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消費觀念逐漸變化,消費方式也從過去的家庭烹飪轉向與市場消費,食品安全隱患和風險也逐漸增加。食品的質量安全對于整個社會的綜合發展都有著巨大影響,因此食品安全檢驗技術的研究是目前急需進行的研究項目之一。基于此,文章就食品檢測新技術的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借鑒,從而更好地使得食品的安全性得到良好的保證。
關鍵詞:食品檢測;新技術;應用
一、食品污染檢測新技術的發展現狀
1.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農藥殘留一直是影響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近年來,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出現了包括微博萃取法,超臨界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及加熱溶劑萃取法等新得提取,凈化,分離和檢測技術,這些新的檢測技術使得提取液中的雜質少,提取對象效率高,試劑耗費少,而且操作簡單,檢測質量好。萃取法的出現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最初是固相萃取微型柱檢測法,由此引發了一場凈化技術的革命,我國在傳統的農藥檢測技術基礎上一方面借鑒國外先進的檢測方法,另一方面在引進,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中推出了一些更為先進的方法,取得了新的進展。
2.重要有機污染物的檢測技術
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人們生存的環境污染程度越來越嚴重,很多有機污染物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被產生,尤其是垃圾焚燒過程更是產生了大量的諸如二噁英等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污染物,二噁英類物質大約有200多種,是一種高致癌性的物質,據科學檢測得知,二噁英的毒性是砒霜的900倍,不僅毒性強,而且分析難度大,檢測費用高昂。目前我國在二噁英檢測方面已經建立了專門的檢測機構和檢測體系,在甲醛的檢測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已經使用到了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等方法,這些檢測方法設備操作簡單,干擾度低,成本低,靈敏度高。
3.獸藥殘留檢測技術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發展,獸藥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各種有利于促進畜禽生長的抗生素,磺胺藥,激素等在畜牧養殖中廣泛應用,這些獸藥在促進畜禽生長,減少動物發病率的同時,也帶來了獸藥殘留的問題,如今,獸藥殘留成為肉食品安全的最大隱患。一些發達國家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建立了獸藥殘留檢測體系,而我國的獸藥檢測體系尚不健全,起步較晚,但是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在獸藥檢測方面加大了重視程度,而且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如通過試劑盒檢測飼料中的超標污染物,以及在生豬屠宰時檢測瘦肉精的含量等這種方法不但成本低,操作簡單,而且檢測時間短,適用于大批樣品的篩選。
二、食品檢測新技術的應用
1.生物芯片技術
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對食品安全衛生、食品營養成分、食品原料等的檢測。運用光導原位合成或微量點樣等多種方法技術,使大量生物分子樣品以一定序列標準固化在支持物的表面,形成緊密的二維分子序列,然后和已經完成標記的待檢測樣本的靶分子進行雜交,對雜交的信號強度進行科學分析,從而判斷樣本中的靶分子數量。它是由傳統的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工業上的半導體技術相結合而成的新型生物技術,其制作技術并不復雜且在國際國內都已有一定的研究進展。該技術的應用范圍廣泛,主要應用于疾病的檢測,可進行基因診斷、藥物篩選、個體化醫療等,在食品檢驗方面也具有突出優勢。
2.免疫學檢測技術
免疫檢測技術的基本原理為抗原和抗體的結合。目前免疫學檢測方法是應用免疫學理論設計的一系列測定抗原、抗體、免疫細胞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的實驗方法。隨著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免疫學涉及的范圍不斷擴大,新的免疫學檢測方法層出不窮。免疫學方法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大,不僅成為多種臨床疾病診斷的重要方法,也為眾多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如最近幾年來發展新興的一項新的免疫學檢驗技術——免疫磁性微球技術。這項新型技術將固化劑的特性融入到免疫學反應的高度特異性之中,將二者的優點結合在一起,成為更加科學、便捷的檢驗技術之一。目前,免疫磁性微球技術主要應用于食品樣品的致病微生物檢驗中。
3.分子生物學技術
(1)常規PCR技術。常規的檢測技術比較簡單實用,對于大多數行業領域來說都是比較適用的。它運用到的主要原理相對來說也比較簡單,大致就是在具有DNA模板和相應引物的混合物當中加入適量的聚合酶,讓其進行充分的反應催化,以此來判斷出細菌的種類和數目。多年前,最終的檢出率就幾乎達到99.5%。由此可見,常規的PCR檢測方法是非常值得推廣運用的。
(2)多重PCR技術。多重PCR技術和常規的檢測方法相比較來說差別不是很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唯一不同的就是這種新型的檢測手段在反應過程中需要加入更多的引物。它的主要優勢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節省了更多的時間,檢測過程變得簡單易行,相應的準確性也更高。多名專家和學者對這一技術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這種新型的檢測技術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和準確性,特別是針對大腸類細菌的檢測率。但是在檢測效率和靈敏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綜上所述,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是關乎到人們生存的最直接問題,因此,做好食品安全管理是保證人們身心健康的最重要工作。因此,加強研究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手段,加大對于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的把控力度,提高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標準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宋玉.基于原子熒光色譜法的食品重金屬檢測新技術[J].世界有色金屬,2015,10:75-76.
[2]王紫夢,魯迨,石星波,鄧潔紅.食品中丙烯酰胺檢測新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與機械,2016,10:210-214+220.
[3]鄧軍.食品微生物檢驗檢測中新技術的應用[J].現代食品,2016,17:77-79.
[4]陳雯雯,段文峰,劉洋,趙琨,陶珊珊,李云霞,孫占剛,趙渝.新技術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檢測中的應用[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1:121-126.
[5]劉萍.食品安全現狀及其分析檢測新技術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2:187-1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