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科目,它分屬于綜合實踐活動四大板塊之一,正因為它的活動性和開放性,將項目引導法引入其中,不僅給教師提供了一個良方,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學習平臺,它給予學生的,并不僅僅是知識層面的提高,在整個項目活動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能力與方法的提升……
【關鍵詞】項目引導;教學;勞動與技術
隨著一輪又一輪教學改革的開展與實施,廣大教學工作者已經認識到傳統教學中僅僅“授之以魚”的不足,正努力地朝著“授之以漁”的方向邁進,而將“項目引導法”引入教學中,正滿足了這種需求。在勞動技術教學活動中,因為它本身具有的開放性與活動性,更有利于“項目引導法”的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勞動與技術》江蘇省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編排的是家政——烹飪的內容,教材編的比較靈活,開放性很強,要求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能了解烹飪的一些基本知識,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如何來達到這些目標?是通過一系列零碎的獨立的活動,還是能否把他們當作一個整體來實施?這時候我想到了“項目引導法”,何不把課堂生活化,把活動項目化,讓班里的學生把這一單元要學習的知識,要掌握的技能當一個項目來完成,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的成長。
于是,在學完《我家的廚房》一課后,我開始了嘗試。先和學生一起簡單翻閱了余下的內容,然后給學生們拋磚了:接下來的內容,老師想請每個小組把它當成一個項目,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我們的目標就是:每組用20元資金,制作一個涼菜,一個炒菜和一個湯,參加才藝大比拼,通過這一個項目,來完成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們覺得很新奇,很有興趣。在鼓勵他們的同時,我還提醒他們,不要小看這樣一個目標,要出色地完成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松懈,最重要的是需要小組里每一位同學的努力、合作與互相幫助。同時,老師會陪伴在大家身邊,參與每一個過程,盡力指導和協助大家的。于是,我們的項目開始了。
一、計劃階段(2課時)
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做好計劃,我告訴學生計劃里要包括哪些內容。但在做計劃前,先要了解行情。我們這個項目的行情,就在于原料的市場價格。我請同學們小組里分了一下工,然后馬上就帶領學生到離學校最近的菜市場調查菜的價格和每斤的數量,并要求學生試著辨別原料質量的好壞。調查完成后,就開始引導學生制訂計劃:準備制作哪幾個菜?需要什么原料?大概要多少經費?每一個環節人員的分工:誰查找做菜的方法,誰來買菜,誰來洗菜,誰來掌勺,誰來做衛生整理工作,最后從哪幾個方面來評價每組的成果……每一個細節請學生一一通過小組討論制訂好嚴密的計劃。制訂好計劃以后,我告訴學生,你們的計劃并不一定是完美的,可能需要修改,最主要的是這個計劃的可行性——重點在于資金是否允許和菜式是否能通過努力制作出來,所以,請每組派代表來陳述自己小組的計劃,其他小組同學來仔細傾聽,提出意見,各組之間取長補短,這樣一輪下來,每組的計劃又得到了修改與補充,確定出了最終的計劃。我告訴學生,以后的每一個步驟要嚴格按照計劃進行。
二、準備階段(1課時)
每個小組按照計劃,分工查找所需要的資料(課外時間)。然后每組把資料進行整理匯總,派代表上來交流,主要是介紹一些菜式、制作方法和歸納某一類菜肴的處理方法,如介紹了“涼拌黃瓜”的做法后,同時總結涼拌菜的一般做法,也可介紹一些小知識,如做菜過程中的注意點等,其他組可作提問和補充。
這一環節,是一個學習新知的過程,通過查找資料,歸納整理,交流討論這樣一個形式,把操作上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方法通過一系列環節進行內化,轉化教師直接給予的教學行為,變為學生主動索取的學習方式,學習變得主動了,效果也更為突出: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更深入,理解得更扎實,這一切的得來也顯得更為珍貴。
三、實施階段(2課時)
1.按照計劃明確小組成員分工。
2.課前老師根據學生計劃里所需的原料,在烹飪教室設立小超市,請每派組代表去采購,另一部分同學做洗滌整理等準備工作。
3.分工揀菜洗菜,并整理桌面。
4.安計劃分工制作冷盤、炒菜、湯。
5.每組擺放成品,進行裝飾和介紹,推銷自己小組的菜肴。
6.小組間互相品嘗,從色、香、味、形四方面給每組的菜式打分。
7.衛生整理工作。
這一階段是整個項目的靈魂,它對于學生技術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值得把握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學生互助合作,動手實踐,品嘗成果,體驗喜悅,每一個人都是快樂的,都是滿足的,所有的努力與最終的成果將在這里體現出來。
四、評價階段(1課時)
這一階段也可稱為總結階段。一個項目完成后,效果怎么樣,需要評價。評價并不是簡單打個星數,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的內容,對整個過程進行全面、真實、系統、有效的評價,目的是總結過去,看到成功與不足,為以后更好的做好項目打下基礎。
1.每個小組自我評價:包括計劃的完整嚴密,實施過程每一個階段的工作,人員的分工,合作情況,資金使用情況,最后的菜式、味道,衛生整理工作,整個項目中的得失,包括對每一個成員的表現,作一個比較系統的評價,并提出有待改進的地方。
2.小組間互評:對其他小組在活動中的表現作評價,通過計算出品嘗環節的總分,推薦優勝組和單項表現突出組。
3.教師針對整個項目作一個回顧并提出一些建議。用“項目引導”這種方法來教學,表面上看上去比直接去做一件事來得復雜,來得煩瑣,但它的嚴謹,它的條理性和完整性,不管在做事還是做人方面,對學生和教師都將是終身受益的。對于學生,通過這一個過程,學生靠自己的努力和實踐扎扎實實學到了知識,學會了本領,懂得了學習的方法,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體會到了合作的樂趣,不管在知識還是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