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社會不斷蓬勃發展的今天,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出臺,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統銀行的影響也日益顯著。支付寶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代表,無論是在支付領域、融資領域還是投資理財領域都對傳統商業銀行造成了沖擊。因此,針對沖擊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對于推動商業銀行的改革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支付寶;傳統商業銀行;影響
一、支付寶的發展現狀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支付平臺發展壯大。支付寶作為中國最大的線上交易支付平臺,以便利快捷的交易體系,將新技術、新模式和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引導消費者導向,逐漸成為了居民日常網上消費、投資、娛樂的首選。
2016年1月2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CNNIC)發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4.16億,較2014年底增加1.12億,增長率達到36.8%。
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2015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達到118674.5億元,同比增長46.9%。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中,支付寶占比47.6%;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中,支付寶以72.9%的份額居首。由此看來,支付寶對于互聯網金融和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日益加深。
二、支付寶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分析
(一)支付寶便捷支付沖擊銀行傳統支付方式
據央行發布的《2015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15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金額2506.23萬億元。其中,網上支付業務金額2018.2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67%;網上支付業務金額占銀行業金融機構電子支付業務的80.5%。
從13年的12%左右、14年的6%左右,到15年的不到1%,銀行業處境日趨艱難,凈利潤增幅繼續放緩。2015年建行凈利增速最少為0.28%,工行為0.5%,農行為0.7%。中行和交行略高,分別為1.25%和1.03%,均較此前有所下降。支付寶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對銀行業的利潤率造成了嚴重的沖擊。
支付寶通過互聯網快速轉賬且無手續費,而16年五大商業銀行同城異地轉賬手續費均不低于轉賬金額的0.05%。支付寶簡化了網銀轉賬的流程,人們更青睞先把款項轉到對方支付寶,再進行提現。
(二)支付寶小微貸沖擊銀行高利率長期貸款
銀監會2016年2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5年四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7%,較上季度末上升0.08個百分點。而在大數據,大網絡的優勢下,阿里小微信貸的貸款不良率為0.87%。
支付寶“借唄”,用戶可以根據芝麻分數的不同申請最高50000元的貸款,還款最長期限為12個月,貸款日利率是0.045%,整個放款過程花時不到一分鐘。而傳統商業銀行專注長期大額貸款,手續繁雜且金額到賬所需時間長。
支付寶“花唄”,給予一定授信消費額度,最高限額為3萬,但是僅限于天貓和淘寶使用。信用卡辦理手續繁瑣,提交材料、坐等審核、發卡等,至少一周。如今90后成為消費主力軍,由于剛入職場經濟能力較差,大多選擇花唄。
(三)余額寶高回報沖擊銀行理財產品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余額寶的累計用戶規模達2.6億,與14年相比增長高達42%。
余額寶的人均投資額僅為1 912.67元,而傳統的基金理財戶人均投資額為七八萬元。從這點來說,余額寶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銀行的活期存款和理財產品客戶。
余額寶的本質就是用戶將錢轉入“余額寶 ”后相當于購買了天弘基金的貨幣市場基金產品。與一般的基金不同之處在于,顧客在使用支付寶的同時也可隨時使用余額寶里的資金,實質上也就是T+0日實時贖回貨幣市場資金。支付寶通過余額寶這一基金直銷推廣平臺,徹底打破了互聯網與理財的界線,開啟了“碎片化理財”的新模式。
2016年5月1日余額寶每萬份收益為0.6550元,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462%。而我國銀行一再調低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兩年期存款利率為2.10%低于余額寶七日化收益率。而且定存需要一系列的復雜表格填寫,不利于資金的流動,一旦中途取出會影響收益。
三、傳統商業銀行應對支付寶的建議
(一)積極推動信用卡的線下交易
花唄和借唄雖然借款手續便捷到賬快,但是利率高且僅限于淘寶和天貓使用。信用卡應該抓住其自身的優勢,積極開展線下支付把握市場。
(二)推動手機銀行的發展,及時更新理財信息
要求每一個用戶必須下載手機銀行進行注冊認證,不定期的更新理財儲蓄產品,利用互聯網金融的大數據和其他優勢來擴大自身的業務范圍。
(三)實施戰略合作
開展客戶銀行賬戶信息驗證,聯合各商業銀行機構,就客戶跨銀行賬戶服務開展合作。
(四)強化安全性和資金靈活度
支付寶金融產品始終在安全性上存有隱患,而對于流動性高、理財體制更為完善、安全性也更高的銀行類理財產品來說,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更為優質。銀行是身份證實名認證的實體企業,應把握自身優勢。
(五)發展直銷銀行
直銷銀行是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成熟的經營模式,具有獨立的組織結構和人員團隊,業務擴展和營銷不以實體網店和柜臺為前提和基礎,具有成本低、人員精、機構少等顯著優勢,可以為顧客提供比實體網點更優惠的利率和更低廉的金融產品及服務。面對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傳統的商業銀行正受著革命性的挑戰,這種新生代的并且經得起考驗的銀行類型――直銷銀行呼之欲出。這種情況下要求我們不僅要懂金融,更要懂互聯網技術、互聯網精神,改變這種傳統的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
參考文獻:
[1] 劉鐵軍.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和應對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16(01).
[2]沈麗梅.傳統銀行背景下有關互聯網金融的思考[J].中國商貿.2014(04).
[3]宋梅.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傳統銀行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03).
[4]李妍.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14(29).
作者簡介:周瑩(1995-),女,湖北黃石人,湖北大學知行學院2013級會計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