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形式和金融功能結合的一種金融發展形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金融也加快了自身發展速度,進一步拓展了金融服務領域的廣度和深度,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金融普普惠性發展建設,同時也對我國貨幣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文章在闡述互聯網金融內涵和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從貨幣需求、貨幣效率、貨幣供給、貨幣流通速度、貨幣政策工具等方面分析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并為如何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下調整我國貨幣政策進行策略分析。
貨幣政策是我國中央銀行為了調節我國 國民經濟發展所采用的一種重要經濟手段,主要是通過對貨幣和經濟變量關系調整來穩定金融市場發展的行為?;ヂ摼W金融市場的發展變化我國金融市場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表現在互聯網金融的實現提升了社會大眾參與金融交易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帶動金融普惠性建設發展?;ヂ摼W金融的發展,改變了傳統融資發展模式、傳統理財觀念、傳統支付結算方式,同時也對現階段實行的貨幣政策產生了影響。面對新形勢,中央銀行怎樣調整貨幣政策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概述
(一)內涵
互聯網金融是指互聯網技術和金融相互結合的產物,是時代發展變化的重要產物。互聯網金融的具體內涵沒有形成,處于一種發展的中間階段,是介于商業銀行和社會主義資本市場之間的新的金融發展模式。互聯網金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互聯網+的發展模式。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包括支付寶、眾籌平臺、P2P網貸平臺等。互聯網金融發展能夠根據客戶的不同需要為他們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產品,其發展的市場準入門檻較低。
(二)發展表現
第一,發展模式。互聯網金融主要經歷了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銀行機構通過互聯網絡來來提升自身發展效率,比如網上銀行。另外一種是指互聯網企業應用互聯網平臺作為中介來創新金融發展模式,比如P2P模式。第二,發展規模。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處于一種快速發展階段,總體上具有準入門檻低、發展快速的特點。第三,融資發展?;ヂ摼W金融的發展模式主要是P2P,融資規模不受限制,且發展迅速。第四,金融發展服務?;ヂ摼W金融服務發展快速,主要表現在余額寶支付方式的存在和廣泛應用、多種理財模式并行發展、自銷模式的存在等方面。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一)互聯網金融產品高流動、高收益引發貨幣需求的不穩定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能夠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交易成本費用,提升金融產品應用的服務能力,并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社會公眾貨幣需求結構。根據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可以發現,公眾擁有貨幣的動機主要有三種類型,包括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在這些動機中,交易動機、預防動機結合而成的L1和收入y之間呈現了一種正相關關系。投機動機L和利率r之間呈現了一種正相關關系。總體上貨幣需求表現形式為:M=L(y,r)=L1(y)+L2(y)。
在貨幣收入發展穩定的短期時間內,交易、動機、預防貨幣需求是能夠被預測的,且能歐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投機性護壁需求需要受到社會主義經濟市場利率發展變化、預期投資數量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因而具有不穩定性的特點。在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下,以其自身發展優勢逐漸縮小了支付資金、存儲資金之間的轉換差距,增加了銀行存款機會成本。同時,互聯網金融產品高盈利性的特點也在無形中放大了投機發展動機,進而會刺激一些預防性貨幣轉向投機性貨幣,導致人們對投機性和預防性貨幣的需求降低。,貨幣總體需求穩定性降低。
(二)互聯網金融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1.降低貨幣供給的可控性
受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影響會使得貨幣供給受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內部因素支配,提升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從而提升互聯網金融機構在銀行體系之外的生存發展能力,擴展貨幣供給主體,減少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的控制,影響貨幣政策發展目標的制定和貨幣政策傳導效率。
2.降低貨幣供給可預測性和相關性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會對不同等級、層次貨幣的界定和計量工作帶來深刻的影響,提升不同層次貨幣之間相互轉換的效率。另外,互聯網金融發展加劇了貨幣乘數的不穩定,導致中央銀行無法控制貨幣的總供給量?;ヂ摼W金融發展下的電子支付不需要繳納存款準備資金,且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資金的替代。因而,第三方支付和P2P平臺的發展變化也會影響貨幣乘數計算,拉大金融市場貨幣總體供應量和中央銀行預計供應量的差距。
(三)互聯網金融對貨幣政策發展效率的影響
1.對存款準備金的影響
