%為人工成本,約10%為機械費,剩下的5%為其他。假設企業全年營業收入為10000萬元,營業成本9000萬元。(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中都包括增值稅)
營改增之前,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額=10000*3%=300萬元
營改增之后,銷項稅額=10000/(1+11%)*11%=991萬元
可抵扣進項稅額=9000*(50%+10%)/(1+17%)*17%=785萬元(假設購入的原材料和機械都能夠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應繳納的增值稅額=991-785=206萬元
建筑施工企業的稅負有所下降,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實際上建筑施工企業繳納增值稅還存在很多問題。
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建筑行業本身性質決定了人工成本會占到總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工人的來源主要有專業的勞務公司或零散的農民工,專業的勞務公司可以為建筑施工企業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農民工提供的零散勞務則根本沒有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抵扣,應繳納的增值稅額就比理論上計算的高。
在材料方面,企業的需要的材料成本占到總成本的一半左右,但是建筑業流動性較大,所需材料種類多樣且來源不同,有的是由小規模納稅人提供,有些材料甚至是從小商販手上就地取材,因此不能百分之百拿到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不能抵扣,繳納的增值稅高。材料采購所涉及的地區范圍廣泛,供應商分散,有些偏遠地區交通不便,導致發票的收集、整理以及審核時間可能會較長,而現行稅法規定,進項發票需要在180內認證完畢,工作難度很大導致發票的取得、認證不及時,使企業進項稅額不能抵扣。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簡并增值稅征收率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57號)文件規定,自2014年7月1日起,一些建筑材料由原來6%的增收率降低到3%,營改增后增值稅銷項稅率為11%,而進項稅抵扣稅率為3%,所以購入以上材料就會增加8%的納稅成本,加重了建筑企業的稅負。
對于施工企業購置的固定資產,如果在營改增之前購置的多或者在營改增之后新購置的少,銷項稅額一定的情況下,可以抵扣的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小,應繳納的增值稅款多。企業出于自身需要還可能要向動產租賃公司租賃設備,如果動產租賃公司是一般納稅人企業,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以17%抵扣進項稅額;如果動產租賃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則取得的發票不可以抵扣。
二、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建筑業實施營改增后,營業收入變為不含銷項稅額的金額,資產變為以抵扣進項稅額后的金額入賬,因此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一)對收入和利潤的影響。列報的收入和利潤下降。營改增之前,營業收入中不包含營業稅,營改增后營業收入中要扣除銷項稅額,收入減少。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營改增之前,企業列報的營業收入是10000萬元,營改增后企業列報的營業收入是9009萬元(10000/(1+11%)),下降了9.91%。當然,與之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中也會將材料、人工以及設備等的進項稅額扣除,成本也會相應的降低。但是還應當注意的是,營業成本中進項稅額不是全額抵扣,不能抵扣的原因上邊已經說過,而營業收入中增值稅銷項稅額則是按收入總額扣除,營業收入下降的比率比營業成本下降的比率要大得多,因此利潤也會降低。對于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還涉及到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以及教育費附加,這幾種稅都計入到營業稅金及附加中,增值稅額的增加會導致營業稅金及附加的增加,利潤因此減少。
(二)對資產和負債的影響。資產減少,負債增加。營改增后,購置的固定資產、原材料和其他輔助材料的入賬價值中要將從供貨商處提供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進項稅額扣除,因此資產的賬面價值就會減少,而企業購置的這些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的比重比較大,在負債總額變化不大的前提下,資產負債率上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低,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降價,負債相應降低。但是,由于購置資產可以抵扣進項稅額會促使企業為擴大經營規模而多購入固定資產,雖然這樣可能會部分減少人工成本但是會使企業的負債上升,使企業資產結構發生變化,同時購入固定資產過多會帶來大量的貸款和利息,而這些貸款的利息是不能抵扣的,使負債增加。
(三)對現金流量的影響。現金流量減少。由于購入的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會刺激企業多購入固定資產,企業已有的現金流減少,向金融機構貸款還會負擔還本付息的壓力,這兩項勢必會導致企業的資金流緊張,甚至可能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而危害企業持續經營。建筑施工企業如果不及時支付材料商、勞務供應方的款項而拿不到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增加企業經營性現金流量的支出,加大企業資金流壓力。
三、結語
以上只是定性的對稅負和財務指標進行的簡單分析,具體影響如何還要看建筑行業營改增后的實際情況。
(作者單位為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會計學專業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