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是根據人們生產實踐的客觀需要而誕生的社會學科,并且隨著人類生產經營活動的深化不斷發展與完善。社會經濟環境與會計發展,相互促進又彼此制約。經濟環境的發展推動會計理論和會計準則的完善,同時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而會計發展通過會計信息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合理配置企業資源,進而促進經濟的發展。所以,關注、重視以及研究經濟環境對會計發展的影響,將促使會計朝知識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利用會計的反作用,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督,同時具備經濟前景預測、評價經營業績以及參與經濟決策的職能。會計對于經濟環境的變化較為敏感,會隨著經濟環境的發展而變革,只有經濟環境符合會計的發展動態,會計發展才會趨于穩定和健康。所以,要重視經濟環境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一、經濟環境發展現狀
2016年中國經濟在國內外復雜形勢的壓力下,關鍵指標的持續回落表示經濟的反轉向好。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趨好,經濟總體運行平穩,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的發展動能加快積聚。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發力,“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效,推動經濟運行產生積極變化。然而,世界經濟處于艱難復蘇時期,世界經濟仍延續低速增長的態勢,主要經濟體總需求疲弱,各國加強對本國市場的保護,使全球貿易面臨下行的巨大風險。同時,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凸顯,新舊產業更替、經濟發展結構性減速,都對我國經濟環境的發展造成影響。
二、會計發展的經濟環境影響因素
(一)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與對會計的要求程度呈現正向相關,表明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對會計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要求就越高。由于經濟發展的水平提高,會計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也隨之提高,其敏感性和及時性也得以增加。目前我國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還屬于發展中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待提高。所以,相應的會計發展水平也有待提高,會計系統仍需改進和完善。因此,不斷提高經濟的發展水平,才可以為會計理論的實踐提供更良好的環境基礎。
(二)經濟體制。社會經濟體制的不同對會計發展的影響也不同,主要體現為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在現代社會中,每個國家的經濟體制都不同。主要分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型市場經濟體制、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計劃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及競爭性市場經濟體制。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雖然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但國有經濟體制一直處于主導地位。表明在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實施中,其宗旨是強調社會宏觀調控,更符合國家經濟政策的執行需要。
三、經濟環境對會計發展的影響機理
(一)經濟環境影響會計理論發展。會計的主要職能是為經濟活動提供服務,所以其理論的形成與發展也主要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會計理論受到的影響主要體現為計量屬性的變化。以我國的會計實踐來看,會計計量屬性最初是歷史成本,反映了會計要素的過去價值,其特點為數據易得性和真實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資本市場逐漸完善,企業融資手段也趨于多元化。由于歷史成本不能體現企業現有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不能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決策依據。所以,在2006年我國引入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公允價值等計量屬性。不僅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還使得我國會計計量屬性與國際標準趨同。
(二)經濟環境影響會計職能發展。會計職能即會計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的功能,基本職能是核算與監督。但隨著經濟的進步與發展,會計職能也不斷的完善,衍生出預測經濟和支持決策的新功能。在自然經濟時期,經濟關系簡單,會計職能以核算為主。到了產業革命時期,生產組織和經營形式由于生產力發展而發生變革,核算功能加強,同時成為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體現出核算與管理結合的會計職能。進入市場經濟階段后,經濟和資本都飛躍性發展,會計職能的具體功能都得到充分應用,社會的廣大階層也普遍接受了會計的管理職能。
四、當前經濟環境下會計發展的新途徑
(一)完善政策和法規,規范經濟環境。目前我國實行的市場經濟體制,市場是經濟的主體單位。政府應創新宏觀調控手段,合理干預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落實會計法律的細則,完善由于會計變化產生的制度漏洞,規范會計行業的經濟體制和法律保障。通過政策和法規的制定與落實,調整當前經濟環境中的缺陷和弊端,為會計工作的正常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環境。
(二)改變會計計算的計量模式。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現為無形資產在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傳統的計量模式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必須增加非貨幣形式,共同采用貨幣計量和非貨幣形式的計量模式,并結合傳統的成本模式。通過改進會計核算和計量模式,為利益相關者提高更全面的會計信息,以便其作出更準確的決策判斷。(三)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和道德素質。會計人員是會計理論運用和實踐的主體,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要適應經濟環境的發展和要求。市場經濟的發展讓經濟環境變得復雜,為有效提高企業的經營決策,會計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要求會計人員加強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如計算機、外語等,進而有力保障會計信息準確的傳達,以及會計工作的穩定發展。(作者單位為長春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