在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下,貨幣市場逐漸發展成熟,資金的應用可以 他哦腦梗過互聯網流通到金融市場中,在一些非存款金融機構中,商業銀行準備金率對資金束縛減小,非存款金融機構資金來源增多,但是卻制約了商業銀行的發展建設。中央銀行主要是通過對商業銀行存儲款的調價來實現對貨幣供給的控制,受互聯網金融的影響,這些存款會給非存款金融機構瓜分,降低了中央銀行對銀行發展的控制可能,貨幣政策有效性被降低。
2.對再貼現政策作用效果的影響
再貼現政策和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管理存在正相關關系。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貨幣資本之間的轉換變得容易,加上互聯網金融機構交易成本低、信息化透明度高等特點,為金融市場發展提供了更為廣泛的筒子渠道。但是在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下,再貼現率會被提升,進而縮小了再貼現政策的適用空間和范圍,降低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
3.強化了公開市場效果效果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升了金融市場交易信息傳播流通速度,提升了各個資本之間相互追求和競爭的力度。在公開市場業務總體收益率 提升的情況下,貨幣資金會發生轉移,由此導致公開市場加快了對貨幣總量的調節。另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公開市場操作提供了更多工具和資金的支持,發揮了債券在金融市場發展中的作用。
三、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貨幣政策發展的重要啟示
(一)實現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優化
長期發展以來,貨幣調控的重要中介指標是貨幣供給量,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下,貨幣供給量中介發展指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此導致貨幣政策在傳導的時候發生阻礙,降低了貨幣政策本身的作用。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同時,我國還沒有實現金融利率市場化發展,無法發揮利率在貨幣政策調控中的作用。為此,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下,中央銀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優化現階段貨幣供給中介指標,具體表現為對貨幣供給統計口的完善,調動一切因素實現互聯網金融信用廣義流動發展,并根據具體流動情況進行貨幣層次的劃分,實現會貨幣可控性、可測性的有效把控。通過優化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實現利率市場化發展,從而對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發展下貨幣需求關系如實反映,實現對貨幣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加強對中央銀行、商業銀行、貨幣和資本市場關系的優化。
(二)進一步完善金融貨幣信貸傳導機制
第一,完善信貸傳導?;ヂ摼W金融的發展對商業銀行金融中介作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央銀行通過節商行信貸表的方式降低了信貸規模和信貸發展效率,引發信貸傳導不順暢的問題,為此,中央銀行需要完善信貸傳導方式,具體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商業銀行發展要完善內部管理控制機制,提升自身把控傳導風險的能力。其次,中央銀行要加強對新型金融企業的檢測控制,完善風險預警機制。最后,形成更加多元化的信貸傳導渠道。互聯網金融的深入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信用創造機制,為此,中央銀行需要加快建立多元化信貸傳導渠道,提升貨幣傳導的效果。第二,完善利率傳導。利率傳導在盡快實現利率市場化發展,提升中央銀行應用市場進行政策操作的能力。
(三)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監管
第一,完善互聯網金融統計制度?;ヂ摼W金融發展要被納入到中央銀行金融統計工作中,借助各種網貸平臺、眾籌平臺等做好互聯網金融信息統計工作。第二,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對貨幣供給范圍進行調整,加強對互聯網虛擬貨幣的研究分析,做好虛擬貨幣 統計管理工作。第三,中央銀行要加快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ヂ摼W金融發展基本上是一種線上交易,為了保證這種線上交易的順暢有效,需要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具體表現為:中央銀行拓展自身信用體系數據信息、鼓勵社會信用中介機構的發展、應用大數據技術和相關平臺建立商業信用數據平臺,實現數據信息的交流共享。
(四)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的作用
中央銀行要對再貸款、再貼現對基礎貨幣投放的作用進行重新認識,貨幣政策制定要能夠充分滿足金融機構本身的借貸需求。中央銀行還需要調動相關金融機構加強對“三農”建設發展扶持,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構的調整。另外,中央銀行還需要發揮信號、基準利率上線功能作用,根據社會經濟形勢適當的降低再貸款利率和再貼現利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我國貨幣政策供給、需求、貨幣政策效率等方面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金融事業發展,需要有關人員辯證分析互聯網金融對貨幣政策產生的影響,特別是中央銀行更需要反思傳統貨幣政策和當下社會經濟形勢之間的不適應,從而提升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帶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作者單位為浙商銀行鄭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