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我國在積極進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加大了制度建設力度,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習慣簡稱“營改增”)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并逐步在全國范圍推開的。這一制度的建立,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將極大地推動我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然而,在我國現階段的市場經濟狀況來看,我國營改增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經濟結構的有效調整,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對我國營改增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探討改善的措施勢在必行。
近年來,我國從上海地區入手,進行了營改增的試點工作,并在今年5月起在全國范圍內推開,至今為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定的阻礙因素始終存在于改革的道路當中,而隨著改革深入而產生的矛盾也是客觀存在的,在這種情況下,本文對我國營改增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希望為解決營改增改革道路中的矛盾和沖突起到促進作用。
一、我國實施營改增產生的影響
(一)企業經營結構方面
現階段,我國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中,一項關鍵的內容就是營改增,它能夠促進現代業務對傳統服務業的取代,也能夠提升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在營改增有效實施中,可以促使充分征收現象在稅收體制中得以有效降低,促使稅負壓力在服務和制造領域有效減少,從而從整體上促使我國社會經濟主體的稅負降低。在這一改革實施以前,在營業稅的作用下,多數社會經濟主體會在擁有較低稅負的增值稅繳納范圍中納入服務項目內容,而在對增值稅進行應用以后,此類社會經濟主體應重新調整自身的經營結構,從而在減輕自身賦稅的過程中,體現合法性。
(二)企業稅負方面
由于不同領域的社會經濟主體面臨著差異較大的經營狀況,因此在營改增有效實施中,稅負影響效果在不同社會經濟主體中也將產生較大的差別。例如,部分服務行業運行中以提供現代服務為主,6%是其增值稅稅率,在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基礎上,會降低企業的稅負。然而,還有部分社會經濟主體運行中會產生稅額增加的現象,包括擁有較高人力成本的領域和依賴技術進行價值創造的領域,其運行中擁有較多銷項稅額和較少的進項稅額。同時,針對交通運輸業來講,盡管其經營中,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進項稅額抵扣,包括燃油和運輸設備的購置等,然而這些設備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進行經常更換的,因此很容易導致增加稅負現象的產生。
二、我國營業稅改增值稅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稅率設置
文化體育業、郵電通信業和建筑業等九個項目存在于營業稅當中,營改增實施中,要想保證以上內容可以被融入到征收范圍中,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為設置稅率奠定基礎。在不同領域的社會經濟主體中,會擁有不同的經營模式以及發展階段,較大的差別將產生于稅率當中,這一現狀主要指普通納稅人。行業差別稅率是營業稅實施中的一大特點,在實施過程中,可以促使特定行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實施營改增的過程中,必須注重科學確定征稅范圍,將稅率的設置進行科學處理,為加快營改增實施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財力分配
根據原有分稅制,地方負責實施營業稅,中央運行中不會應用各種手段進行干預,在營改增有效實施的過程中,增值稅在中央的負責下實施,地方管轄稅收的權利被剝奪,在運行中,向地方進行返還的比例為25%,地方失去營業稅這一重要經濟來源。營改增的實施,75%由中央分享,25%由地方分享,導致地方政府降低了75%的收入。從實際的角度來看,盡管我國在實施營改增的過程中,試點當中的傳統歸屬地營業稅收入將被試點地區收入,從而對地方政府的顧慮進行有效消除,但是在全國范圍內構建試點的過程中,分享比例的確定勢在必行,這將導致營改增的有效實施受到嚴重阻礙。要想結合營業稅和增值稅,將導致地方主體稅種消失,并造成中央和地方整體財政收入的減少,而二者結合在稅務機構中的應用,將導致財政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間重新分配的新格局的產生。在應用國家直屬管理的基礎上,將提升中央調控的影響力,并促使地方干預的降低;相反地,應用地方管理,財政收入格局也會被調整,影響中央的調控能力。鑒于此,促進中央和地方的平衡才能夠對各級各地政府的財力分配矛盾進行改善。
三、健全我國營改增的措施
首先,增加經濟和財政之間的互動。我國的經濟建設中,稅收的功能相對廣泛,包括經濟調控、收入組織等。在對我國現階段的財政收入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可以看出,自稅收占據70%至90%的比例,而社會經濟主體的經營和銷售是稅收的主要來源。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政府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應積極提升稅收改革力度,在促使社會經濟主體的經營和銷售能力得以提升的背景下,為財政稅收的增加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健全稅收制度。在促進合理性和公平性在稅負結構中得以有效提升的過程中,稅收制度的健全性至關重要。一方面,保證納稅人的負擔得以降低,對稅負標準進行合理確定;另一方面,加大營改增實施力度,在改革環境和資源稅收體系的過程,加大對遺產稅和物業稅的增收力度;最后,改革稅務征收組織形式過程中,加大對先進管理理念和手段的應用,促使稅源管理得以強化,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后,有效協調國稅和地稅。在國家稅務體系中,國稅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與之相對應的是地稅對地方財政的支撐作用,這是我國應用分稅制的結果。現階段,加大二者的整合力度勢在必行。然而,各種困難產生于地稅改革中,因此二者的整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現階段,部分可以實施地稅改革的地區,可以將聯合辦公模式應用于國稅和地稅當中,其余地區應以互惠互利為發展原則,努力促進二者之間的協調統一。
四、結論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加大了營改增的實施力度,并在全國推開,其運行過程中,社會經濟主體的納稅負擔得以及時減輕。從未來的發展來看,營改增實施的優點和優勢一定會得到充分體現。現階段,我國各地區在積極發展中,必須加大對營改增的深入了解程度,從而及時從自身出發做出一定的調整,為適應未來的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為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