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薪酬管理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國有企業在我國長期占據了主導地位,對于經濟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薪酬管理是否合理,對其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本文針對國有企業薪酬制度的現狀加以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原因分析,在這個基礎上提出革新國有企業薪酬管理制度,并闡述具體的革新途徑,希望可以有效地推動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薪酬現狀;革新途徑
自來國有企業改革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國有企業的現代化管理體制已然建立,但是,國有企業的薪酬制度卻并沒有得到完善,這使得其運行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同時也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會經濟競爭不斷激烈化的背景下,國有企業的發展已經不再具有絕對化優勢。如果國有企業不對自身的運行狀況加以重視,只會讓其逐漸失去市場,進而缺乏存在的必要性。而薪酬管理作為國有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改革需要從其著手。因此,深入了解國有企業薪酬的管理現狀,并對其進行改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國有企業薪酬管理現狀
在早年前很多人都將進入國有企業工作稱為“鐵飯碗”,意為一旦進入就不會存在被開除的風險,而且工資穩定。國有企業與普通企業最大的區別就是資金來源。普通企業是以單純的私人資金作為其運作資金,員工薪酬的高低與發放長期以來都是取決于企業本身的發展狀況。而我國國有企業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也主要是依靠自我的經營來保證其基本的運作,但歸根來說,其最初的發展資金也是由財政來實現。這樣的模式,使得很多人對其產生了一種信任感,也就是“鐵飯碗思想”。然而,這既是利也是弊,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弊端不斷顯露出來。
二、國有企業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薪酬結構不合理
所謂薪酬結構是指在組織中各個崗位以及工作之間所呈現出來的薪酬水平關系。它包涵了不同工作層次之間呈現出來的差異的實際對比值以及絕對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越加要求付出與收獲成正比,然而,由于國有企業本身性質的特殊,其薪酬管理與個人勞動的付出存在嚴重失衡.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高層管理人員與普通員工收入差距過大,在國有企業中,這樣的分配制度會讓員工認為自身所處的位置不夠重要,從而喪失積極性。第二,普通員工薪酬分配平均主義相對嚴重。
(二)薪酬分配存在較大的差距
國有企業不是單指某一個企業,而是指具有該種企業性質的整體。在我國國有企業員工薪資收入存在較大的差距,而這種差距主要表現在地區收入差距與行業收入差距。隨著知識經濟的來到,知識性行業的薪資遠遠高于技術性行業,在福利發放上,也存在較大的差距。受當地經濟的制約,其薪資也會存在極大的差距。如果地區收入差距較大,就會使得一方的經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而如果行業收入差距較大,就導致一部分人員為了追求利益從而去換崗位等,從而使得員工穩定性缺乏,經濟效益也會相對缺乏。
(三)福利模式相對單一
員工福利是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包括了健康保險、帶薪休假或者退休金等形式。而近幾年來,國有企業為了強調其管理的公平性,大多數將福利統一化。而統一化的福利,對于員工本身來說,可能并不具備實際作用,這樣就會使得員工產生不在意的感覺,再者,隨著我國國有企業逐漸進入市場競爭,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在不斷的降低成本,規定的福利得不到實現,會造成員工的反感,從而嚴重降低工作的積極性。
三、國有企業薪酬管理的革新途徑
(一)優化員工薪酬結構
要進行革新,就需要改變常規的薪酬結構,適當將原本統一的薪酬區別化。而這個區別的標準不應該是員工的等級,而應該是員工的績效。將績效納入薪酬劃分標準,可以有效地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創造更大的企業效益。例如在企業的薪酬管理中,適當的加入考核機制,從而來提高對員工績效的控制。
(二)優化國有企業薪酬分配的整體結構
在上文中,筆者指出當前國有企業薪酬分配存在兩個明顯的差距,即:地區差距與行業差距。而這兩個差距對于我國國有企業的整體發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故而,筆者認為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進行規避。在薪酬分配存在地區差距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與當地的經濟水平持平,每個區域的消費與收入應該成正比。而在薪酬分配存在行業差距時,根據市場經濟,適當的調整某行業的工資水平,調動行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三)福利多樣化
福利提出的目的是為了吸引員工的注意力,從而保證員工的留存率,同時提高企業在員工和其他企業心目中的形象,滿足員工的某方面需求。福利本質上是用來提升員工對于企業的好感,那么在福利的設置上,應該盡可能的根據員工的需求來制定。比如,某些員工認為自己需要假期,在同等價值的狀況下,給予其假期;而某些員工認為自己還缺一些保險,在同等價值的狀況下,為其購買保險,該種方式,更能獲取其好感。
四、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國有企業也逐漸進入了市場競爭,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究其根本,是沒有順應社會發展,對其管理理念與管理制度進行更新。而薪酬管理作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對國有企業進行更新,就需要先對其進行更新。因此,本文針對國有企業薪酬管理的現狀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革新途徑,希望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能夠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羅興鵬,張向前. 基于和諧管理理論的民營企業職業經理人薪酬管理研究[J]. 軟科學,2012,v.26;No.14905:94-99.
[2]姜愛林. 國有企業高管薪酬管理若干問題研究[J]. 當代經濟管理,2008,No.15905:9-14.
[3]宋晶,劉明,任冰. 完善國有企業薪酬制度的幾點思考[J].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v.8;No.3705:70-73.
[4]石穎. 我國國有企業薪酬管理研究[J]. 貴州社會科學,2013,No.28408:139-141.
[5]司全江. 國有企業薪酬激勵機制研究[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No.9216: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