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職畢業生作為大學畢業生群體的一部分,就業壓力巨大。創業能夠帶動就業,不但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個人價值,而且有利于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文章指出高職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并對創業過程中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構建了政府、社會、高校、家庭及個人的多位一體培養體系。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 創業能力 創業環境 創業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04-0071-02
近年來,隨著大學畢業生的不斷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大難題。其中高職院校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尤為嚴峻,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措施。高職院校與社會、企業、政府等各方進行合作,通過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讓創業帶動就業,既能體現高職學生的個人價值,也能體現高職學生的社會價值,更能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
一、高職學生創業概述
根據2015年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4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2.1%,平均自主創業率為2.9%,較去年2.3%的創業率略有上升。不同于大多數本科院校所培養的理論人才和中職院校培養的基層人才,高職院校所培養的畢業生集兩家之所長,不僅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而且動手實踐能力更強,這使得他們符合當前迅速發展的市場需要,更是經濟新常態下進行創業的潛在的寶貴人力資源。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高職院??梢猿浞掷米陨淼娜瞬排囵B優勢,通過創業教育引導學生個人發展與市場相結合,這樣能緩解當前巨大的就業壓力。
二、當前高職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創業知識儲備不足。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下,既具有一定人文素質又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及較強動手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是最為寶貴的??墒?,不少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當中,雖然對專業知識較為重視,但對人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常常忽略,這使得即使部分學生創業成功,但給人的感覺仍像是暴發戶,不利于進一步發展。另外,很多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知識面較窄,尤其對于創業方面的內容知之甚少,導致創業知識儲備不足,創業純屬碰運氣,容易失敗。在當前形勢下,要充分認識到高職院校創業知識教育的緊迫性。
2.大學生創業心理有待強化。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我國目前大學生創業率只有1%左右。雖然大部分學生對于創業是認同和支持的,但是仍然選擇了就業而非創業,這與人們的期望相距甚遠。另外,雖然各級政府都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例如去年出臺的“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但創業過程中的種種阻擾因素加之創業前景的不確定性,使得愿意創業的學生比例較低。
3.大學生創業師資缺乏。高職院校從事創業教育課程的主講教師很多本身并沒有創業經歷和企業工作經歷,教學效果限于理論層面,導致對學生的創業缺乏指導意義,難以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另外,很多高職院校對從事創業課程的教師也沒有政策上的傾斜,難以吸引優秀教師加入到創業課程的教學中來,導致當前的創業教育效果乏善可陳。
4.正規的創業課程教材缺乏及創業教育模式不夠開放。當前國內創業方面的權威教材還比較稀缺,這使得很多高校在挑選教材時可供選擇的范圍較窄。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的創業教育模式還不夠開放,有些內容沒有與當前行業接軌,不能夠與時俱進。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專門機構來管理全校的創業教育,各部門職能分工不明確,遇到問題時不互相配合解決而是相互推諉。
5.健全的幫扶體系缺乏,落實也有待加強。為鼓勵大學生創業,各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內容涉及創業培訓指導、融資、貸款、稅收優惠等諸多方面。部分學校也對創業的學生予以支持,例如考勤、成績評定等方面更加靈活。但這些措施常常缺少持續性,各個政策的銜接也不到位,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創業扶持體系。有的幫扶政策出臺后,政府宣傳不到位,工商、稅務、人社及高校也缺乏落實及配合,導致就是“一紙空文”。
三、創業影響因素分析
1.動機因素。高職學生創業動機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從個人角度出發,有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緩解就業壓力、實現個人成就、得到金錢和財富、使家人及自己獲得保障等。通過對江西某高職院校的一份抽樣調查發現,高職大學生的創業初始動機主要是為自己和家人,而對于“得到社會認可”和“接受挑戰”兩項得分最低,表明高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還有待加強。
2.環境因素。高職大學生的創業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宏觀環境和內部家庭環境兩部分。外部宏觀環境包括配套服務、政府政策支持、科技園孵化作用、校園創業文化及學校創業教育等,內部家庭環境包括父母的家庭教育、親戚父母本身是創業者的鼓勵示范作用、親朋好友在創業中的幫助等。通過調查發現,環境因素中的學校教育和親朋支持是高職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助力,這說明學校教育在學生創業中仍然起著重要作用,可以把潛在的創業者變為實際的創業行動者。
