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次走進課堂,一轉眼,在屬于我的“三尺講臺”上已走過了18個年頭。我出生在江南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兄弟姐妹多,這賦予了我更大的“自由生活空間”,使我有比現在的小孩更多動手和實踐的機會,這為我高考的時候選擇與物理相關的專業埋下了種子。中學時,我的物理啟蒙教師幽默的語言、簡潔的設計、嚴密的思路和物理學科本身的魅力讓這顆早已種下的種子生根發芽,迅速成長。高考填報志愿時,我毅然報考了鎮江師專物理系,從此,物理成了我形影不離的符號,我成為了一名物理人。
1998年大學畢業后,我正式成為一名物理教師,從此就和瓶瓶罐罐結下了不解之緣,我立志,要用自己的努力、堅守對教育的愛,寫好 “有溫度的物理”這篇文章。
一
畢業后,我手里攥著教育局的新教師分配介紹信,來到了丹陽市最北邊的一個鄉鎮中學——丹陽市埤城初級中學。早晨乘車去單位報到,一路顛簸了近半天時間,可以想像家離單位有多遠。后來我經常和同事開玩笑說自己是在“南征北戰”。雖然地處江南水鄉,但90年代農村學校條件普遍還是很簡陋的,坑坑洼洼的操場、四處漏風的宿舍、昏暗的教室、簡單的飯菜,讓我這個在城市呆了三年的大學生著實吃了一驚。現實和理想巨大的反差讓我一下冷靜了下來,這個地方就是我接下去要工作的地方,我該怎么辦?還好,校長的熱情、同事的幫助、學生的笑臉慢慢溫暖著我那顆冰涼的心,心想,雖然條件艱苦,但我一定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快樂充實起來。
丹陽地理位置特殊,使得丹陽方言很難懂,同是丹陽人,也未必能懂得丹陽全部的方言。記得第一次走上講臺,學生們的回答一下子就讓我懵了:他們上課回答問題時,習慣用當地的方言,出生在丹陽南片的我基本聽不懂學生的回答。師生交流出現問題可是大問題,課后我作了了解,原來和我搭班的其他老師都是本地人,平時同學們上課用方言回答,老師也沒有在意,習慣成自然了。找到了原因后,我來到班上,跟學生們說:“你們的地方話真好聽,可惜老師不會說,同學們,你們愿意收下我這個學生嗎?可在老師沒有學會之前,為了方便上課交流,大家能否使用普通話?”后來想起來,我真慶幸自己當時的處理方式,教育過程中,你只有愉快地接受你的學生,學生才會接受你,師生之間只有尊重和平等,才能架起教育的橋梁。
作為新教師,上課快是普遍現象。剛大學畢業看什么都簡單,準備了半天的內容,站在講臺上半節課就講完了。學生迷茫的眼神和課后糟糕的作業情況讓我一下子迷茫了。年輕人好面子,這讓我偷偷地把作業本壓在了備課本的下面,不想讓其他老師發現。晚上,我一個人偷偷回到辦公室,悄悄翻看著同組其他老教師的作業本和備課本,才知道了課原來應該這么備。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了解學生的原認知,才有可能呈現給學生“接地氣”的教學,才能讓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無縫對接。從此以后,我的備課本上多了“學情分析”一欄,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又進了一步。教材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教材僅僅是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內容的載體,如何解讀,怎么使用,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情和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重組與再塑”。初為人師的我,被學生深深地上了一課,他們是我教學生涯的第一任教師,他們讓我明白要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眼中要有人,心中要有情,手中要有法,口中要有度。
二
張明順師傅的一節公開課讓我大開眼界。生活中的瓶瓶罐罐放了一桌子,很簡單的一個體驗大氣壓強的活動,卻在他的課堂中演繹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切實體驗到大氣壓就在身邊,物理無處不在??粗磉厡こ5钠科抗薰拮兂闪苏n堂中的實驗器材,我總算明白了他為什么那么喜歡“撿垃圾”了。他已經把工作滲透到他的生活中,他讓我明白生活和工作的關系:享受工作才能快樂生活,只有把教學的根深扎于生活,才能結出豐碩的教育果實。
三年的教學實踐與積累讓我對自己的物理教學工作信心滿滿,與此同時,我也得到了丹陽市教研室薛夏炎老師的關注。一次偶然的機會,薛老師來到埤城初級中學聽課指導,雖然作為一個青年教師,校級公開課也開設了多次,但市級教研員來聽課也著實讓我十分緊張。為了上好這節課,我對教學流程修改了多次,并結合以前的教學經驗和對學生的了解精心設計了教學策略,以便更有效突破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匯報課在忐忑中總算結束了,雖自我感覺不是很好,但薛老師親切的笑容、平易近人的態度,還是讓我鼓足勇氣走向了她。我清晰地記得她把我課堂中出現的問題,用滿滿的期待和暖暖的鼓勵包裹著,送給了我這個農村青年教師,給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點燃了我追求教育理想的信心和勇氣。她的言行也深深地影響著我,使我以后在培養青年教師時,也能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表達,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青年教師。
