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評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課堂評價,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感悟品味語言文字,進而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除教師的課堂評價外,學生的自評互評也不容忽視。尤其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語言非常有限,而且大多較為抽象、膚淺,因此更加需要教師的幫助。
以朗讀為例,學生評價時習慣采用抽象評價,如“讀得不熟練”“讀得沒有感情”“讀得很有感情”,評語缺少變化,針對性差。在引導學生評價時,教師要耐心告訴他們應該認真傾聽、用心感受,然后再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抓住一個詞或一句話,也可以把通過朗讀看到的畫面描述出來等。例如,《畫家鄉》一課,在學生讀到“她畫的山峰是那么高,瀑布是那么美。屋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樹”時,教師先引導他們閉上眼聽,評價時依據聽朗讀時看到的畫面來說。一學生抓住“都是”,從樹的數量對朗讀做了細致、具體、形象的評價,道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此時再朗讀,不會是生搬硬套,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體會,達到了朗讀和理解文章詞句內容的雙贏。
學生自評互評,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形式。
夸一夸,稱贊同伴。稱贊對于被稱贊人來說,作用眾所周知。這里想說的是,稱贊人和被稱贊人從中要達到雙贏。稱贊人如果想去夸獎同學,就一定要認真傾聽、思考,然后根據所聽信息發表自己的評價。被評價人會認真傾聽對自己的看法,然后回顧自己的發言,繼續向新的目標努力。如:你的發言太精彩了!你知道的可真多啊!你的發言很完整!……針對朗讀的稱贊,教師可進行細化,具體有以下幾層:勇氣,自信;正確率,如字音是否正確、不丟字多字;通順流利,停頓合適;有充沛的感情,其中包含聲音是否起伏跌宕,感情基調的把握是否適當(如歡快、興奮、悲傷等),重點詞句的把握是否準確(抓重點詞句進行形象評價)。這樣,稱贊對于雙方的傾聽、思考、表達等能力的培養都會有所幫助。
學一學,虛心學習。學習的方面有很多。可以是朗讀方面的,如:他讀得太美了,哪個詞語讓我感受到了……我想向他學學。可以是回答問題方面的,如:他的發言很精彩,說得很完整,讓我知道了……我要向他學習。也可以是書寫方面的,如:他寫的“復”字,下面的折文很舒展,“橫撇”和“捺”托住了上面部分,我想向他學習……學生在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聽、要看,然后是將看到、聽到的信息進行思考、辨析,和自己的認識比對,最后再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這個過程十分有意義。
比一比,展示自己。發言、朗讀、識字寫字等都可以在比的范圍內。只要覺得自己在某方面比他人有優勢,就可以大膽展示。如:我覺得我讀得比他好,或我說得比他簡練,想和他比一比。再如:我覺得我寫的字比他的漂亮,我想讓大家來看看……這個方法的意圖是在激發學生發言的興趣。給小學低年級學生上課,方法很重要。用不用?怎么用?效果截然不同。教師可抓住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勝心強、有競爭意識的特點,設計“比一比”這個方法。孩子們每次都把小手舉得老高,就為了和別的同學比試比試。在比的過程中,學生鍛煉了自己,展示了自己,自信心逐漸提升。
問一問,質疑思考。如:這個詞語為什么要這么讀?同學解釋,大家參與。在討論中,學生進行思維碰撞。要想把課堂還給學生,就要相信他們,大膽地讓他們質疑,激發其思維,讓他們主動去找答案。當教師把權力真正“下放”時,就會看到真正“活”起來的學生。
幫一幫,共同成長。當同學出現問題時,要積極主動幫一幫。這里所倡導的“幫”是正能量的“幫”,因為只要有“幫”,就會有相應的“不足”和“錯誤”。教師要倡導學生正確認識“不足”和“錯誤”,因此,即便很可笑的回答或很磕磕巴巴的朗讀,他們都會積極面對。有的學生字間架結構寫不好,評價者可以說:“我想幫幫他,他寫的字如果‘橫’再長一些,托住上面部分就好了!”有的學生讀書吃力,不太流暢,評價者可以說:“我覺得他和自己比有很大進步了,很了不起!我想幫幫他,這句話這樣讀會更好。”這樣的課堂氣氛融洽,學生沒有壓力,教師在鍛煉學生傾聽、觀察、思考、表達等能力的同時,也是在進行做人的教育。
可以說,這些方法都是在關注學生的傾聽能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學習能力、搜集整理信息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課堂上積極有效的評價,學生獲益良多:增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升讀思聽說悟的綜合能力;提升識字寫字興趣;增強對語文課的熱愛程度……不僅如此,學生評價他人、被他人評價的機會增多,“享用”評價的空間增大。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如能有意識地進行賞識和形象評價,會用欣賞的眼光從別人的優點或進步入手,會用很多非常具體、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評價,那么課堂就會真正變成學生的舞臺,真正“活”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