3.個體因素。高職學生的個體因素主要包括個人經歷與個人特質因素。個人經歷包括實習經歷、海外經歷、參加社團活動等;個人特質因素包括性格外向、富有親和力、做事積極、自信獨立等。通過調查發現,外向的性格對創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創業,所以每一個潛在的創業者都要在創業之前對自身進行全面分析,以增加創業的成功率。
四、高職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
我們發現需要構建全方位、立體式、多角色共同參與的培養體系才能達到創業教育的預期效果,僅僅依靠學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
1.政府層面。(1)宏觀政策支持。目前,政府已經出臺了一些扶持大學生創業及創業教育的政策。這些政策當中既包括稅收登記許可及注冊許可,又包括資本稅收等內容,但在政策調控的廣度和細節方面還需要加強。比如可以對28周歲以內的高職畢業生創業頭三年給予2~5萬元的稅收減免;畢業后5年或者10年內的職業院校大學生如果創業資金不足,政府可以在符合一定條件時向其提供小額專項創業貸款,同時給予優惠利率等。(2)簡化手續,加大落實。可以針對高職大學生創業開設綠色通道,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簡化手續,縮短審批流程,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同時,建立監督機制,健全規章制度,確保相關政策落實。(3)完善保障。加大創業學生的保障,比如為創業大學生提供人事職稱及社會保險等方面的便利,減免創業學生的后顧之憂。同時,鼓勵民間機構建立風險投資基金與保險,為大學生的創業項目提供保險服務,減少創業失敗的壓力;鼓勵風險投資進入被看好的高職大學生創業項目以分散風險,同時也可以加大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2.社會層面。(1)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各行業協會的信息平臺作用,為有意創業的學生提供最新的信息,并為初步創業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同時,搭建企業與學校的橋梁,為學校提供一定數量的合適師資。(2)企業。創業教育必須是開放的教育,必須是積極走出去的教育。學校和企業只有聯合辦學、共同合作,才能讓學生與市場緊密聯系。企業在與學校進行合作時,找到共同的利益點,采取訂單班或者創業班等不同形式來培養學生,這樣不但為自身的發展做人才儲備,也為整個行業的積極向上發展做充分的準備。(3)社會輿論。在中國,“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觀念深入人心,社會輿論對年輕人創業大都持懷疑態度。要想提高高職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社會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各大主流媒體對大學生創業要持正面支持態度,表明立場。同時,加強國家對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和大學生創業典型事跡的宣傳,激勵年輕大學生參與到創業大潮中來。
3.學校層面。(1)構建完善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引入權威教材,例如《大學生KAB創業基礎》《大學生創業基礎教程》等。創業教育一定要體系化。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在班主任輔導員的管理中、在學院各部門的服務過程中,都要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創業的種子。大學期間的創業教育要讓學生時刻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優化自身知識結構,找準人生定位。同時,將各類創業講座、創業競賽等實踐活動納入課程評價體系當中,使得課堂內外有機統一起來。(2)構建完整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創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優良的師資,只有不斷優化創業教育內部環境,樹立全面的創業教育觀,才能使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創業教育中。具體而言,可以鼓勵現職教師在教學之余積極創業,學院在人事等方面給予方便。例如,對于有創業激情的青年教師允許停薪留職,或者允許教師帶學生通過做一些項目抵算一定量的科研或者課時,也可以有計劃地選派部分有潛質的青年教師直接參與校企合作的實踐項目等。另外,還可以聘請一些創業的成功人士進入課堂擔任創業講師,不斷優化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結構。(3)構建多層次創業實踐平臺。第一,加強校企合作,由企業來指導學生進行創業。例如在跨境電商行業中,國內的企業扶植部分有潛力的學生成為賣家后,企業可以為學生賣家供貨,使其成為生態鏈中的一環。第二,根據專業來組建“創業工作室”進行豐富的實踐活動。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按照真實的公司組織結構進行分工,自行制定企業規章制度,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對外承接業務。第三,積極組織各種創業計劃比賽,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提高學習積極性,并為將來的實際創業提前做準備。第四,學??梢蕴峁﹫龅?,創建大學生創業區,選拔優秀的模擬公司進駐創業,將模擬公司轉化為真實的企業。(4)營造創業氛圍,創造學生創業的輿論環境。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請成功創業的企業家或者理論功底深厚的專家進行講座,給大學生介紹創業成功的經驗,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理論指導。同時,發揮學校自身的服務職能,創立大學生創業門戶網站,加強對大學生創業的服務。成立創業心理咨詢室,為想創業的學生提供一定的心理指導,使他們堅定創業的信念;為已經創業的學生舒緩創業的壓力;為創業失敗的學生提供心理救濟,防止創業失敗導致的極端惡性事件。
4.家庭及個人層面。(1)家庭及親朋支持。高職大學生的人生觀及價值觀等剛剛形成,還比較容易受到家庭及周圍親朋好友的影響。通過之前的調研也發現,很多高職大學生的創業受到家庭及親朋好友的左右。家長對孩子創業如果持積極態度,就能堅定孩子的創業信念,而且即使創業失敗,家庭的支持也能減少孩子的心理負擔,為再次創業積蓄力量。(2)自我鼓勵。所有的外因都得通過內因才能發揮作用,高職大學生能否最終走上創業的道路,還是得依靠自己。而創業絕對不是一帆風順的過程,在面臨困難時,創業者要學會自我激勵,這也是任何一個創業者必須具備的素質。
[參考文獻]
[1]馬國湘.高職院校應成為創業教育突破口[N].中國教育報,2009-03-16.
[2]祖鵬,鄧梅.創業環境對高職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J].職教通訊,2012(36).
[3]姜海燕,余如英.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因素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