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教育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發展新趨勢。高職農林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并取得較好成效需要學校、政府、社會的通力協作與共同參與。
一、學校要為高職農林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實施保障
學校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陣地,高職農林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專業認同感及創新創業意識與激情。校園是伴隨高職學生完成三年學業的場所,校園文化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行為,它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對年輕、有知識、有活力、有沖勁、有干勁的大學生來說,濃厚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氛圍自然會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創業夢想與激情。農林類專業可以通過不定期邀請專業領域中成功創業的學生以及校企、院村合作企業中優秀的企業家來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講座,通過現身說法激發學生創業激情與創新意識;也可利用課余時間與寒暑假開展科技下鄉、專業技能競賽、創意設計大賽等豐富的第二、第三課堂活動,以增強學生專業認同感與社會責任心,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與創新精神。(2)構建基于創新創業情境的農林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現代農林業發展與農村人才培養需求為導向, 對現有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結構、教學運行機制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 構建基于創新創業情境的農林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復合型、創新型、精英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農林業創新創業實際項目為載體,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共性教學與個性教學相結合的原則重構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方案,實現農林類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為了實現這種人才培養需求,當前部分高職農林類專業采取校企合作的“訂單式”模式、“現代學徒制”模式都是有效而積極的探索,值得借鑒和參考。(3)打造專兼結合的“三師型”教師團隊。所謂“三師型”教師,是指既能系統地向學生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又能較好地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同時還能幫助學生結合專業科學合理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或職業設計的教師。農林類專業應結合專業特色與要求,堅持“請進來、走出去”戰略來打造高標準“三師型”教師團隊。一方面聘請生產一線行業專家、技術能手作為兼職教師,除要求他們承擔相關課程理論與實訓教學外,還必須參與到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全過程中來。另一方面也要為專職教師搭建良好產學研平臺或提供去生產一線、田間地頭調查研究與實踐鍛煉的機會,以能準確把握市場動態,把生產實踐中最前沿的知識與技能更新到教學中來。(4)加強專業實訓基地或創業體驗園建設,搭建務實的創新創業教育“實戰演練”平臺。離開創新創業實踐這一“實戰演練”平臺談創新創業教育就會是紙上談兵。農林類專業生產實踐性強、動手能力要求高,通過讓學生開展“真刀真槍”實踐體驗,不僅可以提高專業技能,還可錘煉學生意志和人格,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開拓進取意識,全面提高創新創業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政府要為高職農林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撐保障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建設之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發展仍然滯后,尤其是人才嚴重短缺。目前我國每年大學畢業生有幾百萬,就業壓力大,而大多數人不愿去農村。政府作為國家資源的掌控方與相關政策的決策者、制定者,在高職農林類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中應當擔負起倡導者和扶持者的重要型角色,在政策和制度上做好頂層規劃,全面構建包括農林業大學生科技人才激勵、場地扶持、啟動資金扶助、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稅收優惠、成果轉化實施等在內的較為健全的創新創業政策支撐體系。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關于鼓勵農林類大學生畢業后去農村創業就業的相關政策已有一些(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但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與優化,以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性作用,從根本上解決制約農林類大學生自主創業發展的政策瓶頸,并切實抓好政策與制度的落實與落地,讓更多農林類大學生愿意扎根農村帶領農民朋友發財致富。
三、社會要為高職農林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保障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保障機制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政府、社會的共同參與與密切配合。由于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在全社會構建一整套助推大學生自主成功創新創業的資助與服務尚未成型,這使社會特別是行業企業與民間組織主動參與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缺乏積極性與責任感,這無疑會給大學生就業創業帶來壓力與被動。社會層面的當務之急是首先在全社會形成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與社會氛圍,弘揚創新創業文化,不歧視不嘲笑農林類大學生創新創業,特別對初創失敗的學生多一些關心與包涵;同時要通過國家行政干預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行業企業、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必須主動參與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充分發揮他們的設備優勢、場地優勢、資金優勢等,以培育扶持大學生優秀科研項目與科研成果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當然,要吸引更多社會力量主動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來的長久之計是需要國家在稅收優惠、貸款政策放寬等方面給予參與方相關優惠與扶持,以調動參與積極性。
(作者單位為婁底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