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中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而高中數學學習主要集于課堂,這就要求我們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從創設和諧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加強預習指導,促進學生感知;優化教學模式,提倡探究學習;尊重學生差異,優化練習方式等四個方面探討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數學;課堂;有效性
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分析,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畢竟在課堂中,除了教師和學生因素外,還涉及環境、氛圍等。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不僅要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得在學習方法上進行指導,加強師生互動。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加強針對性練習,以此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對此,本文就結合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就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做法作簡要分析。
一、創設和諧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并不是教師的表演秀,而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要讓學生能在數學課堂中積極的參與學習,課堂氣氛是極為重要的。在教學中,很多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并不是那么融洽,認為教師就是教師,學生就應該聽教師的,不懂得尊重、愛護學生,甚至因為學生的成績、課堂中的一些行為而惡語相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遠了,課堂氣氛自然就變得凝重。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要懂得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能客觀地看待學生的差異性,多給予他們引導和鼓勵,這樣才能讓學生親近老師,喜歡數學。
有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在實踐中,還得結合教學內容,注重以話題、活動、問題情境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如在引入“重要不等式”的教學中,先引導學生觀察圖1,即在北京召開的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標,會標是根據中國古代數學家趙爽弦圖設計的。這就很好地利用了學生的新鮮感和求知欲,也介紹了中國古代數學家的杰出貢獻,啟發學生積極去思考,從而引入新的知識點。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還要關注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作用。就高中學生而言,他們的價值觀念尚不成熟,甚至有的學生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尤其是高一階段),個性心理品質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如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故而在數學教學中還應多和學生建立溝通關系,了解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奮斗目標,通過目標來引導學生學習。在對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要多以案例、活動方式進行,切忌單純地說服教育。
二、加強預習指導,促進學生感知
進入高中階段后,學生的自控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等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不能單純地依靠課堂中的探究而達成目標,而要把課前學習、課中探究、課后練習有機的整合起來。就課前預習而言,不僅可幫助學生熟悉教材、了解知識點的安排情況,也可讓學生在預習中初步感知所要學習的內容,形成自我的構建,為課堂中的探究奠定基礎。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課前預習,目標和任務一定要明確,要讓學生明確的知道通過預習要達成什么目標,需要完成哪些任務。以“對數”的預習為例,目標一是了解對數的概念,二是知道指數式與對數式是如何互化的,在上述兩個目標的指導下,要求學生閱讀教材并嘗試理解對數的概念,對例題進行分析,嘗試完成相應的練習。在實踐中,為保證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完成課前預習任務,可采用課前練習題或導學案或課前任務單的方式進行。學生完成了相應的任務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給予反饋和評價。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一是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即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了解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要引導學生在課前學習任務單中學會歸納。如“直線的斜率”中學生通過自學了解了什么是斜率,雖然概括不是很準確,但卻有了自己的理解。二是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如“直線的斜率”中,對于一條和x軸不垂直的直線而言,它的斜率是一個定值是為什么?通過對該問題的探究,可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直線上任意兩點確定的中心的斜率是相等的。
三、優化教學模式,提倡探究學習
從影響課堂的諸多因素分析中不難發現,教師在課堂中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對課堂效率的影響作用最直接。在以往數學課堂中,學生是聽老師講,這是一種較為傳統的授受式的教學模式。新課標下的數學極力提倡數學教學要構建合作探究模式,在數學教學中提倡優化教學模式,就是要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真正轉變為學習的主體,積極參與。
結合課堂實踐來看,在教學中以問題方式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教師再進行點撥效果會更好。以“函數的單調性”探究中的問題設計為例,先引導學生復習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圖象,接著以某地某一天的氣溫變化圖而引出主題,引導學生對f(x)=,x∈(0,+∞),f(x)=2x-1,f(x)=(x-1)2-1的圖象進行觀察并交流圖象的變化趨勢,得到隨著x值的增大,函數圖象上升、下降、在某一區間上升,在另一區間下降的結論,追問“圖象呈逐漸上升趨勢,此時X與函數值Y如何相互影響的?”引導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展開討論,通過討論而明確圖象呈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的條件。
在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合作情況及時給予相應的指導和點撥。如在判斷函數奇偶性問題中,針對前提條件“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和“函數奇偶性的定義和性質”進行練習。例:判斷下列函數的奇偶性。
(1)f(x)=(x-1);(2)f(x)=;
(3)f(x)=x+2,x<-1,
0,|x|≤1,
-x+2,x>1。
對于該問題,(1)的定義域不滿足關于原點對稱,為既不是奇函數也不是偶函數,(2)通過化簡可得是偶函數,(3)可以根據圖像的性質進行判斷為奇函數。第(2)和(3)教師可適時指導,并且學生交流后教師要借助案例幫助學生歸納總結。
四、尊重學生差異,優化練習方式
在數學教學中,練習必不可少。從以
得輕松,后進生則難以完成的現象。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并不是提高部分學生的成績,而是要讓全體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得到一定的發展。為此,練習也就必須考慮全體學生的差異性,要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
首先,練習的設計無論是形式還是練習量,都要兼顧學生的實際。就練習形式而言,除了書面練習,要加大活動練習設計。如概念、公式的鞏固,可采用互問互答方式進行,也可同伴、小組之間相互出題練習。就練習量和練習難度而言,對優生量可以大一些、難度也可以有所提升,對后進生,則要考慮學生的接受度,盡量以基礎知識鞏固為主。
其次,練習要具有針對性,要追求質量。以函數單調性的練習為例,為讓學生能準確把握求函數的單調性問題解題時,特別注意前提為注意函數的定義域,選題時就應選擇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問題進行。比如我可以通過問題串的形式設置例題。
例:(1)求函數f(x)=log(x2-6x+8)的單調遞增區間。
(2)函數f(x)=loga(1-ax)(a>0且a≠1)在區間[1,2]上單調遞增,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思考若(2)變為函數f(x)=loga(1-ax)(a>0且a≠1)在區間(1,2)上單調遞增,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3)函數f(x)=loga(ax2-2x+3)(a>0且a≠1)在區間[1,2]上單調遞增,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1)的解題中容易忽視真數大于零這個定義域大前提;(2)中對參數的討論同樣需要注意定義域;(2)的思考題進一步針對定義域明確還要小心端點處的開閉;(3)進一步增加了分類討論的思想。三個小問層層推進。
在練習過程中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反思,即哪些題已經學會了,哪些題還存在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問題無法解決,是概念把握不到位,還是公式沒有理解,通過反思而提高練習的有效性。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教育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不能依然固守傳統,死教書、教死書,認為把教材中的認識講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在考試中獲得成績即可。其實不然,我們更應該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而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探究活動中,不僅要讓學生更好地構建數學知識,還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精神,這樣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凌戇.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研究綜述[J].中國數學教育,2011(Z2)
[2]王淑婷.課堂有效提問的思考[J].語數外學習(高中數學教學),2014(01)
[3]周宏.對課堂教學評價失衡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2(15)
[4]王思儉.老師,我又忘記了[J].新高考(高三),2016(04)