三
隨著城鎮化進展,丹陽市按照城市發展的需要,高標準新辦了一所九年一貫制學?!り柺腥A南實驗學校。新辦學校急需招聘一些骨干教師,趁這個機會,我于2005年進入了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學校的高要求,使我經歷了蛻變的陣痛,也讓我迎來了教學能力和教學思想的一個跨越式提升。初來學校,備課組長許國良老師便安排了備課任務。作為一名工作了7年的老師,備一節課應該是很簡單的事情,我信心滿滿地把“精心”備好的課交給許國良老師審核。他耐心地給我解讀著每一個教學環節,既講怎么做,更把這么做的道理講給我聽。幾個小時下來,我發現原本的備課內容所剩無幾,雖然內心很受打擊,但心服口服。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什么叫真備課,備真課,也讓我頓悟到,理念決定著高度,高度決定著角度,角度影響著深度,只有把備課的觸角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才能備出高質量的課。備課是如此,習題研究也是如此。學校創辦初期,教學資源庫可謂“一窮二白”,為了能編制內容科學、題量合適的作業,我和同事們合作進行了原始習題資源的電子化工作。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我們完成了近300萬字的文字和近千張的圖片的“入庫”工作,編制了“課堂自主訓練卷”和課后“學習情況自評卷”。后來由于整套習題集編制科學,安排合理, 2008年1月由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為《學案 測評 拓展》,接著2009年7月東南大學出版社又出版了《初中必學教程》,該書入選了初中物理教輔資料目錄,并在全市范圍內推廣使用。這項工作雖然辛苦,但通過建庫工作,使我對整個初中階段的習題有了全新的認識,摸清了習題編制的脈絡,理清了習題編制的規律,為實現學?!拜p負擔高質量”的綠色質量要求提供了保證,奠定了基礎。近3年的“修行”,讓我切身體會到教學工作是沒有捷徑,實踐是理念的肉體,理念是實踐的靈魂。只有有了實踐,理念才能鮮活;只有有了理念,實踐才有方向。
2008年我接手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物理組,成為學校物理組的掌舵人。作為一所新辦學校,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而教師的成長的關鍵是平臺建設。我清晰地認識到顯性的學科平臺建設雖已初步建成,但還很不成熟。如何搭建合適的教師交流平臺,成為優化前期學科平臺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所在。經過比較和篩選,結合學校同組教師多,辦公室分散的實際,我為教師搭建了基于51博客的“網絡共享交流平臺”。從此,華南實驗學校物理組的教師在網上就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教師在教學中的困惑和教學想法,課堂中學生呈現的學習狀態,甚至教師對教學設計的修改建議等都能在平臺上及時進行交流,教師相互探討學習,共同進步,營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圍。通過這種形式,改變了原有的備課模式,變“周備課”為“日備課”。與此同時,平臺研討所帶來的“隱形成效”也漸漸凸顯:《一塊橡皮及通電螺線管磁極的判斷》《初中物理中的幾個低成本實驗》等近30篇文章,就是教師們結合“網絡共享交流平臺”的教學反思,寫成并發表在省級刊物上的。截至2013年底,全體教師總共發表的教學反思近15000篇約69萬字。為更好地總結和推廣“網絡共享交流平臺”這種教研模式,我主持了鎮江市教育科學“十二五”立項課題《依托網絡平臺,整合物理教研資源的研究》的研究并順利結題。成績的取得,更堅定了我帶領整個物理組向著更高更強的目標努力。前進途中,或許會碰到很多困難,但華南實驗學校王旭平校長的話“方法總比困難多”,讓我信心倍增。行動是船,理想是帆,狂風暴雨是我們前進路上的沖鋒號。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能帶領整個物理組向著更高的目標發展,自己首先得走得更高。近5年,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獲得了第三屆全國中學物理教學名師賽初中組一等獎;在教育部 2014 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我執教的《物質的三態 溫度的測量》被評為部級優課;在第八屆江蘇省中學物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中獲初中組一等獎;在2011年江蘇省教師網絡團隊教研比賽中獲初中物理組一等獎。分享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近5年我在丹陽市及以上講座16次,發表論文近20篇。
記得偉大詩人泰戈爾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它總是謙遜地低垂著它的綠蔭?!睗撔性诮逃牡缆飞?,或許不能一帆風順,或許只能起始于辛勞,收結于平淡,但我無悔于當初的選擇,我期待我的青春在愛的事業中閃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